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7
第一章 畸形社會
蘇軾所處的宋代可用兩句話來形容:先天不良,後天失調。宋朝一開始就建立在不良的基礎上,宋朝的開國君主趙匡胤(927-976)不像漢朝的劉邦主要靠著自己在戰場上的武勇機智取得天下,而是因背叛他年甫七歲的幼主恭帝,才取得了王位。後周世宗(921-959)對他的將領一向不太信任,平日採取防範的態度,「見諸將方面大耳者皆殺之」。在去世前,大概為了鞏固他幼兒的權位,在人事上突然做了重大的調整。他的女婿張永德(928-1000),當時任後周(951-959)最精銳的部隊殿前軍的最高長官都點檢,軍權在握,周世宗顯然不信任他,但又不好殺自己的女婿,因此在病重的時候把他撤換,讓趙匡胤取而代之。他這個臨終的安排,對鞏固他兒子的王位來說,不但無益,反將他兒子送入虎口,趙匡胤因此撿了一個便宜,得了一個絕佳的機會去篡奪後周的王位。
宋代的史書對趙匡胤背叛恭帝的這件事說得相當委婉,雖然表面上沒直接歸罪給趙匡胤,說是因他弟弟趙匡義及其他將領的擁戴,黃袍加身,身不由己以致取得王位,但是字裡行間卻隱隱約約非常技巧地暗示趙匡胤實為此一政變的策劃人。據《續資治通鑑長編》的記載,建隆元年(960)春正月初一(辛丑),朝廷接到鎮、定二州告急的消息,說北漢與契丹南侵,周廷因此派趙匡胤帶兵禦敵。初二殿前司副都點檢、鎮寧軍節度使慕容延釗帶領前軍先行出發。那天京師就已經盛傳趙匡胤會當皇帝,一時人心相當恐慌。初三傍晚,大軍到了陳橋驛紮營,趙的將領便開始計議:
共
7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