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語言
English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相關網站
回首頁
售票網
企業採購
福利平台
海外專館
:::會員服務|快速功能
會員登入
黃金會員
前往會員專區
我的電子書櫃
訂單查詢
瀏覽記錄
下次再買
可訂購時通知
本月獨享
可用E-Coupon
0
張
可用單品折價券
0
張
可用購物金
0
元
可用 OPENPOINT
0
點
登出
訂單查詢
購物車(
0
)
電子書櫃
繁體
展開廣告
關閉廣告
HOT
文創聖誕市集
臺灣漫遊錄
暖心飲品大賞
能量飾品4折
:::網站搜尋
全部
全部
圖書
電子書
有聲書
訂閱
影音
美妝
保健
服飾
鞋包配件
美食
家居生活
餐廚生活
設計文具
無印良品
星巴克
3C
家電
日用
休閒生活
婦幼生活
電子票證
寵物生活
票券
玲廊滿藝
故宮精品
雜誌
售票
海外專館
快速到貨
禮物卡
必讀暢銷榜
天天爆殺
今日66折
每日簽到
禮物卡
現領折價券
全站分類
電子書
兒童館
旅遊戶外
家居日用
美妝個清
健康運動
品牌旗艦
旗艦品牌
中文書
.
簡體
.
外文
電子書
.
有聲
.
訂閱
雜誌
.
日文書
CD
.
DVD
.
黑膠
線上藝廊
文具
.
動漫
日用品
.
婦幼玩具
彩妝
.
保養
.
洗沐
鞋包
.
黃金
.
服飾
3C
.
手機
.
電玩
家電
.
視聽
美食
.
生鮮
.
保健
寵物
.
家居
.
餐廚
運動
.
戶外
.
旅用
禮券
.
票證
.
票券
博客來
讀者書評
曙光中的機器人 的所有評鑑
取消
送出
取消
送出
確認
瀏覽次數(22)
分享至Line
分享至FB
複製連結
4.5
曙光中的機器人
中文書
文學小說
艾西莫夫
貓頭鷹
|
2009/07/17
9
折$
359
放入購物車
4.5
/5
5位讀者評分
5
80%
4
20%
3
0%
2
0%
1
0%
立即評分
全部書評
|
共5則書評
評鑑星等
(可複選)
全部
5星
4星
3星
2星
1星
評鑑日期
全部
最近一個月
最近三個月
最近半年
最近一年
最近三年
三年以前
前往
第 1 頁
rein
Lv.7
追蹤書評人
5.0
|
2010/04/27
艾西莫夫從來就不是我的第一選擇,不論是基地、機器人系列都幾番嘗試而不得其門而入,最後只能黯然離開他的虛構世界,一轉身就是十幾年,這一切直到偶然拾起<裸陽>一書,而有改觀,<鋼穴>、機器人全集到<曙光中的機器人>這本,一本一本的看下來,竟越來越喜歡到無法自拔的地步
曙光這本雖然是在<裸陽>發表後,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沉澱的新作,但仍保有前兩作的特色,更從之前的殺人事件演進為殺機事件,貝萊必須面對同樣險峻的挑戰,他必須透視人類的心理及人性,更配合機器人三大法則的限制,推理爬梳出事件的真相,中間的反覆辨證雖然人物簡單,情節也不複雜,但因為描寫細膩,文字也生動,所以讀來興味十足
這套機器人系列對我來說,與其說是科幻小說,還更應該說是架空推理小說,超合我的讀書口味,想要體會不同風情的推理小說迷,非常推薦閱\讀這套精采的好書,進入機器人世界
等等,帝國我來了.....
展開
木頭
Lv.3
追蹤書評人
5.0
|
2009/10/26
《曙光中的機器人》愛的真諦不只領受也要付出
《曙光中的機器人》是艾西莫夫大師《機器人系列》中的第三集,雖然是一本科幻推理小說,但真正闡述的是人類在宇宙拓荒史中,重新尋找失落的~愛的真諦。
地球上,便衣刑警 以利亞.貝萊 又有新任務了。
經過前兩次外圍世界的借將辦案事件(太空城的《鋼穴》與索拉利星球的《裸陽》),使得 貝萊 成為全世界(這時的世界已包含地球及外圍星系)家喻戶曉的人物。
這一次,竟然是奧羅拉星球的人形機器人被殺害(殺死?..被終結運作)。
(老天,是 丹尼爾 嗎?! 我的背脊都涼了。)
貝萊的反應與我相同,(蠢話!),
我相信,喜愛艾西莫夫大師的讀者,都會對這個永生的人形機器人印象深刻。
還好不是 丹尼爾,害我直冒冷汗。
在這裏,我就不討論故事內容,因為看 貝萊 在異鄉尋找案情的真象,自有其樂趣。這一集仍然保留了大師的一貫風格,最後看似已經推理得到一個大家都滿意的答案,但故事不到最後一頁,連 貝萊 都不知道真象。
大師的機器人系列中,最生動的人物就是這兩位搭檔:貝萊 與人形機器人 機‧丹尼爾‧奧立瓦(R. Daneel Olivaw,R是Robot的縮寫)。在前兩集中,丹尼爾 在與 貝萊 的對話中,隱約可以看出,隱含在 丹尼爾 冷靜的外表與理性的內在之下,有一種若有似無的個性。
這一集,當 貝萊 在太空船中與 丹尼爾 重逢,貝萊 的激動自不在話下,而 丹尼爾 竟然也有忽現的一抹微笑,而且與 貝萊 重逢,也讓 丹尼爾 產生一種『恰當的反應』- 快樂。
這一集故事設定是在宇宙移民計畫的萌芽階段,看過大師《基地》系列的讀友,應該知道,幾百萬年之後,經歷了宇宙大帝國的興衰,當帝國敗亡,基地概念即將興起之際,丹尼爾 還會再度為導正世界再度現身。到時候的他就真的是更加令人難辨真偽。
我是先看了《基地》系列,才看機器人系列,所以對於這早期的 丹尼爾,就覺得愈加的親切。然後,整個故事就這樣前後兜攏在一起了。原來他在這百萬年之間,以人類的僕人之姿,不斷的在為人類的福址奮鬥,真可謂無怨無悔,連眉頭都沒有皺一下。只可惜,他在這一集中的戲份不多。
這一集雖然年代順序是在宇宙拓荒之初,但卻是大師晚年的作品,算起來,應該是一座橋樑,把大師的作品做更完整的連結。而百萬年後,當宇宙大帝國衰敗之際,謝頓博士所發明的概念【心理史學】也在此時己經萌芽,這也將是建立基地時所依持的理論。這一切資訊的連結,令整體架構益加的完整。不可思議的,在我心中幾乎有一種圓滿的感覺。
由於,故事本身是一個原創的架空結構,所以必須對於環境人文做許\多說明,而大師厲害的地方在於,他把這些說明都導入於故事的情節與對話中,使得閱\讀更加的順暢容易。由於探案的貝萊來自科技保守與環境封閉的地球,他也必須重新了解這個星球的一切,於是帶領我們一起探索這個陌生的星球。
機器人系列這三集故事(還有第四集)可以看成基地架構的一小塊,也可以當成獨立的小故事來看。不過如果當成小故事看的話,會覺得有些事交待的太瑣碎,但它卻是整體架構的一個環節,一個演進過程。
本集主要是描述地球上的人類,在向宇宙拓展的開始之初,人類對於機器人科技的發展,在依賴與恐懼兩方面,呈現極端的衝突,因而發生暴動。導致想要高度發展與利用機器人的第一批人類,就來到奧羅拉星球,之後又開拓了包含索拉利等星球。而留在地球的人類,是極度反對與懼怕機器人的。這三個星球上的居民,最後發展出各異的人文與生活方式。
太空族(Spacers,移民外星的人類)視地球人為細菌與病原的帶原者,對於地球人愈來愈厭惡,不淮地球人離開地球進入外圍世界。
當人類要向宇宙拓展的時候,到底要由誰擔任先鋒,才能造就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環境呢?
刻苦耐勞不怕惡劣環境,而且冷靜理性,卻無欲無求、無愛無恨的機器人大隊?
生活安逸、富裕,卻沒有企圖心也不懂得愛的太空族?
還是,生活在擁擠城市,期望開發更大的空間讓自己與家人居住的地球人?
雖然三個星球各有不同的樣貌,卻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為了急欲掙脫某種束縛,竟連人類最基本的特質都一併捨棄,結果反而造成人性的扭曲與極度的壓抑。地球人放棄大自然,只能躲在鋼罩保護之下生活。而太空族捨棄與人的接觸,於是得不到愛,也忘記怎麼去愛。
機器人既理性又有十足十的耐心,不會生氣也不會鬧脾氣,但是,卻缺少了人類直覺式的反應與跳躍式的思考能力,而人性中最可貴的特點:愛人的能力與想要被愛的渴望,也是付之闕如。長期與機器人生活在一起,人類的個性與社會人文,會有什麼樣的演化。人類長期依賴機器人,從機器人身上得到無微不至的照顧,卻忘記了如何去愛,因為機器人只有付出卻不懂得感受。
看完這本書,我更加的肯定,人類的無厘頭與變化莫測,而且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其實是一種很可愛的特性。
而,愛的真諦是什麼?除了接受別人的愛以外,還要懂得付出,有了付出,心中才會真正的飽和,也會產生更大的愛。
展開
白袍蛙
Lv.3
追蹤書評人
4.0
|
2009/07/24
如果不是已經讀完了這本書,光是看書名「曙光中的機器人」( The Robots of Dawn) ,『嗯嗯,這是科學叢書吧?咦,是小說啊, 那是科幻類的吧?嗯哼,不是我的菜~』 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會是這樣的第一印象。事實上, 它的確是科幻小說,不過這只是他的外皮而已。 如果有機會把他看完,會發現比起科幻,除了推理之外, 有著更多讓人不得不用僅有的腦力去思考的似是而非的問題。
外圍世界奧羅拉有「人」被殺了!不過, 他是一位具有俊美外表的人形機器人;然而唯一擁有犯案能力的嫌疑犯,卻是製造出死者的頂尖機器人學專家。
殺人事件,永遠是推理小說最好的開場(即使非推理小說也是)。 雖然這次的殺人事件受害者並不是人,而是機器人, 暗中強調了比殺一個真人更難啊。這個機器人被殺的原因, 並不是結構遭到破壞,而是利用某種邏輯上的矛盾, 造成他的腦子停擺\(有點像是人類的崩潰?)。 對於擁有高度發展人工智慧的機器人而言,要做到這種事, 除了發明他的人知道可能弱點所在之外, 就只有機率低於千萬分之一的偶發故障了。然而,發明他的法斯托夫 博士堅稱雖然只有他有辦法,卻否認殺害他親手製作的機器人。 那麼,兇手到底是?背後又隱藏了什麼樣的動機?以機器人學三大法則為核心,不只是只有緊湊的推理過程,也帶出了更令人玩味的、 對於生命與人、機器人的友情、還有愛情與性的不同解讀。
機器人學三大法則
一、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袖手旁觀坐視人類受到傷害。
二、除非違背第一法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
三、在不違背第一及第二法則的情況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
- <機器人學手冊>第五十六版 公元二0五八年
這本書,其實是艾西莫夫機器人三部曲的第三部, 也就是我錯過了之前的「鋼穴」和「裸陽」。幸好, 故事情節並沒有因沒讀過前兩部而有連接不上的斷層。 即使頭一次接觸他的作品,也讓我深深地陷在情節中,不可自拔。 艾西莫夫巧妙的利用了這三大法則之間可能會有的矛盾來大作推理, 每遇到緊要關頭,都讓我得再次回過頭來瞧瞧這三大法則, 細細審視情節其中是否有所關連或是抵觸。
什麼是人?怎樣才叫生命?
具有人形外表就是嗎?擁有人類情感才算嗎? 那麼本書中的人形機器人已然可稱之為人了。甚而, 在另一個機器人大師阿瑪帝洛博士的「遠景」裡, 在未來的太空拓展計畫,人形機器人甚至能繁衍下一代機器人, 經由和人類相像的性交、懷孕、生子的方式。聽起來很不可思議, 但不可否認的,若干年後的世界,也許\真是如此,甚至會出現電影「 終結者」的情節,機器視人類為毒瘤( 其實現在對地球來說已經是了),全面趕盡殺絕。
那,他們(人形機器人)就是生命體嗎?
機器人的情感
每次當地球警官貝萊不經意把他的人形機器人伙伴丹尼爾當作人時, 腦子裡都會浮現出「這應該是他程式設定的結果吧?」。 當貝萊擁抱丹尼爾,而丹尼爾也輕輕回抱時,他就閃過了「 如果機器人拒絕人類的擁抱,就會可能會讓人類尷尬或失望, 因此會違背了第一法則:『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因為, 尷尬或失望的情緒對「脆弱」的人類來說,也是傷害的一種啊。 也因此,老是看到精明如斯的貝萊, 陷入在這想相信又不敢相信的邏輯混亂中,煞是有趣。
然而,當有一天,你我身旁出現的這樣的機器人時, 他會是你的朋友嗎?
關於愛情和性
艾西莫夫在這部小說裡,設定了三種情境。一夫一妻制的地球、 視性為敝屣,能不要就不要的索拉利星、 和把性當成社交活動一種的奧羅拉。對於地球這種制度的描述, 他寫到了某一段很令人玩味的一段話,在貝萊和夢中情人(可能是) 有過關係之後出現的,「允許\互相欺騙, 卻不能公開也不要讓對方知道(或假裝誰也不知道)」,讚吧! 本書唯一女主角嘉蒂雅原是索拉利人,後來搬到奧羅拉居住。 索拉利對於性的避諱,奧羅拉雖然開放但又「制式化」的性, 都無法讓她體驗到真正的愉悅,即使是後來發現的「某種方法」( 不能說,不然書就別賣了),也只是擁有了一半而已, 直到和貝萊的結合。這不禁讓我想到,越是禁忌的愛,越能夠……… ?希望是我的錯誤解讀囉(笑)
以上提到的,只是艾西莫夫寫到的一小部分,更多耐人尋味的話語,隱藏在這部小說字裡行間。我得承認,除了一方面試著推理之外,還得騰出一部份腦子來思索艾氏試圖表達的弦外之音,的確讓人難以入眠,也因此拖了許\久才完成這篇(咦?很明顯的藉口)。而最讓人沒想到的是,原來一切都是………啊!直到最後,才發現自己在忙著思考的時候,錯過了那些細微的線索呢!不過,話說回來,如果這樣就那麼容易被看出來了,那也不用賣了吧。
科學爆炸的同時,停下來讀本像這樣的小說,也許\才能讓我們不會忘了我們身為「人」的特質。
展開
OP
Lv.3
追蹤書評人
5.0
|
2009/07/20
人身難得
艾希莫夫這位推廣科學的科幻小說大師,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看過電影的<變人>,以及聽說修改很多的<機械公敵>.很慚愧\地,這是我第一次閱\讀他的作品.炫麗的科技不是這部小說的主軸,這部小說讀來,有那麼一點佛家的味道,而且還帶有一絲絲悲涼的氣息.
故事的年代,是發生在人類已經結束星際探險時代後的兩三百年.當時的人類,已經在地球附近的幾十光年宇宙中,建立了幾十個所謂「外圍世界」的星際殖民地.人類分成住在外圍世界的太空族,以及還住在地球的地球人.太空族又健康又長壽,愛和平、討厭紛爭.倒是地球人反而是受歧視的對象,地球人短命、身上充滿細菌.不過卻有外圍世界之一的奧羅拉星人,機器人學大師法斯托夫博士,認為人類應該要繼續星際探險,而且要由地球人做先鋒.這樣的主張,讓整個外圍世界輿論為之嘩然.反對者主張要由人形機器人先行,才不會造成人類的白白犧牲.等機器人把環境調整到適合人類居住之後,再由人類前往.雙方各有支持者,意見僵持不下.在這時候,奧羅拉星發生了一件人形機器人「謀殺」案,說是謀殺,倒也不是拿什麼武器對機器人的正子腦撞擊,而是利用機器人三大法則,讓正子腦發生「卡機」,永遠沉睡在反覆的正子脈衝之中.唯一可能犯案的是創造者法斯托夫博士,他認為只有他有能力造成正子腦「卡機」,但他同時也否認犯案.因為他是地球人開拓宇宙的主要支持者,原本的機器人損毀案,就變成政治案件.他找上地球人刑警貝萊,希望透過他的調查,替自己澄清,也讓地球不被外圍世界「關」起來.過程是貝萊訪談所有相關人事,結局當然是貝萊找到「真凶」.
表面上是個跨星際的偵探小說,在我看來,主題有兩個:人類的「愛」與身為人類(或說地球人)的價值.
對於機器人三大法則的設立與矛盾,討論的文章已經很多,這裡就不錦上添花或畫蛇添足了.
科學的愛、愛的科學
前者作者想像了三個世界:幾乎孤獨存在的索拉利星人、對性開放的奧羅拉人、還有理論上是一夫一妻的地球人.作者比較了三個地方的愛情婚姻與性,以索拉利人如何學習愛,而給了「愛」一個新的說明.關於愛的科學,為了不破壞大家的閱\讀興致,我給大家一個提示:兩個向量.
身為人的價值
我比較想講的是後者:太空族的壽名都在三四百年上下,而地球人還是跟現在一樣,活到七八十歲就是人瑞了.而且太空族的科技發達,可以造出人形機器人,太空科技也遠超過地球.宇宙探勘可能要耗上幾百年的尋找,幾千年的環境改造.那為什麼要短命的地球人擔任宇宙開發的先鋒呢?
在佛家的六道世界裡,天界的人可以活好幾百幾千年,也有所謂天人五通等五種超能力,像是他心通、天眼通、宿命通等等;阿修羅甚至餓鬼道眾生,都各有法力,壽命也比人類長.可是只有短命的人可以成佛.這是什麼道理呢?因為人的壽命短,可以在短短七八十年從什麼都不會的嬰兒,變成有知識智慧的成年,然後變老,將知識經驗交給下一代.相對於其他眾生,人類還飽受七情六慾的折磨,可是會有不少人克服這些,進而超越這些.這是六道裡面,所謂人身難得.脆弱的人類,竟然是唯一可以成佛的眾生.這是身為人的價值.
法斯托夫博士主張由地球人擔任先鋒,其理由是很類似的.地球人比科技進步和平文明的太空族適合,也比不老不死可以在惡劣環境下正常工作的機器人適合.因為地球人的種種看起來是缺點的特質,在需要應變學習的冒險活動中,卻變成了優勢.只有學習快速的地球人能應付未知的環境,不能自動學習的機器人不能,安逸習慣的太空族也無法應付.環境快速變化,演化也要加速,演化要快,世代就不能太長壽,遺傳上也要有點隨機的成分,才更有機會出現適應環境的後代.這是身為地球人的價值.
情感是演化的動力
在那個圍繞著長壽進步的太空族,還有不老不死的機器人世界裡,人類要如何自處?人形機器人丹尼爾跟地球人刑警貝萊因為搭檔辦案,變成好朋友.話雖如此,貝萊要面對自己的衰老以及毫無老化的丹尼爾呢?丹尼爾又怎麼看著他的朋友慢慢老去? 如果科技發達到可以讓機器人俱有情感,也許\還會把機器人設計成沒有情感.太多的生離死別,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得了的,這或許\感情豐富的地球人無法長壽的原因.不死的吸血鬼、吃了人魚肉的半人魚也只好變得冷漠沒感情,為了不傷害自己,要學著冷眼旁觀.這個類比可以對照我們跟寵物,雖然我們跟小狗小貓們沒有語言可溝通,型體上也差很多.但壽命的對比卻很類似--他們比我們短命多了.對牠們而言,我們好像不老不死似的.豢養可愛的寵物,主人一定放很多感情,結果注定就要淚\流滿面,因為你會看著牠們從小到大,然後衰老、死去.
也許\地球人適合擔任開發先鋒是因為我們有豐富的情感,而這是機器人或太空族所缺乏的.這是地球人適合擔任開拓者的原因,也可能是人類之所以能演化變成智慧生物的主因吧!
原文載於
http://op-reading.blogspot.com/2009/07/blog-post.html#links
展開
顏玲
Lv.7
追蹤書評人
5.0
|
2009/07/05
首先感謝貓頭鷹出版社的試讀,沒讓我因為主觀而錯過這樣的好書,否則當真會以為科幻不是我的菜──因為吃膩了。高中時熱愛倪匡的科幻小說,有一段時間甚至愛上「麥田圈」、「X檔案」,甚至也被衛斯理洗腦,認為佛陀、耶穌、老子都是地球上的外星人。前幾年又大量閱\讀有關「宇宙法則105條」、新時代思想、神秘學和外星世界與其他次元的關連書籍。
翻開本書,真正的立意是討論人性〈肉體的地球人和合成的機器人〉,不是外星生物或不可思議的幻相;再者沒看過作者艾西莫夫前二本大作《鋼穴》、《裸陽》的我,也能欣賞「機器人學三大法則」的邏輯興味,足見作者艾西莫夫(Isaac Asimov, 1920-1992)的用心。
記得在電影《變人》中,發現了一個純愛之後的延伸問題──性,這本書無疑也試著用極多篇幅解釋這類禁忌的探討,人類之所以自許\為萬物之靈,是因為我們除了思考,還有情緒、及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人類和機器人可以“通婚”嗎?如果性愛沒有感情的基礎,那揭發肉體的慾念之後,不但變成了一種取悅的模式,同樣也造就了所謂「繁衍定義」的失焦──生物學〈遺傳〉和科學〈製造〉產生了衝突。
人類的心一方面是敏感而脆弱,另一方面卻是堅定又勇敢,尤其在科幻小說中我竟看到一句為之動容的文字:「當你活過了好幾百年,就會有無數的時間,來失去無數的東西。」因此人類要感謝自己的壽命不長。
若說宇宙的進化是一種優生學,人類終究不是低等的單細胞生物,我們終其一生只用了大腦的3%~4%,其餘97%左右都還在潛意識的未開發區,而書中所謂宇宙的外圍世界,無非是地球的另一進化鏈,因此,如果痛苦或快樂可以量化,以便將之編入程式而邏輯量產,試問,我們是否就自認有能力像上天一樣造人?如果人類天生的缺陷果真是上蒼失手的錯誤,那麼機器人的短路是否也意味著任何事物都不能夠十全十美!
在許\多科幻故事裡,都隱藏了極大的矛盾心結,就是人類一方面渴望像上帝一般,創造出可以替代的電子人類,一方面卻又極度害怕被電子機械所取代。又假設我們對科技的愛恨恐懼,充其量不過是宇宙無窮無盡中的一種杞人憂天,我想待有朝一日,未來的阿姆斯壯也能到別的星球畫出屬於人類的麥田圈時,再緊張也不遲。
展開
共
1
頁
前往
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