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不過是一場即興演出,用行為心理學揭開深層心智的迷思

尼克.查特

79折$ 331
如果冰山不是好的比喻,那麼即興演出是否更貼切?
因為在 podcast, Machine Learning Street Talk 聽到介紹《The Language Game》很有趣,所以找了作者的書來讀,目前有中文版的就這一本。

作者提到大腦是透過隱喻來理解事物。但讓我比較困惑的是他挑選了「平」這個隱喻(英文書名,The Mind Is Flat),來與「深」對比。但在書中又使用了許多深度學習神經網路的意象,而這類的神經網路重點就是「深」,只不過夾在輸入與輸出之間的「深度」,是隱藏的,不可打開的黑盒子。所以一開始有些困惑,作者要說的「平」是什麼?要反對的「深」又是什麼?

到了第十章,意識的分野,講得比較清楚,作者要反對的「深」是以冰山比喻人的思考與意識。在冰山比喻中,水面上與水面下的東西是一樣材料、一樣組成。水面下的東西是穩定的,是可以探究的,是可以讓它浮出來的。作者提出相反的觀點,認為意識之下並無什麼穩定的東西。我們只知道意識的輸出,不知道過程。

這樣的說法頗能回應目前大型語言模型(LLM)的表現,把對話當成文字接龍,就像即興演出。但要留意的是,如果提出新的隱喻,同樣要注意適用、不適用的情況。例如需要釐清,大腦與 LLM 不同之處(例如 LLM 能否創造新的隱喻?),以及大腦什麼時候不像即興演出?

作者把「注意力」當成意識的核心,認為注意力一次只能處理一件事,而且此核心機制位於皮質下結構(例如視丘),而不是皮質。不過作者較少觸及這個理論的來龍去脈,以及與其他理論的對照。譬如說,如何判斷動物的意識(因為動物也有注意力,也有皮質下結構)?

而「注意力」與「意識」的關係究竟是什麼?看似高度相關,但也有待釐清。例如作者強調,開車滑手機的危險,那麼我們可以提問,開車聽廣播為什麼就不危險?是因為聽廣播佔用的注意力比較少嗎?

注意力似乎更像一種 top-down 的行為,與此相對,即興演出是否更像 bottom-up 的行為呢?作者並未做出這種區分。但凝神與遊神應該是不同狀態吧?即使知覺經驗都與模式辨認有關,但也有時發散有時收斂,前者例如隱喻、自由聯想,後者例如推論、找到意義。

如果把思考當成即興演出,產出的結果也許跟 LLM 的結果相似,難以區分。但思考還有另一個層面,抓住自己的 'guts feeling',困於心衡於慮,徵於色發於聲,有時需要的注意力多過即興力。這樣產出的結果不會是 LLM 的四平八穩的結果。 

我覺得作者一直強調思考過程是黑盒子,是不可知的,這個結論跳得太快。從古老的修行開始,人類一直嘗試更瞭解這個黑盒子,讓光照進去。並不需要相信黑盒子裡面有什麼東西,只要有縫隙讓光照得進去即可。我同意作者的問題意識,介在「有」與「無」之間找到持平的看待意識的方式,既不是全有也不是全無,既不是假定冰山下「有」什麼東西,也不是陷入虛無主義。然而持平的觀點往往是最難找的,持平的心智就是 "flat mind" 嗎?

這本書幾年前出版過,我讀的是圖書館裡的舊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