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意義來:從集中營說到存在主義

79折$ 189
5 /5
12位讀者評分
5
67%
4
33%
3
0%
2
0%
1
0%

精選書評

全部書評 | 共12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24/11/11
給五顆星,純粹是因為分數最高只有五顆。
本書在心理治療、存在主義、人性反思的地位,應該已經崇高到無需書評加以推薦。甚至該說,我能夠撰寫這篇推薦,反而是我的榮幸——能看到這樣一部凝練了如此深沉、豐沛的人生經驗之作。
本書帶給我們許多重要的觀念,並對我帶來深深的影響:「人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被剝奪,唯獨人性最後的自由——即在任何境遇中選擇一己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剝奪。」
這一句話,完美道出了作者的思想深度,他回答了何謂自由的問題。而這個自由,是我們「選擇面對處境的心態」。縱然環境再逼迫,不論研究怎麼說「某某因子」會決定我們人格。但作者都以自身的經歷,嚴正駁斥了這種消極的說法。而若是由其他人來說,或許沒什麼力量,但由一個走過比地獄更幽深的奧斯威辛集中營的作者來說,他話語的力量讓人完全無法反駁,甚至連為自己那點小事辯駁的想法都會讓人感到羞愧。
在我們生命中,可能常常會遇到不好的上司、父母、環境,甚至是我們自己的才能。而這些確實極大的影響了我們的發展,但作者讓我們知道我們可以不用受制於這些外在因素。這雖然理論上我們清楚,但我們的言行卻時常透露著我們被外界宰制。包括:我們不快樂是因為主管很爛、成績差是因為老師不會教…但我們要清楚,縱然外界的影響會在,但我們仍然可以「自行決定外界的刺激對自身的影響程度」以及我們要「如何回應外界的刺激」。我們可以自行決定,要憤怒回擊、要怨天尤人、要放任結果的發生,還是要積極主動,針對我們能改變的事物努力?
而要獲得積極主動的力量,就是要擁有「意義」。當生命擁有崇高意義——或許是為了遠大的願景,或許是為了我們的摯愛——我們就有力量去克服挑戰、去迎戰自身的軟弱。因此,我們應當時常反思自己的人生、與周圍的人建立連結,不要只將注意力放在不可改變的還境,而是要更加注重我們內在的聲音,去追尋使我們內在和諧、充滿力量的「使命」。
展開
user-img
4.0
|
2024/08/11
** 參透“為何”,才能迎接“任何”!**

再次翻閱這本集中營體驗的經典名著,讓我又回到軍旅生活中記憶最深刻的入伍訓和突擊訓...

每天最痛苦的時刻不是承受體能磨練、挨罵的時候,而是一早醒來面對遙遙無期囚禁與未知痛苦的無意義感。部分弟兄們在這樣的壓力下,仍然能以幽默感排解煩悶與壓力。我也在如此充滿瑣碎無奈的環境中,學會了:人可以無視周遭環境的壓迫與剝奪,潛入自身內在豐富的精神世界裡自在逍遙...

與佛洛伊德、阿德勒、榮格不同,弗蘭克關注的是一個人的生命意義與自我超越。若是他自身沒有集中營囚禁的經驗,述說起這些理論來又會是多麼無力呀!

書中說人類生命意義的價值在三個地方可以體現:
1.創造:工作與成就
2.經驗:愛與感受
3.態度:生存挫折的痛苦與超越
在面對痛苦的態度上,意義治療比正向心理學還要更有創意!一味地尋求快樂,快樂反而會離你越來越遠。反之,人們在創造意義的同時,便可將自身承受的痛苦轉化成甘美...

✍️人類的生命無論處在任何情況下,仍都有其意義。

✍️人類的救贖,是經由愛而成為愛。

✍️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他可以自我超越。

✍️內在精神豐富的人,能夠無視周遭的恐怖,潛入幽深而無罣礙的內在生活之中。

✍️一個人內在價值的自覺,原應健基於較高尚、精神層次之事物,因此不可能為集中營生活所動搖。然而不要說俘虜,即便是享有自由之身的芸芸眾生之中,又有多少人真正擁有這樣的自覺?

✍️人有能力保留他的精神自由及心智獨立,即便身心處於恐怖如斯的壓力下。

✍️沒有痛苦和死亡,人的生命就無法完整。

✍️人就這麼奇特,他必須瞻望永恆,才能夠活下去。

✍️真正重要的,不是我們對人生有何指望;而是生命對我們有何指望。

✍️作為一個人,最重要的關懷是實現意義與價值,而不僅是為了滿足本能、適應社會而已。

✍️人是一種能夠負責的受造物,他必須實現他潛在的生命意義。
展開
user-img
5.0
|
2024/04/18
想看這本書的原因是因為兩岸關係緊張,未來有天發生戰爭時,我們將可能被殘酷的對待,想從這本書裡面找到戰爭時活下去的勇氣以及堅持下去的動力。
當然現在不會發生像那納粹大屠殺的殘酷場景,當時隨時被送去毒氣室、媒炭室可讓人瞬間生命消失,而幾乎每天吃不飽的生活,還得拼命工作,更是讓人喪失動力。當我看到他們為每天一塊麵包而細心規劃如何吃它,因為那是一天唯一的糧食不能囫圇吞棗,如何維持生存的能量變成一大考驗。
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有人直接躺平、有人爭扎求生;有人堅持維持自己的善良、有人放大自己的邪惡,所以我們還是可以選擇如何回應環境的挑戰。
當我們可以找出絕境中存活的意義,可能是為家人愛人、鍛鍊心志、接受人生是苦的本質等等,找出核心動力,未來不管遇到什麼樣的環境,都提醒自己永不放棄。
展開
user-img
4.0
|
2024/03/05
本書作者Victor Frankl是一位奧地利猶太裔的心理學家及精神科醫生,在活著走出集中營後,他整理出自身經歷與體悟,以及原先就在構思的「意義治療法」,寫出了這本書。

✨選擇面對苦難,是一個人的終極自由✨

一般人所理解的自由,小至選擇午餐吃什麼,大至決定職涯發展、是否生小孩等。其實這些都只是「初級的自由」,因為在某些情況下,這些選擇可能隨時被奪走。

而無論命運如何發展、情勢如何變化,你仍能擁有一種自由─「選擇用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這一切」的自由,這就是身而為人的「終極自由」。

作者在集中營內,見到即使瘦骨如柴,卻仍把一塊麵包分給生病同伴的人;或是即使生活在地獄之中,仍努力鼓舞其他囚犯,勸大家不要放棄希望的人。這些人不隨著本能反應,而是自己選擇面對這一切的態度,賦予了苦難最偉大的意義,他們也從這一刻起,獲得真正的自由。

註:這本書其實不是很好讀,文字部分讓我想到大學時期選修哲學課的感覺😆 且舉的例子多圍繞在集中營內的故事,不是我們日常生活會有共鳴的事。

完整心得:公務員女子的閱讀筆記
展開
user-img
5.0
|
2024/02/15
面對人生苦痛,有些人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曾聽過一個說法 : 自殺的人因為無計可施,因此"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而這對他而言也是一種選擇。
看完這本書,不僅想身為一個集中營俘虜,是沒有任何選擇權的,一切只能聽從命運的安排....是進煤氣室、或是歷經苦工折磨而活下來,你不會知道,而是命運的安排。
書中的前半部描寫了集中營生活,讀起來深深覺得人性光怪陸離,在這困頓時刻,人拼命想活下去,各種情緒隔離及冷漠阻隔的現象發生...就算是屍體趟在旁邊也無動於衷。

身而為人到底追求的是什麼?很值得一讀。
展開
user-img
4.5
|
2023/01/17
劇透警告
📘 簡談—《活出意義來》

📡 書籍類別:集中營/傳記/存在主義/意義治療法

-

✏️ 我的心得:
「每個人的生命經歷不會重複,機遇也不會相同,每個人都是獨特的。」
「因此,你不該問『我的生命意義是什麼?』」
「而是『我的生命在詢問我什麼?』、『我能在這個必定面對一堆痛苦的世界,創造什麼意義?』」

由於我在閱讀上本《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時,對「存在主義治療」很感興趣,因此購買了代表人物Frankl的這本暢銷書。

本書薄、作者Frankl的文筆乾淨流暢,並帶了些黑色幽默,以「集中營真實經歷」與「意義治療法說明」作為兩大章節。

閱讀完,我對作者的處世哲學,以及對「生死與意義」的獨到見解十分敬佩。

此外,作者對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不斷提出異議,超級直白的風格總是讓我驚訝地笑出聲🤣

最後,本書在博客來的書籍類別為「天主教」,擔心本書傳教成分占太多的人倒不用擔心,僅偶爾些許帶過而已。

-

📒 我學到···

1. 對於分析「現在的行為成因」:
Freud從「過去的幼年經歷」出發。
Frankl則從「個人信念」出發。(甚至可以改變成因,選擇新行為)。

2. 「人最終都會死,那活著時做了什麼,又有什麼意義?」
但這句話可反過來想:
「若你現在即將死亡了,回想自己的一生,是能夠安心滿足的嗎?」

3. 為自己所擔憂、焦慮,恐懼的事賦予「能安撫心靈的意義」;
或是拋開嚴肅的心情,試著以「諷刺幽默」的態度面對,將會使一身輕。

4. 認識了「矛盾取向法」:
⑴ 害怕一件事發生→真的會實現。
⑵ 強迫自己做某件事→反而不會實現。
例如:上台時告訴自己不要緊張,結果狂發抖;告訴自己絕對要睡著,結果失眠。

因此,以失眠舉例,可反向操作成:告訴自己「絕對要清醒」→結果更容易睡著。

-

頁數:175(扣除註釋為161)
(本書使用了許多冷門詞彙,例如皈依、秉性,穹蒼等,較難全然理解所有內容,國文不好的我,會有些影響閱讀體驗🤣)
展開
user-img
5.0
|
2023/01/12
劇透警告
如果你對這些問題感到好奇:
人為何而活?
自由是什麼?
人是什麼?
這本書能帶來許多啟發。

書中引用的尼采名言「一個人如果知道為何而活,幾乎就能承受任何痛苦」,
可說是貫穿全書的主軸。

關於「為何而活」,常見的兩大看法是:
1. 追求快樂
2. 自我實現(盡可能發揮自身潛力、用自己的人生去創造出某個成果)」
但作者指出,倘若這些看法就是人生的全部意義,
那麼人一旦進了集中營,人生便再無任何意義,
因為基本生活條件、尊嚴、自由都遭剝奪,
隨時可能死亡,對未來也難抱希望
(雖然最後納粹德國的確戰敗了,但當時在集中營裡根本未可知)
因此,作者經過沉思、觀察與實踐,提出了其他的可能性。

此外,在集中營這樣高度惡劣的環境之下,
作者認為,每個人都還是保有最後的自由,
也就是選擇「如何面對這樣的情境」。

這點我覺得很有意思,甚至有些跟「信仰」、「宗教」相似之處:
說到底就是,你選擇相信什麼?

以前看到「碰到難過與傷痛,你也可以選擇開心、樂觀地面對」,
總會有些質疑,難道只是為了不難過而不難過嗎?
這是不是一種自我安慰、自我催眠?

現在則覺得,這是在體現「掌握自己人生的意志」:
自己扛起責任,決定如何面對生活,
而不是全然受制於外在環境與別人。

例如,有人罵你,你不必然要生氣或難過,
因為在這中間是有選擇的空間的。
倘若沒有選擇空間,那就像是任由自己被操控,
別人做了A這件事,你就產生B反應。

總之,這本書很值得一讀,
看完之後,會讓我想進一步閱讀作者的其他著作。
展開
user-img
4.0
|
2022/10/27
存在主義的大師運用他在集中營的痛苦經驗,轉化為心理治療、生命哲學的體悟,很值得細細品味弗蘭克的轉變與經驗,也感謝他在艱苦的環境中,還能發展出影響後世的心理學派。
展開
user-img
5.0
|
2021/10/04
本書花了很多篇幅在描述作者在集中營的經歷,後半部就是在說他的意義治療。很值得一看的書!只計前面在集中營的經歷就很精彩,描述作者如何在集中營中堅持下去,連家人的生死都不清楚的情況下,為何沒冇「自殺」。以及從中更可知道更多在營中的生道之道,也會令人反思在這樣的環境下,還可否保有道德。
展開
user-img
5.0
|
2021/09/30
劇透警告
有位重度憂鬱的老醫生來找作者弗蘭克,經歷了摯愛的妻子過世,兩年他遲遲無法克服沮喪。作者問他:如果是您先過世,那會是怎樣的情形呢?
老醫生驚覺這對他的愛妻會是非常可怕的的狀況。作者繼續說道:「現在她免除了這個痛苦,那是因為您,才使她免除的。」這位老先生不發一語緊緊地握著作者的手,然後平靜地離開診所。(P138-139)
.
作者弗蘭克,從敬業醫生、新婚丈夫及孝順兒子,
如此甜蜜的身分,一夕之間,成為了納粹欺辱的畜牲。
三年集中營的折磨,眼見身旁的難友一個一個死去,
他發現,找到生存的意義,會決定一個人能不能撐下去。
作者將俘虜的精神狀態劃分成三個階段。
.
#第一階段進入集中營:#被剝奪一切。
所有原先以為「沒有他/她/它活不下去」的堅持,立刻受到衝擊。
部分的俘虜,因為"精神上"撐不過這階段而出現「末世臉」--意思是失去活下去動力的人的臉孔--而通常出現末世臉的人,很快地會因為沒辦法再榨取任何勞力,而被送進煤氣間。(P38)
唯獨"精神上"撐過這個階段的人,則可以活下去。
.
#第二階段一再目睹慘狀:#感覺鈍化。
「當時,我正在該茅舍的另一邊,緊靠著唯一的小窗口;以冰冷的雙手捧著一碗熱湯,貪婪地啜著。無意間,我往窗外一望,恰好看到才榪移到那兒的死屍,正以呆滯的眼神死盯著我。兩個鐘頭前,我還跟死者說過話哩!然而此刻,我繼續啜我的熱湯。」P41
.
在不把人當人看的過度高壓、過度勞力環境下,感覺鈍化是腦袋要讓自己生存下去的方法。作者也是在這個階段,發現過往在較優渥環境生活的俘虜,雖體格較柔弱,過往培養的#知性卻是生存下去的關鍵。甚至,集中營裡的痛苦,一一驗證了以前讀到的名言,並且更深更深的體會。
反倒較粗壯的俘虜反而不一定能撐過去。(P56)
.
#第三階段重獲自由後:#道德畸型。
「他也許搭上了電車,興沖沖回到他多年朝思暮想的家園。他按了門鈴,一如他在千萬次的夢裡所渴望做的一樣。結果,卻發現該來應門的那人已經不在,而且永遠不在了。」P117
.
突如其來的自由使俘虜從被壓迫者,成為壓迫者。這和我們以往聽到的霸凌者往往曾經也被霸凌過的心理狀態是一樣的。最經典的例子還是書中踩踏麥子的例子(P115-116)。但出獄後的心情轉變這段實在太精采,又太多值得細思,這段我會用美句和大家分享。
.
「一旦看透了痛苦的奧秘,
我們就不願再以忽視、幻想,或矯情的樂觀態度,
來減輕或緩和集中營內種種折磨所帶來的痛苦,
反而把痛苦看作是值得承擔的負荷。」P101
.
在體驗過人間地獄之後,他認為,活著的意義每個人都不同,沒有辦法告訴對方他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就算是精神學家的作者也只能幫病患找到他"可能在意"的事,而只有自己能決定自己的意義為何。在這本書的代序(P13)的第一句話寫出了關鍵:「他(作者)經常問遭逢劇痛的病人:『你為什麼不自殺?』病人的答案,通常可以為他提供治療(找到意義)的線索。」
.
展開
user-img
5.0
|
2021/05/04
這本書雖然很薄但是裡面充滿作者智慧的結晶,可和“抉擇”(也是納粹集中營倖存者)一起觀看,更有心靈轉變寫實感。
展開
user-img
4.0
|
2020/01/05
劇透警告
尼采曾說:「參透“為何”,才能迎接“任何”」(He who has a "why" to live for can bear almost any "how".)這句話在這本書內,出現了至少三次,或許就是意義治療法最好的註解。
弗蘭克是一位醫生,他是如何撐過那種每件事都是為了叫囚犯失去自主權的集中營生活?弗蘭克說,個人的信念很重要,雖然集中營剝奪了絕大部分的自由,但我們還剩下人最後的一件自由:在既定的境遇中採取個人態度的能力(p.15)。這種不可剝奪的精神自由,使得生命充滿意義且有其目的(p.89)。他也根據他在集中營的經驗,提出一個概念,信心喪失與全然放棄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p.97)。
經歷集中營的心情,有三個階段的變化,第一個階段是剛接觸的“震驚”;第二階段就會進入“冷漠”,而這也是自我防護之必須;第三階段就是重獲自由的心理。他也大膽的舉出,這世界上並沒有什麼東西能幫助人在最壞的情況下還能活下去,除非人體認到他的生命有一意義(p.129)。而一個人求意義的意志也能遭受挫折,此即意義治療學所稱謂的“存在的挫折”(p.126)。弗蘭克認為,人的尋求意義與價值可能會引起內在的緊張而非內在的平衡,然而這樣的緊張為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心理條件(p.129)。我覺得意義治療並不否認或貶低“心理失衡”的狀態,反而給予它正面的意義,在不斷失衡與恢復的過程,反而能給予人更大的精神力量。也因此意義治療的重點並不是放在回顧與內省,而是把焦點放在病人將來要完成的工作與意義上。弗蘭克也說,人真正最需要的並非不緊張,而是為了某一值得的目標而奮鬥掙扎(p.130)。意義治療法企圖使病人深深了解他的責任,因此必須讓他自由抉擇為了什麼,對什麼人或什麼事負責,...這就是為什麼意義治療家中,是最少把價值判斷塞給病人的。(p.135)
我覺得意義治療法很有趣,它以正面的角度去看待“痛苦”這兩個字。弗蘭克認為發現生命的意義有三種方式:1.藉著創造、工作;2.藉著體認價值;還有藉著受苦(p.137)。並且也說,有意義的犧牲就不成為痛苦(p.139),算是呼應我們最一開頭尼采說的話,當你知道你想過的生活,你就能忍受任何生活。人類的存在,本質上要自我超越(slfe-transcendence),而非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p.136)。
這本書拓展了我的視野,當我們看待世界的角度改變,這世界也會跟著改變,我很開心我多了一種看待世界的方法,雖然這本書薄薄的,但卻讓我有了不少收穫。不過看完這本書還是讓我有些許疑惑,這本書談論存在主義,而存在主義內討論宗教嗎?我以為存在主義是不討論神的,但是這本書雖然作者沒有明說,但不時間露出宗教信仰的影子。這對存在主義來說,是正常的嗎?即便如此,還是可以說這本是不錯的書。裡面提到一些輔導技巧也還不錯,也是可以參考的。整理的不是很好,還是自己看看這本書吧,一定會得到比我更多的收穫和感受的。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