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孩怕黑,理所當然,因為他們有非常豐富的想像力。
黑暗蒙蔽了視覺,卻開啟了想像的大門。於是,緊閉的衣櫥門後肯定有鬼,看不見的床底下躲著嚇人的怪獸,還有還有,爸爸才剛說完的「虎姑婆」,一定就蹲在床尾,準備偷咬小孩的腳趾頭……
許多大人在面對小小孩恐懼黑暗時,總憑著直覺將房間裡的燈打亮,要他們睜眼看清楚所有的東西,然後嘴裡邊嚷嚷著:「沒有鬼,沒有怪獸,虎姑婆也是騙人的。乖乖睡吧!」孰料,燈一關,小小孩的恐懼求救聲又起。
對於能夠恣意來去穿梭,甚至難以區辨想像和現實世界的小小孩來說,理性說教很難說服和改變他們,因為恐懼是一種感覺,不是單純的認知,除非讓他們從親身體驗中自覺,感覺變了,認知才會跟著改變。
這本書的圖文創作者都深諳這個道理。
將波特萊爾家三姊弟的冒險故事寫得曲折離奇、驚心動魄的作者雷蒙尼.史尼奇,不愧是描繪和形塑角色的高手。故事一開場,他便賦予無形無體的黑暗一個有名字、也會說話的具體角色,它叫做「黑漆漆」,而且就住在小男孩家的地下室。太陽一下山,它就會溜出來,沿著門縫和窗戶,漸漸擴展自己的勢力範圍。屋裡的各種聲響像是恐怖電影的配樂,隨著黑漆漆的角色登場,壯大它的聲勢,同時獲得小讀者情緒經驗的認同。
懼怕源自不瞭解。於是,作者開始讓「黑漆漆」這個角色開口和小男孩對話。透過對話,黑漆漆展現了溫和可親的「人性」,彷彿化身為一位神祕的友人,邀請和引導小男孩一步步趨近和面對自己害怕的根源。
然而,就在小男孩走進地下室,一步步接近抽屜櫃時,作者自己卻跳出來做了一大段非常理性的分析與說明。乍讀之下似乎極為突兀,但是,當我在唸給朋友就讀幼稚園的小孩聽時,他不但沒有皺眉,或在意故事進展被這段理性論述砰然打斷,反而在我讀到下一頁時,他突然開口說:「對呀,暗暗的,打開燈就好啦!」
原來,作者是設計好的。他先透過小男孩的處境和擬人化的黑暗角色,取得小讀者的同理感受,然後帶他們跟著小男孩,一步步走出令人恐懼的黑暗想像世界。這段看似突兀的說明,適時發揮了改變他們認知的功能,幫助他們看清現實,也能理性思考克服恐懼情境的解決之道。
插畫家雍.卡拉森利用電影場景式的畫面,很輕易就能將小讀者帶進故事的情境。時遠時近、主客觀切換的鏡頭運轉,加上猶如聚光燈投射在黑暗空間中明暗立判的視覺效果,不僅將氛圍營造得極具說服力,也增添了不少戲劇張力。最後,隨著那盞被點亮的小燈所散發的溫暖柔光,即使是怕黑的小孩也能安然入眠,待旭日東升後,恐懼感也跟著黑暗一起消散得無影無蹤。
處理小小孩怕黑的主題,在圖畫書中屢見不鮮,但這本書不論在文字敘述和圖像的呈現,都跳脫以往「視小孩為小孩」的觀點。創作者不輕看小小孩,相信他們不但有想像力,能面對現實,也能明白道理,並且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故事中的小男孩在這趟拜訪「黑漆漆」的過程中,克服了恐懼,也長大了不少。我想,小小孩在讀完這本書以後,應該也是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