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禮物書展
臺灣當代劇場的評論與詮釋

臺灣當代劇場的評論與詮釋

  • 作者:于善祿
  • 出版日期:2015/01/08
內容連載 頁數 1/2
解嚴與驅力
 
寫到這邊,看倌們一定認為我的行文充滿了意識型態與文化批判,事實上這也正是劇場發展一直以來的天生性格與宿命──不斷地在美學與政治的糾葛中探索自己的前進方向,這同時也是為什麼本文的題目定為「場邊觀看臺灣現代劇場的政治策略與創作美學」之理由所在。從政治策略,我們要去理解的是,臺灣現代劇場在面臨每一次的社會與政治變革,或劇場生態的轉變,怎樣在創作美學上做出因應,又如何在劇團定位與經營上迂迴轉進。而從創作美學,我們可以看出臺灣現代劇場在劇場美學與記號如何運用、轉化、替換、變形、並置……,我們當然也應該要去探討促使這些改變發生,其背後的政治因素。釐清了這兩條發展的主要脈絡,分析其間的高低起伏與萬千變化,我們才能對其「能動性」與「運動力」──即所謂「臺灣小劇場運動」的內在驅力──做一省察。
 
臺灣曾有過三十八年(1949-1987)的政治戒嚴經驗,「噤聲」的集體潛意識還深駐在人民體內,對於表達,最熟悉的方式可能就是「一片靜默」,或是「齊聲同語」,要不然就是「照本宣科」,一旦張嘴發聲,卻是嘰哩咕嚕、五音不全,有的甚至患了後現代失語症。對於解嚴後、尤其是1990 年代以降的臺灣現代戲劇及劇場發展,論者總喜歡用「眾聲喧嘩」,甚至是「諸神退位,群魔亂舞」等詞語來形容這個「邏各斯中心」消碎的年代。遙想1980 年代,尚有所謂的「第一代小劇場」對戰後臺灣劇場僵化的舞臺觀,嘗試做美學上的革命;更有「第二代小劇場」因緣際會地將劇場行動與社會、政治運動聯繫在一起,只是這些都已隨著政治緊箍咒的剝除、劇場行動者的各奔前程,而使得1980 年代、1990年代之交的臺灣現代戲劇及劇場脈動沉寂了一陣子。「沉寂」之後的臺灣現代戲劇及劇場,重新思考自我的文化定位與美學語彙,整個新時代所提供的氛圍與困境,包括多元文化、新媒體、全球化、身分認同、家國敘事、性∕別越界、策略聯盟、消費時代等等,促使不管是1980 年代延續經營的劇團,還是1990年代才成立的新團體,都必須具備一套面對新時代的態度與方法。
21 2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