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眾人的意念所構成的 讀完「神偷天下」之後
手塚治虫在他的短篇及作品「神秘洞」中有這樣一篇故事
在假想的國度中發生戰爭, A國的飛行員架著戰機出任務去攻擊B國, 但是他的飛機遭擊傷最後迫降在一個荒地, 但是他國內的長官不知他的實際狀況, 只知道他的飛機被擊傷而且也沒有返航了, 認定他是殉職了, 而且很鷹勇的把受傷的飛機撞向敵方的陣營, 於是提升的A國國內的士氣, 他成了國家的英雄, 教科書裏描述著他的英勇事跡, 學童的音樂課裏歌誦著他...
但是有一天他回來了, 活著回來了...
這一回來驚動了基地裡的長官, 他的長官不願意面對他還活著的事實, 不願意搓破他的國家英雄的神話, 於是逼著他要依照A國人心中所認定的方式去殉職, 成為真正的英雄... 落實這個A國人普遍所認為的情境...
佛教裡常說共業, 也不只是佛教, 很多宗教或哲學上認為我們所認知的這個世界其實就是我們的集體意念所建構的, 因此我們可以透過我們的正面的意念來架構一個圓滿和諧的人生與世界...手塚所說的當然是一個荒執的故事,但世界或許真就如此, 看北韓那般的情景, 或者是大家在網路裡所建構的世界, 不也是如此...
拉拉雜雜的扯一堆, 原因也是因為剛剛練完功, 一口氣讀完了鄭丰的第三套武俠小說「神偷天下」, 也難怪出版商以「女版金庸」來稱呼他, 當然故事性算是不錯, 但是以金庸作為榜樣, 自然也就跳脫不出金庸的框架了, 鄭丰的三部武俠小說「天觀雙俠」「靈劍」到剛出版的「神偷天下」, 他也試圖著要將故事裡的人事物前後連貫起來, 有意思的是他是故事愈寫年代愈往回推...我剛拿到「神偷天下」時第一個念頭便是在想鄭丰該不會又把故事中的人跟前面的串起來吧, 果然他做到了, 雖然對故事沒有很顯著的前因後過, 但是透過這樣的連結他把他建構的時代架構活跳跳的構築在讀者面前, 久了讀著對這個時代(明代)的認識會產生質變一般, 就如同現在真有人認為是郭靖幫著南宋打蒙古人一般, 鄭丰也逐漸在跟大家建構另一個世界
但是鄭丰也沒擺脫金庸的世界這個框架... 金庸不愧是大師, 他把整個中國的武俠世界構築得密不通風, 少林武當峨嵋也會漫遊到其他人的武俠世界, 除了少林武當之外,看大陸最近幾個被武俠小說點名的門派竟也真的大推特推他們的獨門武藝了,整個真實環境正努力的構建出大家心目中的武林中國,畢竟這是有賣點的...
還有鄭丰也真的沒跳出金庸的框架, 誰說丐幫的幫主真的得拿跟青竹竿當打狗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