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2
前言
土製漫畫 × 香港 = 土製香港
二○一三年,我們出版了《土製香港》,當時邀請了十位土製插畫師描繪詮釋他們眼中的香港。他們的視線遊走於今昔,以銳利的眼光描畫這城這地的圖譜,有著眼於當下的潮流文化,有尋情於傳統的街巷小舖,有落力於虛擬的城市規劃,亦有憶想已消失的城市況味……流離的方向成為了深入細味的引章,原來這裡是可以這樣閱讀的。
土製漫畫 × 傳統手藝 = 土製手藝
二○一六年,我們再次找來十多位土製插畫師,以畫筆記錄漸趨式微的傳統手工藝。何謂之傳統,乃其擁有歷史文化的厚度,而手工藝則包含了手造工藝的傳承與改良,這跟時代發展與社會轉變有環環緊扣的關係。
香港曾經是一個漁港,漁民以出海捕魚為生,而有關捕魚的配套工業亦曾蓬勃發展,其中的漁網編織,當時每家漁民會就著捕魚方式而改良漁網的編織方法,故各門各家也有獨特的織網特色。這對現代人而言,實在難以想像。時移世易,從前的香港漁民已很難依靠捕魚為生,他們大多已轉行,子女並沒繼承而另謀發展。現在,他們會盡綿力在推廣漁民的歷史文化上用心。
搓蔴雀,是中國人傳統的聯誼社交活動,每逢家庭聚會例必有蔴雀恭候。從前,家中就有三副手雕蔴雀備用。書中訪問的湄姐,就是一間手雕蔴雀舖的第二代接班人,她也是現時香港僅存的幾位手雕蔴雀師傅之一。這間位於唐樓樓梯底的蔴雀舖,最早時,是以前舖後居的格局存在,但這種生活環境在不久後已成絕唱。環顧社會現況,湄姐表示現已沒有人願意學習這門手藝,因為這項工作費神耗心。再者,現代生活逼人,從事這門工藝也令人憂心能否應付生活。「如果你說我們這一行要發揚光大,其實很困難,希望做得一年得一年。」她明言。
旗袍能展示女性的體態美,曾經是一代人的時裝。當年上海有很多旗袍師傅來了香港,為客人量身訂製舊上海的旗袍款式。那年頭市道興旺,師傅也十分風光;但現在,旗袍已不是生活的日常,多只在隆重場合或重要宴會才穿上。隨著時代推演,師傅可以如何回應時代的需要?有師傅會選擇在傳統的手工藝上,注入多元新穎的物料拼配,在款式上改良及加入創意;並與新晉設計師crossover,在嶄新的意念與傳統的手藝之間遊刃,另闢新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