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3
第二章 吳爾芙在台灣的百變風貌*
她想著,也許她可以進入另一個世界。她或許可以過著像文學所寫的那樣強烈而危險的生活。
──麥克•康寧漢《時時刻刻》
緒言
維吉尼亞•吳爾芙做為一位作家與思想家,在二十世紀的世界文壇上無疑地是一顆最燦爛的明星。論者指出她的創作手法富含詩意,擅長以間接描述的獨特技巧,營造出跳脫與打破線性的意識流敘事風格。此外,她的散文論述十分關注女性地位,以及女性受壓抑及未開發的潛力,也鼓舞了後世許多女性主義者。她的作品很多,創作範圍涵蓋小說、評論、傳記、戲劇、散文、信件、日記等文類。近年來,許多評論者注意到,吳爾芙在不同時期被刻畫的形象其實迥然互異。在英國,吳爾芙做為一名傑出評論家的地位,很早就受到肯定, 但一直要到1946年,重量級評論家艾利克•奧爾巴赫(Erich Auerbach)的一篇評論問世,對她 大加揄揚,這才穩固了吳爾芙的經典地位。在美國,吳爾芙要到六○年代才獲得較大的重視(Silver: 8),同時期她的作品也首度 被譯介到台灣。與詹姆斯 • 喬埃斯(James Joyce)、威廉 • 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勞倫斯(D. H. Lawrence)等其他現代派作家 相比,此後數十年間,吳爾芙的作品對台灣文學與文化的影響似 乎較不顯著。然而,吳爾芙在台灣的形象是否始終不變,抑或與 其他國家相仿,同樣經歷了種種轉變?
本文試圖檢視台灣對吳爾芙作品中譯的接受,並探尋吳爾芙 各種身份認同(小說家、評論家、女性主義者、批評家、和平主 義者等)如何透過不同的方式再現,尤其是經由翻譯後,其形象 如何與台灣的文化、文學環境呼應或有所轉變。過去數十年來, 吳爾芙在台灣文化圈最著稱的,應屬其女性主義先驅的角色,以 及其小說中的意識流風格,當電影《時時刻刻》(The Hours)於2003 年在台灣上映時,她的聲望更是達到高峰,女星妮可 • 基嫚(Nicole Kidman)所飾演的吳爾芙讓許多觀眾刮目相看。當時網 路上關於吳爾芙的種種熱烈討論,可視為她在二十一世紀再度引 領風騷,席捲台灣的具體例證。無怪乎批評家凱瑟琳 • 斯蒂普森(Catharine R. Stimpson)說道:「在我們這個強調奇觀與形象的時 代,許多人在讀吳爾芙的作品之前,早已經『見過』她了。」(x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