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心經

9折$ 324
5 /5
3位讀者評分
5
67%
4
33%
3
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3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22/03/06
心經是廣為普遍流傳的佛教經文,內文中的「色即是空」雖然被世人曲解原義,卻已成為華文世界勸世用語。原本想翻閱「達賴喇嘛談心經」,沒料到讀到一半深感此書佛學用語甚多又沒附註,只好轉向先讀這本「圖解心經」,期望打好根基後再回頭重讀該書。

做為回答人生的意義、如何追求幸福的人生這個大問哉,哲學和宗教採用了全然不同的途徑來解答。相較哲學強調用理性思考與邏輯推論,宗教則是訴諸心靈體悟和信仰。心經全稱是「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共260個字,是由「大乘佛教」的思想精煉濃縮而成。貫穿全文的核心思維是從「不存在恆久不變的事物(色即是空,諸法空相)」的觀點勸告世人「放棄對自我的執著(我執)」才能獲得心靈上的平靜(涅槃)。心經中最容易被誤會的詞彙是「色」與「空」,在閱讀時不能用日常的語意來理解。在正確的釋義中,「色」是指構成物理世界的萬事萬物。「空」則較複雜,是指所有的事物無法獨立存在,都是擁有前因而塑成的結果(因緣和合)。進一步闡釋,此刻你我認知的有形、無形事物,是已發生的「過去」排列組合後如巧合般產生的「現在」,它們都不會絕對、超然地永久存在。

心經雖然出自於大乘佛法,卻在內文中超然地否定世上存在永久不變的真理(包括佛法本身)。從佛陀最初提的「苦集滅道(人生生來是苦,應該追求離苦得樂的作法)」、構成人類知覺思考的生物機能「色受想行識(五蘊)」、講述世間生命輪迴的「十二因緣」等種種說法,都是歷經不同條件下孵化而生。除了不要執著自我外(我空),也不該執著於任何觀念、觀點(法空),才能體悟真正的不執著(究竟涅槃)。

或許有人質疑上述心經的觀點,如同極致的虛無主義,如果人人都追求這樣的人生觀,人類社會又如何進步與發展?這就區分出「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的差別了。小乘佛教講究自渡(自我救贖),大乘佛教講自渡外更重視渡人(救贖眾生)。對修行大乘佛教的佛教徒來說,追求的是讓更多人體悟、領會「不執著」的佛教觀,促使每個人都能獲得幸福的人生。而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人生的幸福感一定得建立在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得到滿足之後,因此要救贖眾生的心靈前,得先讓眾生獲得完善地飲食、醫療等生理需求,這也是為何各大佛教機構都會從事慈善事業的潛因之一。

如果無限拉長時間軸,太陽終究會轉化成黑洞,而太陽系終將不復存在。到那天世間上所有的一切,包含歷史、文化、科學定理都將化為宇宙中的塵埃,心經的說法其實還蠻合乎邏輯的。另外,令人意外的是,佛教的空性觀(諸法皆空),是否定有超然的存在,簡單說就是無神論,和其它宗教有本質上的不同。
展開
user-img
5.0
|
2012/10/10
這本書擺\在書架上許\久,最近夜深睡不著時,終於拿起來看了。XD
只能說: 驚 為 天 人 ! 不管是排版或內容,都是一流的!
書裡光是心經版本的翻譯就好幾種,還可以對照版本的不同。
關於心經,在還沒讀這本書前,總是很快速的一口氣念完,卻搞不懂有些內容的含意。本書卻一行一行仔細的帶你領略最初佛講道的深刻意涵。
原來\"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摩訶般若波羅密多.\"真的是咒語!
強烈推薦看這本書時可以搭配聽梅艷芳唱的《心經》版本(粵語)或齊豫唱的《心經》版本^^



展開
user-img
4.0
|
2009/10/02
本書精實的告訴讀者,心經於佛教內對\"空\"的觀念。以圖解的方式,深度的解析出心經文言文中個別的涵義,並提及到佛教歷史初步概念。
是非常適合誦唸過心經想要進一步了解心經涵義的人閱\讀。
以作者本身佛教界的知識背景加上作者於電腦科技方面的技術,更令本書內容萬分精深。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