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2
緒論
阿爾菲‧柯恩(Alfie Cohn)在其著作《合作論》(Cooperation)中說,破壞性競爭和對抗不只瀰漫在企業界,在教育界也是一樣。「許多教育人員用『合作』這兩個字主要是在引誘出順從。」當孩子們協助彼此學習,常被當成「作弊」,「利他主義」通常保留給不尋常的無私和聖潔行為。柯恩表示,「在我們的社會中,優越的合作經驗涉及一群人一起工作去打敗另一群人。」原則上,有利社會的合作無法在家裡演示,也無法在學校裡教,或者在政治或商場上練習。
培斯(Pace)、斯塔姆勒(Stamler)、耶瑞斯(Yarris)和瓊(June)在1996 年 3/4 月《諮商與發展期刊》(The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74 卷(321頁)中發表的〈天圓地方:諮商中心全球模式的演化〉(Rounding out the Cube: Evolution to a Global Model for Counseling Centers)文章中表示,高等教育需要一個新的方向。他們說:「雖然大學的主要任務是教育,但我們認為,這個任務也許得在加強社群感之下才能達成。社群感的喪失,是面對高等教育時的一個根本議題,這裡需要的⋯⋯是一個更大的、整合的社群願景⋯⋯大學環境必須是一個『關懷的社群』(caring community),是一個支持每個成員福祉的地方,是一個鼓勵為他人服務的地方。」
穆勒認為,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不只是一種人格和心理治療技巧的理論,更像是哲學人類學,不但描述人們的樣貌和成因,也陳述了人們可以成就的圖像。在心理學、教育、企業和政治中失落的本質,可以在阿德勒的理論核心中找到,他的理論是價值取向的、哲學的和實際的。他提供我們積極樂觀、對社會負責、鼓舞個人和社會潛能的願景。
阿德勒務實的智慧懷抱著預防性的教育,是促進社會進步的先驅。針對家長及教師的阿德勒兒童輔導課程,為成本意識的醫療保健時代提供了一個明智的投資。阿德勒心理治療、婚姻諮商、兒童與家族治療、團體治療、生涯輔導與諮商及組織諮詢,在單一的統一模式保護傘下提供社群全面的心理服務。
阿德勒交給我們的心理工具,可做為兒童及成人發展民主特質的結構,以便讓他們有能力在家庭、學校及工作中,去思考、去感受、去行動。當平等、合作、相互尊重和惻隱之心成為常態時,我們就創造了真正的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