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鴉與猛獁
某日看到時報出版的貼文,單純因為喜歡封面的設計就帶回家的書《 烏鴉與猛獁 》 ,沒想到很對我的味,ㄧ翻開就停不下來⋯ 趙鴻祐的文字沒有距離感但卻對情感有深刻又特別的描述,喜歡他在前幾頁對「社畜」的形容:
/⋯成爲大家戲稱的「社畜」。這個詞很有趣,尤其是「畜」。人將自己比喻成馴養的動物,是遭到凌遲的畜牲,且相信有ㄧ天會被宰來吃。 /
這本書雖然有蠻多奇幻的氛圍與懸疑的元素,但選擇的場景卻都是我們所熟悉的日常,或許是因為少了距離感,感到熟悉之餘也覺得好看。
/
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的思緒不斷飄回到自己的過去。趙鴻祐的文字,看似平淡,卻能直擊人心,讓我不自覺地聯想到自己的經歷。
/ 我這麼討厭回我媽老家,有ㄧ些原因。我覺得人ㄧ多,山就不再是山,只是換一個地方,把城市給搬上去。/
/ 除夕、初一、初二,每天都只是複製著昨天。我顧著吃,顧著笑,顧著假笑打招呼。/
前日跟朋友聚會才在討論著要不要回老家的話題。 ㄧ直以來跟原生家庭的疏離,結了婚以後也不喜歡各種年節,但很奇妙的是原生家庭帶給我的回憶卻怎麼樣都割捨不掉也忘不了。
裡面有一段阿罵殺雞,我看到的時候不小心笑了出來,因為我也看過雞這樣在我眼前流了很多血😆 每年回老家那ㄧ桌油膩膩的菜,還有少不了的放鞭炮! ( ps: 我是被鞭炮嚇到的那個)
讀到補習和用功讀書的片段,也讓我回想起自己的學生時代。那段日子雖然已經離我很遠,但趙鴻祐的文字像是無形的召喚,輕輕喚醒了塵封已久的回憶。這種感覺很奇妙,仿佛與過去重新建立了某種連結,儘管記憶久遠,卻並不讓人感到沉重或不快。
我想,這也是這本書吸引我的原因吧?它能夠讓讀者產生共鳴,讓我們在看似陌生的情節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情感出口。
-
/ 所有的不幸,也許始於人禍,也可能肇因於大自然的無情⋯ 車禍、詐欺犯、風災⋯/
唯一讓我覺得有些可惜的,是這本書的簡介。書背上的介紹過於沉重,讀起來像是在強調某種苦難或嚴肅的主題。雖然故事本身確實涉及一些嚴肅的議題,但實際閱讀過程卻並非那樣壓抑,反而充滿了愉悅與思考。與其在簡介過多闡述或引導,不如讓讀者自行進入故事的世界,無預設地體驗,這樣的閱讀感受或許會更加自由與暢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