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的力量
■ 提要
家長們期望孩子在全球競爭中生存,成為有影響力且能自信應對困難的人。然而,實現這些目標的方式常被誤解:
✔︎ 錯誤認知一:成功是一條狹窄的路
家長擔心孩子若走錯一步,未來便前途無望,認為成功取決於不斷與他人競爭,而資源有限,無法承擔任何風險。
✔︎ 錯誤認知二:優異學業成績是唯一出路
家長誤以為若孩子進不了名校,未來就會淪落平庸。這種非黑即白的思維使許多孩子過度焦慮或放棄努力。
✔︎ 錯誤認知三:多施壓就能成功
為了讓孩子獲得更多機會,家長拼命塞滿課程和作業,以為逼迫孩子更努力,就能帶來成功。
✔︎ 錯誤認知四:過度保護是必須的
家長認為當今世界更為危險,必須時刻監控孩子,以避免他們犯錯或受傷。
■ 心得
從上述的錯誤迷思應該不難看出虎媽和直升機家長的影子,讓孩子過早的承受有毒壓力和陷入不能失敗的定向思維,不僅抹殺了創造力,也會導致失去自主性(sense of autonomy)和韌性/恢復力。
孩子如果沒有適度的掌控感,會感到無能為力、不知所措,會變得消極或無奈。
如果被剝奪了「做出重大選擇」的機會,也會焦慮、暴怒,或出現自我毀滅、毒品酒精成癮等行為。如此一來,就算家長提供再多的資源和機會,孩子依然無法成長茁壯。少了掌管感,無論家庭出身背景為何,孩子心裡內在的混亂都會為他們帶來傷害。
我們不可能完全控制自己的孩子。家長的角色是教導孩子獨立思考和行動,讓他們擁有足夠的判斷力,除了在學校有良好的表現,更能在人生有成就。
真正成熟的家長應該像顧問般,逐步引導,適當的支持,他們就會自行找出做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