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3
茶之為飲
發乎神農氏
神農氏即炎帝,他教民播種五穀,收穫糧食,故被稱為「神農」,他又嚐百草,發明醫藥,故又是「醫藥神」。不僅如此,還傳說他利用火為人類造福,製造樂器,提倡以物易物等,炎帝神農氏在歷史傳說中,是與農、工、商、醫、文等各領域的發明創造分不開的一位神祉。
《神農本草經》中記載:「神農嚐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這裡的「荼」即為後來的「茶」。因此,茶的解毒作用,早在五千年前,就已被我們的先人所認識。
唐.陸羽《茶經》也認為:「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這一記載更明確了茶之為飲,與神農的關係。
神農在野外以釜鍋煮水時,正好有葉子飄進鍋裡,於是,煮好的水其色微黃,入口即感生津止渴、提神醒腦,以神農過去嚐百草的經驗,判斷它是一種藥。這一發現是有關中國飲茶起源最普遍的說法。
另有說法則是從語音上加以附會,傳說,神農氏的肚子是透明的,凡是他吃下的東西,都能看見在肚子裡的反應,並據此推斷食物是否有毒,是否可以食用。有一天神農氏吃了一種樹的葉子,居然看見那東西在肚子裡上下左右來回地流動,就像是在查東西一樣,而更為神奇的是,那葉子還把腸胃清洗得乾乾淨淨,於是神農氏就把這種植物稱為「查」,同「茶」音,並把它介紹給世人當作藥用。這種說法更具神話性,也許值得我們肯定的一點是:第一次將茶的藥用價值引入人類社會的是神農氏。
據《拾遺記》記載,一天,一隻周身通紅的鳥兒,銜著一棵五彩九穗穀,飛在天空,掠過神農氏的頭頂時,九穗穀掉在地上,神農氏看見,撿起來埋在土壤裡,後來竟長成一片。他把穀穗在手裡揉搓後放在嘴裡,感到很好吃。於是他教人砍倒樹木,割掉野草,用斧頭、鋤頭、耒耜等生產工具,開墾土地,種起穀子。
神農氏從這裡得到啟發:「穀子可年年種植,源源不斷,若能有更多的草木之實選為人用,多多種植,大家的吃飯問題不就解決了嗎?」那時,五穀和雜草長在一起,草藥和百花開在一起,哪些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誰也分不清。神農氏就一樣一樣的嚐,一樣一樣的試種,最後從中篩選出稻、黍、稷、麥、菽五穀,所以後人尊他為「五穀爺」、「農皇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