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禮物展_領券
內容連載 頁數 1/3
第一章 搞懂「正確回話」之前,先搞清楚對方在想什麼?
 
1     為什麼他跟我想得不一樣?三種差異造就你的「個性」
 
在〈前言〉曾經提到,造成人際關係惡化的最大原因,是因為與對方「意見不合」。
 
「意見不合」是由於我們不理解自己與對方的「差異」。
 
某些「差異」會影響人際關係,讓人產生「那個人真討厭」的感覺,我們可以將差異整理成以下三種。
 
一、口語模式的差異。
二、思考模式的差異。
三、行為模式的差異。
 
人類會因為這三種「差異」,感受到「啊,我跟這個人合不來」。
 
仔細分析這三種「差異」後,我們可以得知一個人的個性及思考模式。
 
只要理解這個部分,就能了解自己和對方意見不合的原因,還能改善人際關係。
 
接下來就讓我逐一說明。
 
2 從不同人的「口頭禪」差異,理解對方在想甚麼
 
◎為何不同的口頭禪,造成彼此的溝通差異?
 
第一種是「溝通的差異」。正確說法應該是「溝通方式的差異」。換句話說,就是「各種不同個性的人,他們待人處事的差異」。
 
舉例來說,即便是同一個父母生的小孩,也會養成完全不同的個性。「哥哥我行我素,凡事以自我為中心,完全不肯配合別人。弟弟很隨和,隨時都會關心別人」,這種情況也很常見。
 
在與他人的關係方面,這兩個人的想法則是南轅北轍。
 
我行我素的哥哥認為「不需要凡事都配合別人,只要自己開心就夠了!」弟弟則會想:「配合別人是為了別人著想。只要別人高興,自己也會跟著開心。」
 
另外,你是否曾經覺得「主管的說明有夠長,根本不想聽」呢?如果每天都遇上一次,應該會覺得壓力很大吧。
 
站在主管的立場,他的想法應該是「為下屬著想,要從頭到尾交代清楚。」
 
另一方面,如果下屬希望長話短說,他會覺得「請講結論和重點就好了!」
 
於是感情產生變化,演變成「這個人不行,跟我合不來!」或是「我不想在這種主管底下工作!」
 
另一種是「用語的差異」,這也是造成意見不合的一大原因。
 
「用語」指的是我們平常不加思索的對話,或是電子郵件及書信往返時使用的「詞彙」,以及表達事物時的「說話方式」。
 
說話方式的差異會衍生彼此「感受的差異」。
 
舉例來說,你明明說○○,對方卻在沒有惡意的情況下認為「原來是△△啊」。由於你確實說了○○,所以你當然會認為對方也接收到了○○。
31 2 3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