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3
從技藝到記憶:土法煉鋼的創作歷程
──專訪王聰威
徐漢明/文
除了身為《聯合文學》雜誌總編輯以外,王聰威也是一位優秀且的小說家。前期充滿才思與詩意和思辯文字的《稍縱即逝的印象》,一轉而到父母輩記憶中的老高雄地景書寫──《複島》和《濱線女兒:哈瑪星思戀起》,再到《師身》中畸戀間的細膩描寫。我們還在期待,他能給我們更多故事和技藝的展現……
徐漢明(以下簡稱「徐」):你的作品《複島》、《濱線女兒》都被貼上了「新鄉土小說」的標籤。兩部作品的背景分別是高雄旗津和哈瑪星,這樣作品中地方感(sense of place)的展現想必都和從你生活經驗中的地理、人文風景有關。想請你以這兩本作品為出發,談談你的作品和你的出身地高雄之間的關係。
王聰威(以下簡稱「王」):其實我的小說和我的出身/生地是完全無關的。我出生的地方是高雄市,五歲以前是住在高雄縣五甲,之後搬到高雄市前鎮區的草衙,最後搬到鳳山。但是搬到鳳山時,我已經到台北市唸書、工作,也很少回去了。《複島》和《濱線女兒》所描寫的地理場景,一個是高雄旗津區,一個是鼓山區的哈瑪星。這兩個地方我從來都沒住過,所以這跟我個人的成長史沒有關係,對我來說其實都只是「回鄉」去探訪親戚的地方;不過因為我父親是旗津人、我母親是哈瑪星人,這兩個地方對他們而言是充滿故事的地方。因此這兩部作品的寫成,主要是透過「人」──我想寫我的父母與他們過去的成長經驗──而非我自身與這兩個「地方」有什麼關聯。等我真正著手開始要開始寫這兩部作品時,我才開始做田野調查:實地探訪、收集資料、拍照等等。在我著手蒐集資料時,才發現無論是旗津或是哈瑪星在地的文史資料其實不算很多;但這幾年來相關的資料蒐集、建構,以及社區營造的工作已經開始越來越充足了。好比說,我們家有一位朋友(我都稱呼她「阿姨」),是哈瑪星當地郵局的支局局長,她一直很努力保存在地的一些文化、歷史資料,也是哈瑪星文化協會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