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3
一、“君子遠其子”而必教之於少小
父子之嚴,不可以狎(音霞);骨肉之愛,不可以簡。簡則慈孝不接,狎則怠慢生焉。
或問曰:“陳亢喜聞君子之遠其子,何謂也?”對曰:“有是也。蓋君子之不親教其子也。”
孔子云:“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是也。俗諺曰:“教婦初來,教兒嬰孩。”誠哉斯語!
——《顏氏家訓•卷一教子第二》
【直解】
狎:過於親昵而不莊重。
簡:怠慢,不講禮節,無尊無敬。
陳亢:即子禽,孔子學生。
君子:此外指孔子。
遠其子:此遠非疏,而是講父待子不可親密無間,要有點距離,以利於教育。
不親教其子:非不教育其子,而是不宜親為子師,因為《詩》《書》《禮》《春秋》《易》中,都有不宜由父親直接向親子講授之處。
少成若天性:少年時代接受的東西,終生不忘,內化最強,有如天生的本能良知。
教婦初來:舊社會陋習,新媳婦剛入門要嚴加管教,以免養成壞習慣,以後不好改。
教兒嬰孩:親子教育要從嬰兒開始。顏之推引《禮記》聖王胎教之法稱:“懷子三月,出居別宮。目不斜視,耳不妄聽。音聲滋味,以禮節之。”“生子孩提,師保固明。孝仁禮義,導習之矣。凡庶縱不能爾,當及嬰稚,識人顏色,知人喜怒,須加教誨。使為則為,使止則止。”
本處三段,都引自於《顏氏家訓》教子篇。
第一段講:親子教育,當以父嚴母慈為要。父待子要有威嚴,不能過分親昵,否則便會從小養成不敬之心;骨肉之間的親情,也應講究禮節,不可以簡慢,簡慢了就無以談慈愛孝敬。
第二段講孔子的學生子禽,從孔子的兒子伯魚那裡,知道了孔子並沒直接向他親授學業,便十分高興。那麼孔子為什麼不親授其子呢?因為 “五經”各書中都有一些父子不可以直接教授親子的內容。講吧,有失於禮;不講呢,又有失於教。所以民間有諺曰:“孩子是要別人教的,毛病是要別人醫的。”
第三段是顏之推引述孔子與民間諺語的話來強調親子教育要從小開始。因為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如同天生一樣,影響孩子的一生。如果不早教,等到養成壞習慣再去管教,那就會“捶撻至死而無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於成長,終為敗德”。就是說等孩子長大了,你纔想起來管教,你就是打死他,也改不了已養成的壞毛病,而且他也不怕你了;儘管你不斷地發脾氣怒斥也沒有用,只能徒增恨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