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習法展
釋夢

釋夢

  • 作者:朱建軍
  • 出版日期:2017/09/07
內容連載 頁數 1/5
第一章 夢在表達什麼?
 
「我的房子是一個兩層的獨棟。前面有一片空地,種了一些蔬菜。我發現房子的部分房間住了別人,而不是我家裡的人。但是我也無意於去讓他離開什麼的。我關心的是我種的那些蔬菜和植物。遺憾的是那些苗不是都很茂盛,地好像不夠肥沃,水也不是很充足,因此只有少數的苗長得比較好,而其他的卻長得不夠好。有的苗上有蒺藜,它們掛在我的衣服上,並且刺痛了我。我只好小心地一點點把衣服上的蒺藜去掉,心想:我需要找到一種藥噴到這些蒺藜上,讓它們變成別的更好的植物。」
 
這是我在二○一○年做的一個夢。
 
一種現象很常見並不意味著人們就了解它。我們人人都做夢,而且常常做夢,可是人們對夢的理解仍然很少。彩虹,我們一年也許只能看見一兩次,可是我們對它的原理清清楚楚。而夢是怎麼回事,有多少人能說清楚呢?
 
雖然誰也不很清楚,但是人們對它卻一向很有興趣。夢是閒談的好題目。你講一個夢,我講一個夢,這麼一件簡單的事足可以消磨掉一個夏夜。
 
一、夢有意義嗎?
 
人們對夢的興趣一半是因為夢的新奇。人對新奇的事物總是有興趣的。報紙上登什麼連體嬰兒、五條腿的牛、人體自燃、野人怪獸,總是可以吸引讀者,儘管連體嬰兒只不過是種醜陋的畸形,而人體自燃也許根本不存在。報上的怪事終歸數量有限,情節簡單,遠不如夢人人都有,又千奇百怪。自然,人們會對夢有興趣了。
 
人們對夢感興趣的另一個原因,則是很多人或多或少相信:夢是有意義的,夢是傳遞訊息的密碼。
 
夢有意義嗎?有些人認為沒有。他們認為夢不過是這麼一回事:在睡眠時,大腦皮層總體上停止了活動,而少數地方還有微弱的活動,像熄滅的篝火中零零星星的火星。白天看到的形象毫無秩序地顯現在眼前,這就是夢。這就是建立在巴甫洛夫條件反射理論基礎上的看待夢的觀點。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總的來說,夢是沒有意義的。夢,就像是小孩子用一支筆在紙上信手塗鴉。但是,他們也不能不承認:當一個人在夢中感到饑餓時,他會夢見吃飯,感到渴時,他會夢到水。當一個人夢中聽到鈴聲時,他會夢到某種類似鈴聲的聲音。他們認為,這是人對內外界刺激的反應,如果說有意義的話,這類夢有一點點意義,它指出了我們正感受著一種刺激。提出這種觀點的,是俄國的生理學家巴甫洛夫。從二十世紀五○年代到七○年代,中國的科學界一直把他的理論奉為正統,他對於夢的觀點也被當成了唯一的科學解釋。
5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