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x飲食大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5
Chapter 1
結果、行動及數據的
密不可分關係

 
1-1
改變不了行動的原因
在於重視結果

 
如果你想做出更大的成果、想提升自己的評價,就必須檢視「程序」才行。
一如我在開頭提到的,不好的程序會造成不好的結果,良好的程序會造成良好的結果,這是大原則。
 
.不好的結果 ↑ 至今的觀點
.造成不好結果的程序 ↑ 真正做出改善之觀點
 
企業也是一樣,倒閉的公司有倒閉的過程,成長的公司有成長的過程。

獲得不良結果的人,大多在某個程序中採取了偏離重點的行動。但是,很多時候就算提醒當事人「你做出了偏離重點的行動」,他也不曉得是哪個部分偏離了重點。

所以,才會連沒必要變更的部分都改變,導致自己比別人還要辛苦,時而煩惱時而放棄,持續做出偏離重點的行動。

事實上這種類型的人大多認為,無法交出成果的原因並非出在自己身上,而是外在因素使然,最後做出結論「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

如此一來就無法促使自己獲得良好成果,實在非常可惜。

因為這種想法本身就偏離了重點,努力永遠等不到獲得回報的那一天。

負責評估的那一方也有不少只看結果導致失敗的情況吧。

這個人分明有著傲人的學歷和業績,上司給的評價也不錯。然而讓他升遷後,不僅沒交出成果還接連出包,令你煩惱不已。

你有沒有遇過這種情況呢?錄用員工時也有相同的狀況。

造成這些失敗的原因,同樣都是只看結果來下判斷。

因為你不知道是什麼樣的過程帶來這樣的結果。

不看過程,就不會明白這個人是怎麼工作的,也不會曉得他具備何種判斷風格和行動模式。

所有結果必有其過程

過程即是得到結果之前所採取的行動。

行動數與行動模式因人而異。能否提出成果,視採取的程序而定。

交出成果的方法相當簡單,只要跟交出成果的人採取相同程序即可。

順帶一提,我們將做出成果之人共同的行動模式稱為「職能」,除了我們之外,目前也有許多學者正在研究。

籃中演練則是一種檢測受測者的行動含多少職能,以及哪種職能不足的科學方法。

換言之,受測者可以知道包含不自覺的行動在內,自己是否採取了可交出成果的行動,以及改變哪個部分就能提出成果。

因此,許多上市企業都選擇以籃中演練選拔管理者或領導者,日本則在1980年代引進這項評量工具。
5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