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開學書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5
2 戰爭與刑罰篇

原始武器


競爭是自然界為了生存所採取的手段。為尋求必要的生存物資,當雙方的利益不平衡時,為了保存自己,不能不透過各種途徑壓制對方。戰爭就是壓制對方、解決爭執的有效方法。人類及動物界,用攻擊的手段把對方屈服或殺害,是很平常的事;最激烈的行動,就是把對方消滅。

雖然戰爭是殘酷的行為,卻是人類文明發展,不可或缺的主要動力。戰爭需要更有效的武器,促進了工藝進步,工具改良後可以提高生產量。還有,弱小者為了對抗強者,就共同聯合起來成為集團,也逐漸擴大戰爭的規模。

為了提高戰鬥績效,就要有良好的組織,由有能力的人領導。這些過程,終於促成建立國家制度。所有文明國家,都是在不斷爭戰中成長起來的。傳說中的華夏始祖黃帝,就是在經過五十二次戰爭之後,才統一了黃河流域各個大小部落。

原始社會的工具,多數與取食有直接關係。那時候的工具與武器,只是使用的對象不同,其形狀沒有顯著的分別。在初期人與野獸爭生存的時代,只要有足夠的重量和稜角,足以造成殺傷力的工具,都可以拿來做為武器,很少有專為格殺而製造的專用武器。

人類最早遭遇具威脅性的敵人,是凶猛的野獸。野獸雖有銳利的爪牙,強壯的身軀,但因人類可以借助他物來防禦自己,攻擊野獸,所以在長久的鬥爭中,人類終於成為勝利者。



甲骨文的父字□□□□□□□□□□,是手拿石斧的樣子。父字的金文字形□□□□□□□□□,石斧的形狀表現得更為清楚,一端尖銳,一端渾圓。渾圓的一端可以當做槌子,用來重擊東西。尖銳的一端可以當作斧頭,利用刃部切割材料。

石斧可以說是古時候一種多用途的工具,砍樹、鋤地等重要的工作都需要使用它,甚至到了青銅時代早期,石斧仍舊是男子工作的主要工具。在商代,這個字是做為對父輩眾親長的稱呼,因此有人以為,石斧是用來表示男性對女性或父親對兒女的權威。其實,父的稱謂可能只是源自新石器時代的兩性分工。

母系氏族的社會,子不知其父,由母親負起養育責任,並且有效控制子女的勞動成果。那時代,財產繼承權也經由女性,男子並不特別尊貴。石斧沒有威權的象徵。孩子稱呼母親的多位伴侶或兄弟為父,只因他們都是勞動力的成員,並不含特別親近或敬畏的成分。
5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