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小說展
從聯考狀元到公務員:沈啟的民航奇緣

從聯考狀元到公務員:沈啟的民航奇緣

  • 作者:沈啟
  • 出版日期:2016/10/25
內容連載 頁數 1/2
路,太長了,重返國際民航組織ICAO
 
一九七一年,臺灣退出聯合國,這一年八月我剛進入民航局,時光荏苒,四十二年後我變得經驗豐富,能帶領同仁勇往直前。二〇一三年我帶團代表國家重返國際民航組織(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簡稱ICAO)大會,這段殊榮是一件影響我人生的重大事件。
 
二〇〇〇年ICAO新增了馬尼拉-恆春-鞍部-上海的新航路,這段航線直接貫穿臺灣中央山脈,由於臺灣不是國際民航組織(ICAO)的成員,當然沒有被告知,而是香港的航管同行好友熱心透露給我們。在得知消息後,我們立即想盡辦法透過各種管道回應本區實務上的困難完全無法配合,並要求將航路重新修正綠島外海,經過不斷的努力,此次的危機才圓滿落幕。
 
沒想到在二〇一一年,ICAO亞太辦公室又決定將一條起自臺北飛航情報區,經過菲律賓、馬尼拉,前往新加坡的傳統航路B348,更改名稱為M646(航路的路線雖不變,但第一個字母M卻代表航空器須具備區域航行的能力,方能飛航此航路),並決定在二〇一二年五月三日生效,這次同樣因為臺灣不是ICAO成員,完全沒收到這個資訊。
 
生效日後不久,某架外籍航機填寫飛行計畫時,填了這條M646新航路,當這個飛行計畫進入臺北飛航情報區航管系統處理時,由於系統資料庫內並沒有M646這條航路,立即遭到系統剔除,一直到飛機快要進入臺北飛航情報區,管制員察覺發現雷達幕上怎會出現一架飛機的訊號,情況不對!與飛行員對話後才知道原來航路改名字了!在沒有被告知更改航路名字的情況下,造成一條「消失的航路」。而幾乎釀成重大飛航事故;風險的主因,正是因為臺灣並非ICAO的一員。臺灣被國際民航組織(ICAO)拒於門外長達四十二年,喪失許多權益外,飛航安全機制已經與其他國家有很大一截落差。
21 2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