我生活的地方,我生活的目的
在我們抵達自己人生的某個階段時,我們就慣常把能夠定居的地方,逐一地進行審視了。如此這般我把住處附近二十英里內的農莊全部考察了一遍。在想像中我連續不斷地買下了周圍所有的田地,這些田地都值得買,而且我已經瞭解了它們值多少錢。我走到幾個農民的農田裏,品嚐他種的野蘋果,和他聊聊種地的事,隨意讓他開個價錢,按照這個價錢把地買下來,心裏琢磨著以新的價錢把地押給他;甚至支付他更高的價位,─把所有東西都買下來,卻沒有立契約─愛好聊天的我把他的談話當作他的契約─我耕作了那塊地,而在某種意義上,我認為,也相當於耕耘了他的心田,就這樣享受了歡樂之後,我就離開了,以便讓他繼續耕作。這種生意手法,竟使我的朋友們把我當成是一個地產投機商。實際上不論我待在哪裏,都有生活的能力,而且哪裏的風景都能因我而熠熠生輝。所謂宅第,不過是一個座位─倘若這個座位在鄉村就更好了。我知道很多住宅,看上去位置都不是那麼好,或許會有人覺得它離村子太遠了些,可我認為反而是村子離它太遠了些。我通常會說,好的,這兒適合我居住;冬季或者夏季我就在那裏待一小時;我注視著時間如何地流逝,經過冬天就會看到春天的來臨。將來要到這一帶定居的居民,不管他們把房子造在什麼地方,可以確定的是老地方都有人住過。一個下午就足以把農田平整為果園、樹林或牧場,並且決定屋門前要留下哪些秀美的橡樹或松樹,進而決定把砍倒的樹用在最恰當的用途上;接著就隨遇而安,如同碰上了休耕,一個人越是能夠忙裏偷閒,他就越是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