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倉效應:為什麼分工反而造成個人失去競爭力、企業崩壞、政府無能、經濟失控?

吉蓮.邰蒂

9折$ 378
所述內容廣泛存在;但概念層級不深且敘述極端耗字。
書評:穀倉效應:為什麼分工反而造成個人失去競爭力、企業崩壞、政府無能、經濟失控?
The Silo Effect: The Peril of Expertise and the Promise of Breaking Down Barriers

整體評價: ★★★✫☆
所述內容廣泛存在;但概念層級不深且敘述極端耗字。
----------------------------------------------
通用程度: ★★★★✫(於各界均廣泛存在)
實用價值: ★★★✫☆(但知道是一回事、能作什麼是另一回事)
內容深度: ★★★☆☆
敘事密度: ★★★☆☆
論述易讀: ★★★★☆
翻譯排版: ★★★★☆
----------------------------------------------

【內容】
「穀倉效應」一詞因語言與文化之故台灣很少用。台灣很少看到那種造型的穀倉,故較難連想到那個形象意念;但於美國商管在1990年代後就不是太生的字(Silo Thinking, Silo Mentality)。

原本Silo這詞的美國穀倉形象,是工業化耕種的「高圓柱型金屬穀倉」。Silo可泛指立起來的高圓柱型倉體。如彈道飛彈的地下發射坑也會用這詞,但中文裏這種Silo通常譯為「井」。

【Silo穀倉特性】
● 獨棟式:如外型,一個一個穀倉間是彼此隔離,連牆壁也不共用不直接接觸。
● 隔絕性:與外隔絕性比表面外型更高,主因「防鼠防蟲防霉」等需求,進行封孔管理。

Silo管理會很接近倉管(實質就是倉庫):我只管我這個部門倉庫裏面的事,外面發生的事都與我無關。我不管你們其他部門、你們其他部門也不要來煩我讓我工作難作。

【穀倉效應意義】狹意為指稱:不與其他部門分享資訊。但與以下詞語觀念都密切連動。
●本位主義:含部門的、以及個人的(部門行為為個人行為集合體、尤其是部門長)。
●關連詞語:本位主義、以管窺天、井底之蛙、以鄰為豁、各自為政等等。
●績效設定:有問題的績效目標(KPI等)、會導致有問題的行為。只要對我個人或部門好、省力、甚或可增加自己獎金的行為,就算對公司整體有害也沒關係。
●衍生心態:除
「狹義的不關心」,反正不關我事之外、也可能來自
「積極的,績效操作或妨害其他部門出頭」、或
「消極的,掩蓋資訊求職位保障、並防止被抓到弊端或失職」等等。


【主要問題】
只為自己個人或部門好這種行為通常都會擴散。你不給別人資訊、之後別人也不想給你資訊。

最後整個組織內部損耗、內部衝突變大,疲於內耗與內部阻力,對外競爭力降低。事業有祖產的話靠吃祖產(大鍋飯),祖產耗光就會衰退,可能要想辦法再起爐灶。


至於過度分工會造成個人失去競爭力則很直觀。從泰勒生產線分工(之效能衡量設定)後就很明顯。如果幾十年都只在同樣產線鎖同類螺絲,不觀察長進進修,那就不會有什麼競爭力。


本書篆寫方式:以案例式書寫。故書寫密度不會太高。但因主題之故本來就不會有具確定成效的各公司各等級職位都可用的方法,只能挑成功案例來說明與說服/驅動讀者。只是就算考量了這些,內文敘述在講故事型的書中,也算是非常的Wordy太多無用敘事。實質內容很淡。

BTW:作者著書內容經常強調「…需由人類學家的觀點或作法才能怎樣怎樣」的心態,其實也是一種Silo穀倉心態:只有人類學有怎樣怎樣作有效踏實的研究分析分類,考慮不同觀點與狀況與可能性,認為其他學科都不能或是都沒有作?


【實用價值】
「穀倉效應」這概念本身已經很久,故所述算實際。觀念不難理解,商業上普遍存在只是各處程度不一。只是自己待的公司這現象算不算「嚴重」、算不算「異常」,要換過公司有比較才會知道。但多數人不會換過太多公司。

另外:知道有這現象是一回事,能不能「修掉」公司內這現象又是另一回事。一般非常困難,只能從小地方:個人、小組、部門等開始,期待帶起一些良性轉變或互動。

除非已經作到部門長以上開始。但就算是企業二代接班,可能也面臨「老臣派」要處理的問題。派系或站邊也是一種不在組織表上的Silo,其內會有共通的歸屬感及利益與權力的連帶、聯合的行動或是不合作(本書有說明這種非公司組織非明文的「分類意識型」認同或穀倉歸屬)。

部份組織可能還存在目的就是要讓「集團內其他人」看不懂該部門或該組織運作狀況的工作;集團內對應或上級組織/監察要另配人試圖拆掉或分析回復原提出單位所作的隱敝工作。

正向作法,就是:合作、資訊共有、綜效…,一直到大數據等。原於各處散置的資訊資料情報知識等,可以共通起來看或是互相合作。


【翻譯與排版】
翻譯:良好。
排版:原文書 2015/9/1 出版,繁中版 2016/2/3 出版。譯本速度當時算很快(一年內)。

另外中文版下的副標嚴重不佳:「為什麼分工反而造成個人失去競爭力、企業崩壞、政府無能、經濟失控」?沒有分工大家都是通才的話,一開始的狀況就會顯著的更不好。


----------------------------------------------
補註1:書評為對書評比解析、提論延伸等;不是內容摘選、不是讀書心得、非代替買書用。
補註2:深度密度評比,為相對於:從書名系列推斷,預想目標讀者程度為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