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公告:2025年博客來清明假期各項服務說明詳情

微儀式:小事帶來不可思議的改變

張在烈

79折$ 284
用微儀式,一點一點累積生活所需的能量
❝人生會因為非常小的事情而崩潰,但也會因為非常小的事情而改變。❞

你有發現,你正在過著失速的生活嗎?在讀過《人生4千個禮拜》、《過勞崇拜》等書之後,好像有越來越多的書在提醒我們應該要慢下腳步、找回屬於自己的節奏。我覺得這本書的概念也稍微有一點類似。

在近十年的諮詢工作中,作者深深覺得我們身處在一個「像跑步機一樣的時代」,因為怕落後所以不敢休息,但耗盡精力卻也只勉強維持在原地,直到自己消耗殆盡、不得不退出眼前的這條跑道。作者依據他自己的經驗,開始嘗試在生活中進行「微儀式」,透過這些看似不起眼、非常細微的儀式,提醒我們應該要適時停下來、調整呼吸、妥善「配速」,讓生活盡量能夠保持在一個穩定、平衡的狀態。

▌豐盈的心,需要一點一點累積

有很多人無法理解,為什麼會有人因為一點小事就絕望、崩潰?但之所以會因為小事而崩潰,是因為早在崩潰之前,就已經累積了無數的失敗與挫折,最後的那「一點小事」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但反過來說,我們也可以因為瑣碎的小事、小確幸的累積,而讓自己更有信心和餘裕去面對生活裡的挑戰。

書中泰京的故事讓我印象很深刻。作者從自己的經驗中,相信「每天堅持做點什麼」這件事本身就能夠帶來力量。所以當面對因數度落榜所以把自己關在房間的泰京,作者鼓勵他找一件事來做,什麼都可以,但是要堅持做一百天。於是泰京每天就在手機app裡畫一條線。在過了大概十週後,那一條線旁邊開始多了不同的小插畫,一條線變成了一幅畫。

❝只是畫一條線又怎樣呢?這是你在人生中,再次下定決心並堅持完成的事。就像當初的一條線成了蘋果,後來又變成了蘋果樹。你想實現的東西也會一點點、一點點地擴大範圍,這樣就可以了。❞

▌過勞不只是過度勞動,而是生活的失衡

我們常常會覺得之所以會過勞,一定是做了太多的事,但就算沒有過度勞動,也很有可能會過勞、身心崩潰。而原因之一,就是能量不斷消耗,但卻無法好好補償。

我很喜歡作者舉的例子,如果工作每天消耗你60%的能量,但你從工作中獲得的補償(比方說金錢、成就感,或是否有意義等),以及生活裡休息或瑣事所獲得的充電加總,只能獲得55%的補償,那你每天都會有5%的能量是流失後補不回來的。每天累積下來,就只會越來越疲憊。而要避免失衡,就是要想辦法在日常生活中適時地給自己補償的機會。

▌比起「暫時性恢復」,「經常性恢復」更重要!

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樣,如果有機會、有時間,就會想要給自己放個長假,然後去旅遊,或是攤在家裡努力補覺,一天睡上十五個小時(?)。但你有沒有覺得,外出旅遊要安排交通食宿,還要確認路線行程,仔細想想,最後好像也沒有休息到多少。所以作者覺得,我們應該要在生活中製造一些微儀式,來讓自己可以經常充電。

微儀式的微,是要用顯微鏡才能看到的微,所以任何細小、瑣碎的事情都可以。比方說,喝一杯茶、聽一段音樂、給自己一句稱讚、給自己摸摸頭。我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說在IG上給貼文點讚也算是一種微儀式。重點是你每天都能空出幾分鐘的時間來做,藉此提醒自己暫停,然後也藉此多照顧自己一些。

▌暫停,是為了要讓自己停留在當下

生活步調快,影響的就是我們常常會對許多還未發生的事情感到不安、焦慮。也因為焦慮,所以我們會不斷思考各種可能,希望能預先設想、預先準備。而這些微儀式的目的,也是讓我們能夠從這些想法中暫時抽離,然後重新感受當下,覺察並關照此時此刻的自己,我覺得重點是重新和自己的感受、情緒連結。

當下的自己是什麼感受,有什麼想法,哪些是自己想做的事情,哪些是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每天都多理解自己一點,你就能越來越認識自己、越知道自己喜歡的、想要的是什麼。

▌寫在最後

這本書裡面有提到一些我以前沒有想過的觀點,不過我覺得內容對我來說偏簡單。但文字淺白這點,可能反而很適合已經累到快死掉、提不起力氣咀嚼文字,但又想要為自己找到方法撐住的人 (什麼比喻😂)

我自己覺得我這篇寫的比較像是概念的分享,具體要如何將微儀式安排到生活裡、如何練習、如何實踐,還是推薦可以翻翻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