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1
3─1 拍手的國民性
我從音樂大學畢業後前往德國,然後進入了演奏巴赫的團體、巡迴歐洲各國;此外,我參加的交響樂團,也有在美國及日本演出的經驗。回國後,我進入NHK交響樂團,幾乎到過世界上所有的大都市演出,其中也包括香港、韓國及東南亞各國。以下將介紹在我記憶當中,世界各地不同的拍手印象。
德國
德國人拍手的特徵是很「深」,表現出他們懂音樂。當然也因為他們手掌大,因此拍手音程低,速度雖緩、但密度卻很高,聽起來很不可思議。已逝世的雙簧管演奏家羅塔.柯赫(Lothar Koch,1935~2003)在慕尼黑的赫庫力斯廳(Herkulessaal)演奏海頓的協奏曲時,第一樂章才剛結束,現場就響起了如暴風般猛烈的喝采及「Bravo」的吶喊聲;隨後,聲響立刻又停了下來,進入第二樂章的演奏。當然大家並非是心想「這樣就結束了吧?」而拍手的。當卡洛斯.克萊伯(Carlos Kleibe,1930~2004,奧地利籍指揮家)在巴伐利亞國立歌劇院(Bayerische Staatsoper)的樂團席登場時,現場喝采聲熱烈,就算指揮數次回頭致謝、也不曾中止。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樂團只好在喝采聲當中開始演奏《蝙蝠》(Die Fledermaus,小約翰.史特勞斯所作的輕歌劇)及《玫瑰騎士》(Der Rosenkavalier,理查.史特勞斯所作的歌劇)。法國號在喝采中響起的開場聲響,至今仍殘留在我的耳際。
舊東德
我也在其他地方寫過這件事。當東柏林還豎著高牆時,我身在西德的團體(赫爾穆特.瑞霖的巴赫合奏團,Bach Collegium),某次演奏了B小調彌撒曲之後,聽眾太過感動入迷、沒有任何一個人拍起手來,當下時間似乎靜止在永恆的瞬間,令我難忘。也許那是我一生中所接受過最棒的喝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