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小說展
藝術立國論

藝術立國論

Hirata Oriza on Art

內容連載 頁數 1/2
前言
 
我目前在位於東京都町田市的櫻美林大學教書,除了教授表演及導演課程之外,也有一堂從藝術家觀點看藝術管理的課程。
 
藝術管理這個字眼本身聽起來是個不太熟悉的新名詞,要簡單說明也有點困難。只不過,說明或者解釋這個概念並非本書的目的。
 
總之,如果用我自己的話來簡單定義,所謂藝術管理(Arts Management,最近「藝術」這個字的原文常使用複數型),可以說是探究藝術與一般社會之間關係的學問。藝術故意與一般社會造成斷裂的原因是,雖然藝術本來就是構成社會整體的一部分,卻有不少人把它當作游離於社會之外的事物看待。如果期待用更精準的話語說明,那麼所謂的藝術管理,應該說是為藝術找到在社會當中的位置。因為這句話包含著「管理」這個字眼,因此容易引導人們往經濟學或者經營學的方向思考。我認為這本身並沒有錯,但是這本書想探討的是更寬廣的面向,因此,我試著以藝術與社會的關係對此問題進行思考。
 
今後的藝術家,特別是帶領團體,必須持續費心面對劇場營運的導演或製作人,對他們而言,這種知識非常必要。因為,今後自己的藝術理念到底與這個社會之間有何關聯,是否自我認識到這點,以及向社會仔細說明此種自我認識的機會將變得越來越多。
 
有這種認識的學生也越來越多了。例如,我擔任大學推甄入學考試的面試審查老師時,常常聽學生這樣回答老師的提問:「從小學古典芭蕾舞,但是自己知道不可能成為專業舞者,因此想學習藝術管理,所以前來報考貴校。」
 
我覺得最近的考生真的非常有主見。至少,我自己在十七、八歲時,根本連聽都沒聽過「藝術管理」這個名詞,而且不只沒聽過這個字眼,藝術與社會的關係這個問題也想都沒想過。
 
當社會邁向成熟,人們也會逐漸開始感覺到藝術文化的重要性吧。如果只看大學的情況,比起學生,有更多家長開始直觀地感覺到,今後的時代,不只是知識,文化的教養及素養更會左右一個人一生的幸福。
 
但是仍有不少問題存在。在日本,若談到藝術文化,就會認為那不過是少數愛好者的事;這種觀念仍然根深蒂固。藝術對人類而言本來就不可或缺,特別在現代社會中,是決定這個社會應有樣態的重要元素。然而,現代日本社會似乎完全沒有認識到這點,而且政府在從事藝術文化行政時,也並非從這個想法出發。
21 2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