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奈以沉穩的聲線,不急不徐,誠摯地牽引聽者進入她的一段段人生故事,分享成長迄今的心路歷程,以及持續七年之久的凱道抗爭原委。內文交由專業配音員黎家秀朗讀,篇章間巴奈與先生那布合唱的「也許有一天」穿插其中,樂音與人聲一氣呵成。聽者能從音韻起伏間,感受一同生長在這塊土地上,原住民族心之所嚮;也能從語調氣息裡,汲取到專屬於巴奈,那股溫柔堅持的力量。最後以有聲書獨有的彩蛋收尾,完整了這部作品的靈魂。
當大正文壇鬼才、日本短篇小說之神遇到台灣偶戲藝術家,兩造雙方擦出的聲音火花,超乎想像地炸裂!精選八篇芥川龍之介的人生哲學短篇小說,先由全民台語認證C1高級的台文翻譯家林東榮老師轉譯成台文,再邀請「台文里長伯」鄭順聰先生審定,最後交棒給「義興閣掌中劇團」第四代主演兼音樂設計王凱生演繹,靈活跌宕的戲腔搭配熟悉的「轟動武林、驚動萬教」款布袋戲配樂音效助陣,朗讀者一開口,故事情節便自動在聽者腦海中搬演。即使台語不輪轉的人來聽,也會是一場酣暢淋漓、痛快無比的聆聽體驗。
本書以完整敘述,統合散落在國家解密資料、國會檔案、日記、個人傳記等史料。更見創見之處,在於作者從過往聚焦在國民黨統治與臺灣人民抵抗討論中,加入美國影響力為第三極,補足了既有論述中,難以解釋的歷史動能。作者更試圖撥開歷史迷霧,從資料與行為印證,駁斥當下對強人統治的溢美評價,展現截然不同的史家見識。
【編輯來讚聲】
本書深入分析了美國因素對戰後臺灣政治發展的關鍵影響,透過大量國內外檔案資料,呈現出臺灣社會在威權與民主之間的艱辛過渡。作者以清晰俐落的筆觸,深刻勾勒臺灣在冷戰背景下走出的獨特政治路徑,並時刻提醒我們這塊土地是如何從歷史走到今日的現實。關心臺灣民主與當代政治的讀者,本書是你不可錯過的作品。
長達十年的思考與對話,結合當代研究與考古證據,翻轉了人類文明從遊牧、漁獵、農耕的傳統線性敘事,闡明原始社會,並非無知單純;他們所選擇的生活並非被迫,而是自由意志的推動,歷經無數次變換、拆除,對社會型態與制度的反覆調整,追求他們認同的理想社會。作者們期盼,人類被緊緊束縛於此,能否透過喚起遙遠的記憶,再次獲得解放的可能。
【編輯來讚聲】
知名「叛逆」學者格雷伯及考古學者大衛.溫格羅的開創性巨作。打破固有的人類史觀點,提供超越簡化與線性敘事外的全新視角,還以人類智性與思判、實驗各類社會型態的能力;照進當代,啟發我們變換、重建、組織社會的全新想像。
房慧真以她女性細膩的體感,面向還不很久以前的臺灣,替我們做了深度導覽,驀然回首1980-90年代逐步走向解嚴的喧嘩與迷惘──那些對X世代來說記憶猶新,對Y世代來說懵懵懂懂,對Z世代則僅限聽過的臺灣大事,都悉數如在眼前,作為一種銜接及補充,讓世代與世代之間不再是隔閡的孤島,進而成為互相凝視與集體繼承的脈絡關係,遠遠流長著。
【編輯來讚聲】
《夜遊》是一本召喚記憶之書,無論你是否經過戒嚴年代,只要成長過程中曾有那麼點疑惑、羞恥、慾望、叛逆,《夜遊》將會調動遺忘許久的的情感與身體,你會後知後覺地發現,「原來那時是這樣啊!」
臺灣作為一個想像的共同體從不是均質的,多元族群正是臺灣社會的特殊性。1945年,在政權轉換的曖昧時空底下,發生高達50多人罹難的三叉山空難。它象徵著臺灣族群結構的縮影,以暴烈的方式在山稜上劃開一道傷口,但也使不同的生命體、意識以及對家園歸屬的想像自單一架飛機殘骸中予以釋放出來,深刻體現出:對臺灣的情感才是吾人最大的共同性。
【編輯來讚聲】
朱和之透過他一貫懇切的踏查與書寫,藉由爬梳「三叉山事件」帶引讀者回到一九四五年終戰之初,台灣島上所有生民全都回復平凡純粹的時刻;一起感受台灣近代歷史命運的起點,深刻反思「台灣」的文化意義與內涵。實為一部充滿企圖心與宏大氣度的磅礴之作。
因著摯友驟逝,面對生命中突如其來的缺口,台裔美籍作家徐華以不斷的書寫回望過去,從身為移民二代的跨文化影響,到成長時期接觸到的美國次文化,以及中間對自我身分的探問,每一份回憶及其細節,作者都以節制且理性的口吻,如紀實影片般,一一記下。正是透過將近20年的細膩回望,才得以從缺口中看見,記憶中閃閃發光的日常,才是在傷痛之外,最值得記憶的寶藏。
【編輯來讚聲】
從選書、編輯到講座宣傳,我和副主編雅云均為徐華的真誠著迷,感佩一個人竟願意以二十餘年時間書寫停滯在二十餘歲、關於友情的記憶。徐華所寫不只是一段青春輓歌,更是一段迷人的、以不同維度觀看的「生/活」長篇。
以書中書的結構,層疊出豐厚飽滿的故事肌理,同時富涵各種深意,讓人找回讀小說的樂趣,看完馬上想再看一次!書裡包含小說、自傳、回憶錄和日記等,由四位不同敘事者「撰寫」的四部虛構作品,並經由他們的視角,讓讀者自行拼湊美國大蕭條時代,華爾街神秘富豪的成功人生。四位敘事者彼此指責卻又互相印證,在打破又重建的過程中,終於在結尾逼近真相。
【編輯來讚聲】
金錢的分量、權力的傲慢,在敘事的威力之下竟都顯得如此渺小。在小說閱讀日漸式微的年代,《信任》是一部讓人再次、重新驚嘆於虛構之魔幻魅力的作品。
當你懂得開始自問時,就是「中年之路」的開始。中年並不在於年齡,而是對外在人事物想像破滅,一片一片把碎掉的自己拾起,這一刻,你又成年了一次。有一天你會離開這個世界,你還有時間去愛人,也仍有時間發現真正的自己,儘管這並不一定是一段令人舒服的旅程,但絕對是最誠實的一段。
【編輯來讚聲】
這是給中年人的救贖之書。當靈魂無法滿足表象,時常會創造婚變、轉職、疾病等無以迴避的危機,逼我們正視內在呼之欲出的事物。你被迫上路,也因此受苦,但這也是重新認識自己的機會,將得到比失去的更有價值的事物。
在這個過度曝光的時代,了解他者的入門就是搜尋社交媒體帳號,閱讀一張張套上濾鏡的照片,進而判定對方是什麼樣的人,卻忘了人有很多面相,在社群上的是他,但此時站在你面前的那個人也是他。與其猜測,不如試著觀察對方的特別之處,傾聽他的所思所求,在看見他人的同時,自身也能獲得無比力量。
【編輯來讚聲】
大衛.布魯克斯是我最喜歡的《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之一,他花了四年時間,找出現代社會人們愈來愈孤單、痛苦的原因,關鍵在「人與人之間彼此沒有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假如你對人際關係感到困惑,這本書會給你一個答案。
新一代的年輕商業領導風格正在成形。作者將職涯發展與個人成長之間緊密結合,他所塑造自己的性格和心態,同時也是在職場上解決困難與前進的方式,你會在這本書裡,看見他訪問不同產業成功者的專業與智慧,並重新內化成自己的養分,希望讀者也能透過閱讀這些經驗,轉化成專屬你的核心法則。
【編輯來讚聲】
就算成為一位執行長不在你的人生清單之中,這本書仍然值得一讀。《執行長日記》的書籍結構本身就是一種創新,風格簡潔且真實誠懇,在日新月異的商業世界裡,選擇只談恆久不變的事:如何成就工作,以及如何讓工作成就我們。特別推薦給正在思考眼前道路的讀者,相信能帶給你前進的力量。
亞當.格蘭特對於解釋我們周遭世界的運作,擁有絕對敏銳的直覺與洞察力,同時又一步步從各種數據落實自己觀點,論述中有研究,這也是想再推薦給讀者的重要原因。本書激勵你去嘗試早就放棄的念頭,這股不確定與不適感才是成長的關鍵,超越自我認定的侷限,才有可能成為我們這輩子最有意義的個人成就。
【編輯來讚聲】
比《逆思維》更激勵人心,就是亞當•格蘭特的《隱性潛能》。
每個人都值得比想像中更好一點,原來進步不取決於付出多少心血,而在於學習方式,原來成長不依賴天賦,而與品格密切相關。而只要培養品格技能,就能迎來完全不一樣的自己。
人的大腦如何演化以應對稀缺性,這項長處曾幫助我們生存,但在現代因我們面對豐富的選擇與本能性的比較,可能已經成為一個缺點。這本書會讓你清晰理解,微妙地想法或環境改變,或冒一點險,就有機會改善生活,兼具科學數據與人文觀察的行文,絕對能滿足讀者大腦缺乏的知識,以及心靈匱乏的溫暖鼓勵。
【編輯來讚聲】
本書寫給持續渴望、不斷追求更多(更多糖、更多錢、更多物品、更多資訊、更多肯定、更多影響力)而疲於奔命的人。深度揭露大腦癖好——「匱乏感」背後的生理與演化基礎,尋求令人驚訝的解決方案與簡單策略,不再追求短期舒適,重視長期成長,活出更平衡、更滿意、更有發揮的人生。
光是時序「金秋、緩冬、芳春、長夏」八字就讓人不住低吟,用字簡雅。初讀前言,似夾雜著一絲關於移動的惆悵與對他鄉的不安,序還寫到得用海鮮來讓自己「好過」一點。續展讀,則滋潤的直叫人心神嚮往。書名雖為暫時,但這是一本長情的書,即便暫歇、短居,用心過好每個片刻,便能創造豐美永恆的念想。
【編輯來讚聲】
透過食物連結、感受生命遷移的各種領悟,滋味的酸甜自在讀者心中。套用詩人達瑞的評價:「我想介紹的不僅是一本融合時尚與古典生活風格的《紅磡記》,更想推薦一位作者給更多必須在忙碌生活裡穿梭迷茫的眾人。」
醫療科技進步使得平均壽命延長,更重要是活得健康,延長壽命才有實質意義。作者身為醫生和腫瘤學研究員,更強調醫學3.0著重在預防疾病,接著透過運動、營養、睡眠、情緒,替自己擬定個人化的長壽策略。今年推薦這本書,期待每個人不論幾歲,都能把握健康人生的機會。
【編輯來讚聲】
要想健康長壽,我從這套書得到三點啟發:1.新陳代謝非常重要,代謝問題是複雜,失控前兆卻簡單,胰島素阻抗是警訊;2.任何疾病,真正最好的辦法是早發現,哪些篩檢值得做,遠離四騎士有新攻略;3.運動是最重要的健康策略,尤其中強度有氧,而情緒健康最被忽略,易怒、自大不是個性,是病徵。主動迎戰,這套書教你多賺到30年人生紅利。
什麼是「看見」? 本書揭示藝術不僅是眼睛所能看見的形象,更是通過各種感官,進行心靈與情感的融合,得以真正的體驗和理解。書中談及的藝術觀點,讓人不禁思考藝術的本質究竟是甚麼?視覺感知是否帶來侷限?白鳥先生透過其他感官:聽覺與觸覺,甚至是直至心靈的觸動,不僅是對藝術的再定義,更是一種對多元感受方式的尊重與讚美。
【編輯來讚聲】
《與眼睛看不見的白鳥先生一起看見藝術》是一本夢想之書。是關於視障者要如何鑑賞藝術、與藝術一起生活,甚至透過藝術改變自己與他人的夢。白鳥先生更以他的心靈擴充了現實的不便與歧視,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個行為藝術。
人際關係、戀愛、夢想、同儕競爭、童年陰影等等煩惱每個人都會遇到,重要的是怎麼消化面對?《躍動青春》並不情緒化,也沒有俗濫壞心眼橋段,而是用坦率卻溫暖的筆觸,告訴你多換個角度想,其實還有這樣的風景,宛如春風,在迷失時候予重新整頓的餘裕。透過似曾相識的群像物語,相信年輕族群能找到共鳴與方向,長大了的我們則能得到救贖與撫慰。
【編輯來讚聲】
高松美咲老師以細膩的筆觸,寫實刻劃高中生獨有的所思所想,包括學業、社團、人際關係、夢想等許多層面。不僅學生讀了能共鳴,長大成人的讀者們,也能在書中看見曾經的自己,並且從各角色面對青春一邊迷惘、一邊成長的過程中,獲得能量。
翻開第一頁,就被精雕細琢、風格獨具的點描畫工深深震懾,一路探究更是倍受吸引,無論分鏡構圖、劇情構思、氛圍營造都是水準之上。藥島的恐怖世界,有著對未知的恐懼、不安的怪奇、直面而來的恐怖及毫無退路的絕望。故事時而反轉、蘊藏深意或充滿想像,甚至帶有詩意與文學性,在通俗跟藝術間,取得絕佳的平衡。如此優秀的瑰麗之作誕生於台灣,實在使人振奮。
【編輯來讚聲】
《器官拼圖》收錄11篇短篇漫畫,透過藥島的編劇天分及其獨特點描技巧,充分展現了各種關於失去與死亡的情景,絕望之中飽含希望。本書有血有肉,滿滿的臺灣元素,集驚悚、科幻、末日、溫馨於一身,年度必讀圖文傑作。
今年我們看見作者推出這本談「財商素養」的書,深感:小時候如果就有這本書,那該有多好!作者用易於理解的方式解構世界的運轉或困難事件,從貨幣的演變及市場供需變化,進而掌握銀行的功能,理解收入支出、投資等關鍵知識,同時放眼全球議題。本書也充滿智慧提醒我們,避免被金錢掌控人生,實踐自我才是富足的所在。
【編輯來讚聲】
池上彰的文字讓我重新反思,金錢很重要,但並不是人生唯一重要的事,透過本書我學會如何善用金錢,重新思考人生與金錢的意義,謝謝博客來年度選書,希望你也能感受到這本書的力量。
一本童書要引起小孩的共鳴,又能同時觸動大人的內心,並非一件容易的事,然而作者碧翠絲.阿雷馬娜卻做到了。對孩子來說,受傷這件事需要時間和經驗去理解,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能很簡單地引起共鳴;更打動人心的是,譯者用精確且唯美的文字,讓成人能夠透過這個故事,連結到那個也曾經受傷的自己。
【編輯來讚聲】
為你的傷痂取一個名字,你便不用孤獨的面對它,讓它成為你的朋友,接納它,甚至愛它,最後祝福它。阿雷馬娜以她迷人的色彩與想像力,勾勒了一段我們與害怕的事物共存的旅程,一本充滿細節、層次與智慧的傑作。
圖、文布局勾起滿滿的好奇心,荒誕又懸疑的氣氛裡交錯著黑暗、恐懼、冒險、驚奇,仍不忘帶來溫暖的友誼、注入希望與光明。這段中歐傳說在作者的改寫下更具有靈活的可能性,夜晚當所有人都沉睡時,他們的故事仍持續著,如同每一段民間傳說,將人們的生活與文化緊緊相融,隨著時空流轉,舊有底蘊及全新訴說觀點並存,充滿餘韻。
【編輯來讚聲】
這是一個看似驚悚,實則溫暖人心的故事,透過凱迪克大獎得主、繪本大師雍.卡拉森獨特的影像語言重新詮釋,即使是懸疑陰森的場景,仍然泛著友誼溫情的暖意。勇敢無懼的女孩歐提拉擁有重新創造自己和朋友命運的能力,跟著她,一起發現幽暗雪夜中的希望之光!
透過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幽默詼諧的文風,走進孩子的生活與奇思妙想的世界裡。本書鼓勵孩子仔細思辨、多方思考,並勇敢表達自己,清楚說出自己的感受與想法,並揮灑豐富的想像力,勇敢展開對世界的探索與想望,進而創造無限的可能。
【編輯來讚聲】
第一次閱讀這本書,就被有著大眼睛、充滿天馬行空想像力的小男主角則安及他的小豬夥伴所吸引,情節荒謬卻十分有趣,很難想像這是一部近50年的作品,我想在天堂的矢玉爺爺一定很開心又收穫了新一代的書粉。
未婚生子並不在瑪歌的計畫中,接踵而來的育兒和經濟壓力更是讓她措手不及。這原本可能是則警世故事,卻在作者盧菲.索普富有溫柔智慧和幽默感的文筆下,成為充滿驚喜的動人小說。她發揮過人的幽默感和洞察力,描寫一個年輕未婚媽媽在殘酷的現實下,為了自己最珍愛的孩子努力爭取一條生路的奮鬥過程。透過不同視角的切換,作者讓我們得以理解瑪歌的各種抉擇原因,也賦予女主角定義自己人生的機會。
經典文學的重新書寫已非頭一遭,但《美國小說》原著作者波西佛‧艾佛瑞特這次透過黑奴吉姆的雙眼,再訪馬可吐溫的《頑童歷險記》,並賦予主角新的名字:詹姆斯。故事開端和原著相同:哈克逃離父親的魔掌、詹姆斯為避免被販賣而出走,兩人在傑克森島上相遇。但是詹姆斯很清楚這兩件事的同時發生,這樣的推斷並非偶然,而是因為他小心地藏起識字能力。就看詹姆斯如何用盡機智與膽量,靠著無比堅決的意志帶著自己和家人奔向自由。
你身邊的孩子,有網路成癮、習慣和他人比較、注意力總是不集中的狀況嗎?如果你也曾想過「一代不如一代」、「年輕人越來越脆弱」,讀完這部作品,你恐怕很難再直接給出這類評價。本書直指近年兒少心理健康惡化的問題,探究網路、智慧型手機、社群媒體的普及,是如何改造童年型態,衍伸出嚴重的心理健康危機。而這個危機是沒有盡頭的──除非我們願意共同正視問題、積極行動。
電影設定集如導讀一般,帶你看到荒野小島的春夏秋冬,帶你感受角色經歷的失去與成長,帶領我們再次欣賞動畫師手繪的細節筆觸,感受如繪畫般的插畫風格。從AI、科技、自然蔓延到愛的主題,電影不僅反映我們被科技包圍的生活,也讓我們在混沌的世界中重新思考保有一顆良善與熱情的心,世界會變得不一樣。如果想了解動畫電影的幕後製作,喜愛機器人電影,這本是你今年的必收珍藏。
以精采的奇幻世界觀為背景,帶讀者踏上找回迷失自我的旅程。作者以精巧的圖像加上以日本神話為背景的神明及妖怪,為這趟冒險增添獨特魅力,吸引讀者一探充滿想像力的迷人世界。面對成長路上的重重關卡,就算前方是再可怕的敵人,只要相信自己,重新召喚深藏內心的勇氣,就能發揮意想不到的力量。
本書以怪獸象徵孩子為自己築起的心牆,當其他孩子因害怕或困惑而選擇不理他時,卻有另一位小男孩主動釋出善意,巧妙以畫畫鼓勵主角。兩人一起接力完成圖畫,不只是溫暖的友情邀請,也是接納和認同。溫暖的文字結合色彩迷人的圖畫,帶入藝術治療的概念,巧妙化解孩子的恐懼,勇敢跨出洞穴,走入色彩繽紛的美好世界。
本書請到劍橋大學各領域頂尖專家認真回答各種看似不尋常、卻蘊藏豐富知識的問題,好比:為什麼手指這麼適合拿來挖鼻孔?人醒著的時候為什麼不會打呼?涵蓋各門學科的專家使出渾身解數,為好奇孩子解答心中的疑問。本書由獲獎無數的巴西插畫家Guilherme Karsten繪製內頁,以繽紛、充滿趣味的圖像,搭配千奇百怪的問題,讓孩子大開眼界,以不同的視角觀察世界。
本書由牛津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們共同編寫,全面涵蓋從科學原理到應用層面的AI知識,剖析其潛在的機會與風險。透過有趣的機關設計,孩子可以在遊戲中探索AI的奧秘。依照孩子感興趣的主題分為不同章節,介紹AI驚人的各個面向,例如:電腦的智慧能否超越人類?機器人可以幫忙購物嗎?所有與AI相關的多元、有趣且實用的知識,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
透過稀有歷史文物「紅票」現身拍賣會做為起源,深入梳理康熙時代,利用傳教士進行的國際交流、科技革新、立約談判,以及宮廷鬥爭。曾經清朝也是與國際高度接軌的時代,日後卻與世界漸行漸遠,甚至走向閉關鎖國,必須面對列強戰爭及瓜分的窘迫。再看看傳教士們曾經光芒萬丈、身居高位、備受禮遇,最後也不得不放棄既有成就回歸故土,或者不知所蹤,兩者遭遇如同鏡像一般呈現對比。歷史,總是重複上演著相同的故事。
帶動「打工文學」風潮的作者胡安焉,這次他回頭張望曾經走過的人生,以冷靜卻後勁強烈的文字,還原那些平淡日子中,真實發生的驚心動魄,以及促使他走上寫作之路的緣由。他的敘事有著獨特氣味,讓人感受到他與生活的彼此拉扯與互相傷害,卻也隱含著仍願意為了生活投注相當程度的心力,以期開出花來的念想,更投射出在高度內卷的社會氛圍下,那種想奮力一搏,卻動彈不得的哀傷。
地點:一間斑駁、空蕩、破舊的地下室;人手:兩名;時限:六個月;目標:有八萬本藏書的圖書館。這座不網紅卻很實在的圖書館,從西安隨處可見的古蹟中,掙扎找尋鑽出頭來的縫隙,試圖在這縫隙中開出花朵。圖書館永遠免費、向大眾無限開放,是最公平的提供知識之處,但從無到有的建設過程,也如同獲得知識的過程般,毫不容易、荊棘遍地,但成果確實斐然。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然後呢?本書透過追蹤兩千名「小鎮做題家」們,努力拼搏登入大學窄門後的生活、心態、想法等轉變。曾經,讀書考試做題目是他們生活最重要的事,成為令人稱羨的大學生後,這唯一的立足點卻消解無存,當學業和生活都無法依靠,他們成了不由自主的浮萍,必須重新開始做另一份更困難的題:重塑人生藍圖、定錨社會認同、找出自己想要成為誰。對應著現下對岸高漲的青年失業率,知識,只怕已難讓人肯定地說出,是向上流動的唯一方式。
曾幾何時,「美」從純然稱讚的正面詞彙,轉變為一種評價手段,好像不去追求它,我們就不夠完整,為了減少缺憾,購買是最快的手段,但仍不及世間眼光與步伐轉變速度,至此「美」成為牢籠,讓人難以逃脫。抽離消費、擺脫標籤、拒絕凝視與批判,還「美」一個公道,還給自我與身心健康一個公道。
面對獨裁者強權崛起,該求和還是充實戰備,甚至不惜開戰?這是難以捉摸的希特勒、一心求和的張伯倫和堅持備戰的邱吉爾,共同譜寫的歷史故事。多次求和讓步,為的是避免重蹈覆轍,但最終卻仍將英國推向戰場。這是一場失敗博奕的紀錄,梳理了誤判情勢、戰爭恐懼、掮客穿梭、黨爭與政治角力等因素交織出的時代圖景。綏靖與備戰均非過惡,但看清對手真面目才是選擇策略與致勝的絕對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