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雪紅槍扎沉夜,灰瓦獨坐觀雲奔
劇透警告
讀著讀著,忍不住會想起禮祀胡同曲折的巷道,書中提到修腳踏車的吳宗憲有印象,新疆烤肉怎麼不記得?
我似乎都是在深夜抵達夜奔北京的,暗巷深處、紅燈紅門配上電磁門鎖,位於一個奇怪的拐角,外觀看起來不大,卻莫名有種氣勢。
印象中後來有次上房揭瓦,就不知道聽誰說:這裡也曾是某親王的府邸,只是後來拆成了好幾塊,也就難怪能雜揉隱密安全、又氣派體面。
黃老師的文字和人也都帶一點這樣巧妙的雜揉,最沒有距離地開玩笑、講迷因,書中也偶而可見溫柔的譏諷和恰到好處的網路用語,但又讓人佩服他博覽群書群人,時不時會有獨到的觀點和充滿意境的遠景或特寫。就像我們認識他的人,都會尊敬他練功入骨、勇敢踏上各種旅途、真誠大氣地照顧家人、朋友、員工、學生們,但有時候也會受不了他「一拍腦門」即知即行又很固執的個性。
書好好看,可惜副標題有點容易讓大家誤會——這裡面有寫一些武術家,但更多的是來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員工、金魚、狗寶貝、事件和情感。
有些章節偷偷藏不住習武多年所產生的「身體哲學」,但絕不是外顯的,而是描述一個狀態、旁人的反應、形成了一種細微的觀察。
該結束在這,但我還想寫回自己,因為在閱讀時想起了那個在北京某個雪夜動了殺人念頭的自己。
那晚,我還是回到了客棧,拿起放在院子裡的槍,一下一下地扎,沒有發出什麼聲音。
老師卻忽然從玻璃大廳出來,似乎是睡到一半包著棉襖,看了看我,看了看我的動作,什麼都沒說,只是看著。
他就是這樣,不想說的故事他不問,但觀察到或聽到的故事他都記得清清楚楚(也不排除有虛構誇大的部分,但那只讓這些紀錄有了更多剪接的魅力)
就像班雅明說的:「觀者總會不由自主地尋找一點兒微光、偶然和巧合,以及此時此地的當下。」
閱讀的當下升起的猜測、想念(好想念歐巴馬,他都把我畫畫的紙咬走),也都構成了新的體驗,使得夜奔的故事也繼續發生,總能夠敲碗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