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經濟學:從Spotify看善用破壞性創新轉型的八大原則 (電子書)

威爾.佩奇

356
數位轉型的關鍵:換一條新藤蔓
「第一個遭受衝擊,又第一個復原(first to suffer, first to recover)」,以此描寫音樂產業在數位浪潮中,先是首當其衝,CD銷量下降,盜版串流平台崛起,音樂產業花了十年對抗潮流、打擊盜版,但效果很有限,然後是 Spotify 順勢而起,引爆串流平台的商機,音樂產業轉型成功,經濟規模遠大於前,成為其他內容產業的稱羨的對象。

與其他平台比較起來,Spotify 被報導的頻率似乎偏低。但若仔細思考其中的技術、商業模式,則有很多待發掘的地方。作者身為 Spotify 的前首席經濟學家,揭露了一小塊 Spotify 的思考方式,雖然不是讀者預期中的全面檢視,但也觸及令人回味的觀點。

作者本身的口才也很好,除了主持自己的 podcast 之外,也接受許多訪談,我最喜歡的一段是他接受 “The InPublishing Podcast” 訪談,將音樂產業與出版業做了比較。例如,
(1) 傳統的商業模式需要層層中介者,而平台、網路的商業模式,則建立在更直接的連接之上。扮演中介者、守門人角色的份量會越來越輕。
(2) 傳統的商業模式建立護城河,讓使用者在商品與商品之間轉換時有摩擦力,但科技的浪潮是消弭這些摩擦力,甚至說品牌不再重要,例如在 Spotify 自動串流中,歌手、專輯等等都已不再重要,全部打散在同一個池子裡。
(3) 在數位平台上,使用者如何取用(consume)內容(如文章、歌曲),都有精細的量測,是重要的決策數據。
(4) 客製化產品的能力將越來越重要。作者舉的例子是商品銷售從「一對多」到「一對一」,並以 Spotify 的精選歌單為例。我覺得這部份似乎點到為止,但應該談得更多一些。
(5) 在注意力稀缺的時代,提升注意力的效率越來越重要。(作者是要說 podcast 大有可為)

閱讀此書的同時,Spotify已在部分區域提供有聲書服務,不知道這會帶給出版業怎樣的改變,至少目前還沒看到將書拆分到更小單元的做法,也沒有看到盜版書的影子市場。倒是,說書的 podcast 變多了、作家上節目的次數變多了,而從事知識輸出的業餘愛好者也增加了。當資訊落差變小,網路的結構也將改變。

書中提到「二零一九年數位貨架上有六千萬首不重複歌曲,僅有四千萬首至少串流了一次」,這個數字很有趣。這是在討論平台、網路商業模式中的長尾現象,也是與傳統供需型的商業模式最不同的地方。長尾似乎具有雙重性格,一方面它似乎沒有直接貢獻營收效益,但另一方面,若是把長尾都砍掉,卻可能造成真正的損失(或網路效應的崩解),所以長尾的去留是一門藝術。當一門生意的經濟規模縮減的時候,它會從長尾的尾部砍起,然而若因此導致網路效應崩解,則可能由網路商業模式倒退回傳統供需型的商業模式,會由多樣化的商品變為單一化(例如只賣暢銷書?)。

作者沒有進一步討論的是,除了砍掉長尾,是否有其他選項?例如以不同的長尾替換掉不合宜的長尾?音樂產業畢竟不同於文字產業,音樂產業的長尾也不同於文字產業的長尾。長尾的去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