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語言
English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相關網站
回首頁
售票網
企業採購
福利平台
海外專館
:::會員服務|快速功能
會員登入
黃金會員
前往會員專區
我的電子書櫃
訂單查詢
瀏覽記錄
下次再買
可訂購時通知
本月獨享
可用E-Coupon
0
張
可用單品折價券
0
張
可用購物金
0
元
可用 OPENPOINT
0
點
登出
訂單查詢
購物車(
0
)
電子書櫃
繁體
展開廣告
關閉廣告
HOT
星巴克新春禮
本月選書
年菜預購中
伊聖詩6折起
:::網站搜尋
全部
全部
圖書
電子書
有聲書
訂閱
影音
電子閱讀器
美妝
保健
服飾
鞋包配件
美食
家居生活
餐廚生活
設計文具
無印良品
星巴克
3C
家電
日用
休閒生活
婦幼生活
電子票證
寵物生活
票券
玲廊滿藝
故宮精品
雜誌
售票
海外專館
快速到貨
禮物卡
必讀暢銷榜
天天爆殺
今日66折
每日簽到
禮物卡
現領折價券
全站分類
年度百大
電子書
兒童館
旅遊戶外
家居日用
美妝個清
健康運動
旗艦品牌
中文書
.
簡體
.
外文
電子書
.
有聲
.
訂閱
雜誌
.
日文書
CD
.
DVD
.
黑膠
線上藝廊
文具
.
動漫
日用品
.
婦幼玩具
彩妝
.
保養
.
洗沐
鞋包
.
黃金
.
服飾
3C
.
手機
.
電玩
家電
.
視聽
美食
.
生鮮
.
保健
寵物
.
家居
.
餐廚
運動
.
戶外
.
旅用
禮券
.
票證
.
票券
博客來
讀者書評
別掉入思考的陷阱! 的所有評鑑
取消
送出
取消
送出
確認
瀏覽次數(36)
分享至Line
分享至FB
複製連結
4.5
別掉入思考的陷阱!
中文書
心理勵志
湯瑪士.齊達
商周出版
|
2010/04/09
9
折$
324
放入購物車
4.5
/5
4位讀者評分
5
50%
4
50%
3
0%
2
0%
1
0%
立即評分
全部書評
|
共4則書評
評鑑星等
(可複選)
全部
5星
4星
3星
2星
1星
評鑑日期
全部
最近一個月
最近三個月
最近半年
最近一年
最近三年
三年以前
前往
第 1 頁
Adam
Lv.7
追蹤書評人
4.0
|
2010/12/12
該怎麼說呢. 裏面講的一些所稱 思考的陷阱 的狀況應該是都能認同的, 但也是很可能在某些其他的地方, 都看到有討論或是述說過的.
書中重點在分類敘述 6種類的常見的思考的陷阱. 列示如下
. 我們樂於接受故事更勝於統計數字。 (舉例說故事的方法較省時省力)
. 我們會尋求支持性的意見。 (選擇性的看, 以及尋求與某意見同調的證據)
. 我們很少會感謝偶然和巧合在事件中扮演的角色。 (有些事, 就只是機率)
. 我們有時候會錯誤理解周遭的世界。 (現象與解釋, 與認知的誤差)
. 我們傾向於過度簡化思想及簡化事實。 (為求效率, 正確性是會被犧牲的)
. 我們的記憶時常是不正確的。(記憶是不可靠的, 甚或是可被改變的)
書內的篇幅, 大致就是在分段述說這些狀況的一些景象, 舉例, 以及相關事件的述說等. 在易讀性方面, 可以算是能很順暢快速讀過的寫法. 但如果你看到上面這些分類, 且之前有看過類似的討論以及述說的話, 那麼也許\這邊所述說的, 可能是屬於重複再看一次類似的提醒的性質.
餘談的話: 本書的寫作方式堪稱順暢. 但類似於其前頭所提的, 本身也是用 \"故事\" (舉一些例子, 狀況, 案例等) 來說明, 教導, 推廣, 與協助讀者吸收它要講的概念的部份; 而不是用 \"系統性的統計圖像呈現\" 這個現像或狀況的內容. 使用舉例說故事的方法來教導, 也是該書自己所在採用的方法, 算是驗證該法是很好用的技巧吧.
展開
趙岳豐
Lv.3
追蹤書評人
4.0
|
2010/08/09
Part 4 .
別掉入思考的陷阱
作者很像我,
光書名就很像,所以我願意花時間了解書性
更何況,內容更像我生活邏輯,思考方式,那就是對萬物先產生質疑(那不是神經值或過分防衛)
作者說
人們會希望相信自己相信的,而去相信錯誤
不想愚昧地相信錯誤,就必須以科學角度,去質疑你正想相信的那件事!
當我闔上書皮
反芻內容與反覆質疑每一項眼前我想相信的事物前(如財經報紙訴諸某檔股票利多準備暴漲),
我會希望我能更進階以攤開財報方式來驗證記者寫的消息稿 (正因為大家不懂財報,記者才好從此下手撒謊)
於是,我光閱\讀書綱與摘要的時候,便決定購買本書
人們會希望相信自己相信的,而去相信錯誤
比方說看報紙買股票
錯誤思考會帶領你奏項錯誤的道路
正是這個大方向
這本書目前我只看一章節
便給四顆半
展開
黃國華
Lv.10
追蹤書評人
5.0
|
2010/07/20
讓我直接破題吧!作者在前言就點出人類六大思考陷阱:
一、 偏愛故事而不愛統計數字
二、 尋求支持性意見
三、 顯少正視機遇與巧合在人生中扮演的角色
四、 對這個世界有錯誤的感知
五、 會過份簡化事物
六、 記憶常常出錯
你會犯下哪幾種呢?
緊接著作者用十二篇文章與三百七十多頁的篇幅去講述這六大思考陷阱,並舉了大量的有趣例證去探討人類思考常犯的謬誤,並用心理學的基礎去解釋人們錯誤思考與行為的主因。
第一章:怪異信念與偽科學思考
愛爾蘭劇作家蕭伯納說:「對我們社會來說,危險的不是懷疑,而是信念。」
作者說到:「我們相信許\多乍看之下似乎合情合理,但其實並不真實的事。」特別是被媒體業拿來運用,因為「扭曲的資訊才有賣點!」,譁眾取寵才能創造高收視率,如台灣某財經節目竟然找來名嘴導遊來分析觀光股的價值和作投資建議,而觀眾也樂見這種節目。當然,電視臺根本不會訪問任何懷疑論者,免得他們會指出那些「名嘴靈媒」的預測能力其實是可以輕易由機率論解釋。
作者提到:「我們喜歡仰賴故事勝於統計數字。」譬如大部份人都喜歡看到與聽到「投資致富」的故事,卻不願意去面對多數人投資積效普遍都是虧損的現實。
其實,許\多故事的形成是一種「偽科學」,「偽科學」指的是「看似科學,實則缺乏足夠證據與可信度的主張。」,也稱「垃圾科學」或「巫毒科學」,偽科學力圖偽裝成一種科學的面貌,但卻缺乏科學的嚴謹,大多只是將傳聞證據與個人證言等低品質的資料歸納而得。如購物評道那些聲稱神奇療效的藥品,或電視股票大師宣稱可以經由他輕自拜訪上市公司就可以預測出該股票的漲跌一樣。
為什麼我們會相信偽科學? 主因是我們「想要」相信這些事情。
偽科學有幾個特徵:
1、 先入為主地認定該相信什麼。如股票大師永遠相信股票只會不停的漲。
2、 尋求能支持某個先入為主觀念的證據。如股市大師會去尋找fed調整利率後造成股票上漲的例證,只要能找出一個便大肆宣揚:「fed調整利率會帶動股市上漲」。
3、 忽略反面證據。即便fed調整利率後造成股市下跌的次數相當多,大師就是會選擇忽略它。
4、 懷有奇怪的信念。會把無法解釋卻又不得不面對的事證給「神格化」,用「神化」或「大量精美詞藻」來掩飾謬誤的論點。
5、 鮮少抱持懷疑的態度。如財經節目、金融業與股票大師會把懷疑論視為敵寇,並將懷疑論者污名化成「唱衰」、「人格有陰影」或「負面情緒」等,他們卻忽略了科學的精神就是建立在「假設-懷疑-實驗-辯證」的過程中。
第二章、有隻小精靈在我肩上
保持開放的心胸是種美德,但是不必開放到讓自己腦殘。
作者用了一個「鬼魂會說話」的例子來說明,過於讓自己的心智開放會讓許\多雜訊干擾我們的判斷,作者引用笛卡兒的話:「假設你是真理的追尋者,那麼在一生中,你應該至少要有一次用盡心思去質疑所有的事物。」
許\多人認為懷疑論者就是憤世嫉俗,故意事事吹毛求疵,這可是誤解懷疑論的精神,請讀者在相信任何主張之前,先評估其證據是否足夠?證據能否重複驗證?有無反面證據?該主張的「得利者」是誰?「懷疑論」本來就是一種科學方法,然而人們卻經常抨擊科學家與懷疑論者心胸過於狹窄。
當然,我認為主因在於,懷疑論者會「壞人好事」或「擋人財路」,當一個行銷(行騙?)行為即將引起被行銷者心動之前,懷疑論者的出現總是會讓販售者恨得牙癢癢的,一如股票大師透過媒體吹捧某小型股的美好時,若被懷疑論者點出其中某些論點之不可靠或謬誤時,一如保險經紀人在推銷保單時,總希望客戶不要看到或聽到一些會抵銷購買衝動的中肯之言。
本章有個相當有趣的論點:「佛瑞效應」: 我們會把非常通用的評論套用在自己身上,也就是說我們有種傾向,會把模糊得人格特質描述當成自己的專屬評論,卻沒有領悟到相同的描述也適用於其他人。
比方說算命師會提醒我們要「提防小人」,這簡直就是廢話,人生的一大困擾就是人際關係,而且人都會把失敗歸諸在別人身上,所以當算命師提醒「提防小人」時,我們多半會產生一股「心有戚戚焉」的認同。
電視上的談話節目就是在玩「佛瑞效應」,主持人與來賓講述一些通則性的問題,然後用妙語如珠的口才或「心有戚戚焉」的個人經驗,來造成觀眾的心理投射,於是會產生「*****節目說出我的困境或心中話」之類的「佛瑞效應」。
第三章、「像科學家般思考」
作者再度提到偽科學;科學會明白闡述可受檢定的假設,並不斷地去檢驗其假設的成立與否。但是偽科學提出假設後,卻不會去質疑其假設的真實性,即便在面對負面證據時也是如此。
最常見的是基金業的行銷廣告,她總是選擇對其銷售最有利的「加工數據」去呈現,投信會把旗下績效最優的那檔基金當成宣傳工具,而不去談及其他績效爛到爆的基金。會去選擇多頭行情中的極端數值去陳述投資基金的美好。
懷疑論者是科學的基石,但卻遭到偽科學的打壓,科學家敞開胸懷接受批評,但偽科學卻對對立觀點懷有戒心,在偽科學界(媒體和金融業為其兩大代表),我們看不到偽科學家抨擊某項論點,為什麼?因為他們全都想相信同樣的事情,以金融業這個偽科學來說,他們所做的所有研究與所發表的言論和所作所為,目的並非在創造客戶的極大利潤,更非追求投資的真理,而是在於賺取客戶的佣金。
第四章、機緣巧合所扮演的角色
人們會認為一些極端事件非常不可能發生,所以常將它歸因於其他因素,且通常是一些很神秘的原因,譬如連續五十次擲骰子擲出一點的人,譬如連續十年的投資績效打敗大盤的基金經理人,連續八場猜中世足賽結局的章魚….等。這些事跡會被認為具有特殊能力,或是具備某些無法言喻的靈異現象。
其實,這些不過是「機率分布尾端的極端值」罷了!
另外一種謬誤是「賭徒的謬誤」,人們會將彼此獨立的事件視為在某種程度上有所相關,在某些狀況下這種謬誤會導致人們相信事件會改變。
譬如某股票大師就曾經說過「基於樂透彩券的風靡,可以看出人們對於貪婪面的高度期待…..對應到股市上則可以樂觀期待」之類的話,這就像以前有人作出「迷你裙與股市多空的正相關」之類的研究一樣的謬論。
這類將獨立事件視為相關的行為不就是「迷信」嗎?人們相信某事會影響另一件事的一種信念,即便這兩者之間根本毫無邏輯關係,只是在機緣巧合的機率分配的極端值發生下,某件事情伴隨著另一件事情發生,人們於是將兩個事件聯結成因過關係。
基於好玩,我找到了台灣的電視歌唱選秀節目「超級偶像」的總冠軍賽,以及美國道瓊指數之間的關係,竟然還讓我找到了一些有趣的巧合,凡是超偶節目總冠軍賽的前一晚,美國道瓊指數竟然都呈現重挫的行情。另外我也找到了一個巧合,台灣知名歌星兼立委余天的兒子余祥詮,只要他的新聞鬧上電視與報紙,當天或隔天,台灣的股市都會以下跌作收。其實兩者之間有沒有關係?沒有!大家都可以會心一笑地當成八卦看待,然而,或感覺上比較相關的兩件事情,其關連度就會被我們嚴肅的對待,譬如,一家公司的利多新聞被報紙放在版頭位置,許\多人一定會認為多半會造成該公司股價的上漲,或至少會造成短線的上漲吧!
然而,實情並非如此,我曾經追蹤過常達三年的財經報紙的頭條,發現被刊登利多的公司,其當天的股價上漲的比率是51.5%,而刊登後三天內的股價,上漲的機率則小降到48%左右,一樣沒有關係,但是多數人會認為其中有正向的必然關係的主因就在於「迷信」,多數人相信並高估了媒體的傳播力量,進而產生「非科學性」的思考。
人們之所以會把這種迷信的信念和巧合的行為聯結在一起,是由於心理學家所稱之「操作性制約」過程。迷信之所以可以成形,主因是我們處在一個充滿不確定感的世界,許\多事件是無法預測,而迷信恰好可以提供許\多人一個面對不確定性的方法,迷信行為最容易在很不確定、隨機、非常難以控制的情境下發生。作者舉了棒球與各種運動場的例子,而我倒是傾向在投資行為與金融市場正是這種「不確定、隨機、非常難以控制」的環境,所以才會有那麼多啼笑皆非的投資奇譚發生。
亞里斯多德曾說:「再不可能的事情都會發生。」
作者舉了一個例子:
「一位叫作喬治.布萊森的人搭乘火車從聖路易前往紐約,途中他臨時決定在肯塔基州的路易斯維爾這個他從來不曾來過的城市下車,他問了路人哪裡有飯店可以投宿,並在路人的建議下前往布朗飯店,入住307號房。他半開玩笑地問櫃檯人員是否有他的信件,櫃檯人員還真將一封署名要給307號房的喬治.布萊森的信件交給了他。因為此房的前一位入宿者恰好是另一位同名同姓的喬治.布萊森。」
多數人會認為這種事情很不思議,但是這說穿了還是機率上的巧合,無須把這類事件視為神蹟、陰謀論或天譴論。
第五章、眼見不一定為真
事情不一定像表面看來的那樣,我們的眼睛通常只會看到心裡想看的東西,現代電視的洗腦操作理論便是建立在這種心理學上面。
本章的內容相當精采,是讀者必須優先閱\讀的章節,作者用大量的例證來說明,自己的感官往往是欺騙自己的主要工具,媒體上一些行銷(行騙?),其實只是運用了我們「眼見為憑」的這種頑固的謬論。比方說我們看到一個東西,往往是基於心理上的好惡去決定這東西的美感和價值,我們會購買某個資產,通常不是基於這些東西的真正價值,而是人透過自己的感知而去主觀認定它的優劣,當我告訴你前面那幅畫是畢卡索的畫時,你一定會產生許\多正面的感官判斷,若我把另一幅畢卡索的畫,說成是希特勒情婦所畫,你必定會產生許\多負面的感官認知。
第六章、想像不存在的關係
馬克吐溫說:「當你的想像力失焦,千萬別仰賴你的雙眼。」
第六章一開始便探討與股市投資有關的心理矛盾,相信也是多數財經讀者最有興趣的一篇,作者提到「技術分析早已被證明是無用的東西….儘管如此,華爾街的分析師為何仍舊把技術分析作為投資建議呢?」原因在於技術分析會刺激投資者的交易衝動,交易就會產生佣金,而佣金是金融業的命脈,技術分析派的人沒辦法為顧客製造出豪華遊艇,但他們會幫忙催生交易,使股票經紀人賺到豪華遊艇。
所以技術分析是種「偽科學」囉!
作者又用另外一個研究來說明思考上的謬誤和盲點,一般人總是認為愛吃糖的小孩比較好動,於是就有科學家去對360個兒童做實驗:
於是得到一個結論,吃過糖的300個孩童中有250好動,所以得到『吃糖=好動』的結論,這結論乍看下有想像上和統計上的雙重支持,然而,這360個小孩當中也有60個小孩選擇不吃糖,而這60個小孩中也有高達50個人好動,愉是有了這個「反面證據」,似乎先前那個「吃糖=好動」的證據就鮮得薄弱了。其實這個統計只能說明了「小孩多數愛吃糖」與「小孩多數好動」兩項結論,絕對找不到愛吃糖的小孩特別好動的直接證據。
這種因果與相關之間的混淆,其實也是造成投資人在投資決策與思考上的許\多盲點,當兩件事情發生時,我們通常只會尋找例子,若真的找到一些例子,就會驟然下結論,或說這兩者之間是相關的,卻不把一些負面的例子也列入考慮,否則便會陷入「余祥詮造成台股下跌」或「美股投資人擔心台灣歌唱選秀節目的利空衝擊」之類的「張冠李戴」效果。
第七章、預測不可預測之事
本章用許\多篇幅去說明基金經理人的績效不過是一場「長期間的擲骰子比賽」,當然,投信與金融業相關人士閱\讀起來會相當不以為然,畢竟,真話往往會摧毀許\多人畢生的信仰,當一個人的某些信仰被真理所挑戰時,自然會產生許\多不理性的行為,不過,請金融業大可放心,這世界上的笨蛋比你我想像的還要多很多,愚笨是一種比病毒更有感染性的病症。
許\多人有些根深蒂固的觀念,任憑用各種可以經由檢驗的數據去反駁他,他都不為所動,譬如說許\多人認為國民黨執政股票比較會漲,民進黨執政期間的股市經常處於下跌,然而,我把1990年以來,三次股市跌幅最大的時間攤出來:
1990年,台股從12682跌到2450點。
2008年,台股從9850跌到3955點
2000年,台股從9500點跌3411點。
前兩次是國民黨執政,第三次是民進黨執政,發生大空頭的機率和執政期間長短比較有關係,1990-2009年的20年間,國民黨執政2/3,民進黨執政大概是1/3。
就從上世紀末以來,民進黨執政期間股市的最大漲幅是3411漲到9850,而國民黨執政期間的最大漲幅是3955漲到8200點,就表面看來,民進黨執政期間的漲幅還比較大呢?
之所以會萌生這種「無根據推論」的心理的最大因素是:
一、 股市從業人員主觀期望股市是上漲的
二、 股市從業人員的政治立場以國民黨支持者偏多
所以把兩個沒有相關的主觀想法和行情作情感投射,便會產生根深柢固的偏見。
基本面分析者(泛指那些根據上市公司的營運與財務狀況而投資的人)還有一項心理盲點,那就是賺錢的時候便歸因於使用基本面分析方法,出現損失時卻會歸咎於其它因素,譬如比較常聽的「系統性風險」、「總體經濟因素」或「政治因素」等等,而不會去探討基本面分析法的理論基礎到底可行與否。
作者提到了一段讓我啼笑皆非的噴飯論述:「經濟學似乎是唯一可以讓對同一事情講出相反結果的兩個人都獲得諾貝爾獎的一門學科。經濟學第一定律是:對任何一位經濟學家而言,都存在著一位與他對等且對立的經濟學家。」
第八章、尋求符合預期
本章的重點在於「符合預期」這個結論,作者認為多數人的思考模式都是先有「既定且刻板的預期」,然後再去尋求解答過程,並尋求同儕認同。換句話說,與我們既定信念相符的資訊很快就會讓我們照單全收,而那些與我們的信念相抵觸的資訊則會被忽略。
我發現財經媒體上關於股市與景氣的資訊與新聞,十之八九是屬於樂觀面的報導,就算有些內容牽涉到一些「風險」或「偏空」的資訊,也會被標頭掩蓋\住。
往往我們會以偏頗的方式去評斷證據,人們會特別關注支持自己既有想法與論點的證據,只要與多數人想法相左的證據,則多半會被人們忽略或貶抑其重要性,既然人們不喜歡看到與自己信念相左的報導,媒體基於商業理由當然會跟著冷處理,畢竟,人們不會花錢買一份與自己信念不一樣的報紙。這種心理障礙,往往會使得人們錯失在第一時間找到反證的機會。
至於第九章之後的內容就留給讀者慢慢地去探索,我不便也不該把整本書的精華都在短短的書評中完全「曝雷」,看完本書之後,可以從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的一些理論去撕裂自己過往的思考障礙,看完這本書之後,才會驚覺原來自己的思考還是會受限於自己的「有限經驗」和「社會主流」中,透過本書作者一一掀開我們心中的迷障才會將真理一一抽絲剝繭出來,閱\讀本書之後,彷彿把自己的腦中的偏見徹底地清洗一番,以免再度掉進自己思考的陷阱中。
腦殘無藥可醫,但是卻可以不藥而癒。
展開
黃國華
Lv.10
追蹤書評人
5.0
|
2010/07/18
讓我直接破題吧!作者在前言就點出人類六大思考陷阱:
一、 偏愛故事而不愛統計數字
二、 尋求支持性意見
三、 顯少正視機遇與巧合在人生中扮演的角色
四、 對這個世界有錯誤的感知
五、 會過份簡化事物
六、 記憶常常出錯
你會犯下哪幾種呢?
緊接著作者用十二篇文章與三百七十多頁的篇幅去講述這六大思考陷阱,並舉了大量的有趣例證去探討人類思考常犯的謬誤,並用心理學的基礎去解釋人們錯誤思考與行為的主因。
第一章:怪異信念與偽科學思考
愛爾蘭劇作家蕭伯納說:「對我們社會來說,危險的不是懷疑,而是信念。」
作者說到:「我們相信許\多乍看之下似乎合情合理,但其實並不真實的事。」特別是被媒體業拿來運用,因為「扭曲的資訊才有賣點!」,譁眾取寵才能創造高收視率,如台灣某財經節目竟然找來名嘴導遊來分析觀光股的價值和作投資建議,而觀眾也樂見這種節目。當然,電視臺根本不會訪問任何懷疑論者,免得他們會指出那些「名嘴靈媒」的預測能力其實是可以輕易由機率論解釋。
作者提到:「我們喜歡仰賴故事勝於統計數字。」譬如大部份人都喜歡看到與聽到「投資致富」的故事,卻不願意去面對多數人投資積效普遍都是虧損的現實。
其實,許\多故事的形成是一種「偽科學」,「偽科學」指的是「看似科學,實則缺乏足夠證據與可信度的主張。」,也稱「垃圾科學」或「巫毒科學」,偽科學力圖偽裝成一種科學的面貌,但卻缺乏科學的嚴謹,大多只是將傳聞證據與個人證言等低品質的資料歸納而得。如購物評道那些聲稱神奇療效的藥品,或電視股票大師宣稱可以經由他輕自拜訪上市公司就可以預測出該股票的漲跌一樣。
為什麼我們會相信偽科學? 主因是我們「想要」相信這些事情。
偽科學有幾個特徵:
1、 先入為主地認定該相信什麼。如股票大師永遠相信股票只會不停的漲。
2、 尋求能支持某個先入為主觀念的證據。如股市大師會去尋找fed調整利率後造成股票上漲的例證,只要能找出一個便大肆宣揚:「fed調整利率會帶動股市上漲」。
3、 忽略反面證據。即便fed調整利率後造成股市下跌的次數相當多,大師就是會選擇忽略它。
4、 懷有奇怪的信念。會把無法解釋卻又不得不面對的事證給「神格化」,用「神化」或「大量精美詞藻」來掩飾謬誤的論點。
5、 鮮少抱持懷疑的態度。如財經節目、金融業與股票大師會把懷疑論視為敵寇,並將懷疑論者污名化成「唱衰」、「人格有陰影」或「負面情緒」等,他們卻忽略了科學的精神就是建立在「假設-懷疑-實驗-辯證」的過程中。
第二章、有隻小精靈在我肩上
保持開放的心胸是種美德,但是不必開放到讓自己腦殘。
作者用了一個「鬼魂會說話」的例子來說明,過於讓自己的心智開放會讓許\多雜訊干擾我們的判斷,作者引用笛卡兒的話:「假設你是真理的追尋者,那麼在一生中,你應該至少要有一次用盡心思去質疑所有的事物。」
許\多人認為懷疑論者就是憤世嫉俗,故意事事吹毛求疵,這可是誤解懷疑論的精神,請讀者在相信任何主張之前,先評估其證據是否足夠?證據能否重複驗證?有無反面證據?該主張的「得利者」是誰?「懷疑論」本來就是一種科學方法,然而人們卻經常抨擊科學家與懷疑論者心胸過於狹窄。
當然,我認為主因在於,懷疑論者會「壞人好事」或「擋人財路」,當一個行銷(行騙?)行為即將引起被行銷者心動之前,懷疑論者的出現總是會讓販售者恨得牙癢癢的,一如股票大師透過媒體吹捧某小型股的美好時,若被懷疑論者點出其中某些論點之不可靠或謬誤時,一如保險經紀人在推銷保單時,總希望客戶不要看到或聽到一些會抵銷購買衝動的中肯之言。
本章有個相當有趣的論點:「佛瑞效應」: 我們會把非常通用的評論套用在自己身上,也就是說我們有種傾向,會把模糊得人格特質描述當成自己的專屬評論,卻沒有領悟到相同的描述也適用於其他人。
比方說算命師會提醒我們要「提防小人」,這簡直就是廢話,人生的一大困擾就是人際關係,而且人都會把失敗歸諸在別人身上,所以當算命師提醒「提防小人」時,我們多半會產生一股「心有戚戚焉」的認同。
電視上的談話節目就是在玩「佛瑞效應」,主持人與來賓講述一些通則性的問題,然後用妙語如珠的口才或「心有戚戚焉」的個人經驗,來造成觀眾的心理投射,於是會產生「*****節目說出我的困境或心中話」之類的「佛瑞效應」。
第三章、「像科學家般思考」
作者再度提到偽科學;科學會明白闡述可受檢定的假設,並不斷地去檢驗其假設的成立與否。但是偽科學提出假設後,卻不會去質疑其假設的真實性,即便在面對負面證據時也是如此。
最常見的是基金業的行銷廣告,她總是選擇對其銷售最有利的「加工數據」去呈現,投信會把旗下績效最優的那檔基金當成宣傳工具,而不去談及其他績效爛到爆的基金。會去選擇多頭行情中的極端數值去陳述投資基金的美好。
懷疑論者是科學的基石,但卻遭到偽科學的打壓,科學家敞開胸懷接受批評,但偽科學卻對對立觀點懷有戒心,在偽科學界(媒體和金融業為其兩大代表),我們看不到偽科學家抨擊某項論點,為什麼?因為他們全都想相信同樣的事情,以金融業這個偽科學來說,他們所做的所有研究與所發表的言論和所作所為,目的並非在創造客戶的極大利潤,更非追求投資的真理,而是在於賺取客戶的佣金。
第四章、機緣巧合所扮演的角色
人們會認為一些極端事件非常不可能發生,所以常將它歸因於其他因素,且通常是一些很神秘的原因,譬如連續五十次擲骰子擲出一點的人,譬如連續十年的投資績效打敗大盤的基金經理人,連續八場猜中世足賽結局的章魚….等。這些事跡會被認為具有特殊能力,或是具備某些無法言喻的靈異現象。
其實,這些不過是「機率分布尾端的極端值」罷了!
另外一種謬誤是「賭徒的謬誤」,人們會將彼此獨立的事件視為在某種程度上有所相關,在某些狀況下這種謬誤會導致人們相信事件會改變。
譬如某股票大師就曾經說過「基於樂透彩券的風靡,可以看出人們對於貪婪面的高度期待…..對應到股市上則可以樂觀期待」之類的話,這就像以前有人作出「迷你裙與股市多空的正相關」之類的研究一樣的謬論。
這類將獨立事件視為相關的行為不就是「迷信」嗎?人們相信某事會影響另一件事的一種信念,即便這兩者之間根本毫無邏輯關係,只是在機緣巧合的機率分配的極端值發生下,某件事情伴隨著另一件事情發生,人們於是將兩個事件聯結成因過關係。
基於好玩,我找到了台灣的電視歌唱選秀節目「超級偶像」的總冠軍賽,以及美國道瓊指數之間的關係,竟然還讓我找到了一些有趣的巧合,凡是超偶節目總冠軍賽的前一晚,美國道瓊指數竟然都呈現重挫的行情。另外我也找到了一個巧合,台灣知名歌星兼立委余天的兒子余祥詮,只要他的新聞鬧上電視與報紙,當天或隔天,台灣的股市都會以下跌作收。其實兩者之間有沒有關係?沒有!大家都可以會心一笑地當成八卦看待,然而,或感覺上比較相關的兩件事情,其關連度就會被我們嚴肅的對待,譬如,一家公司的利多新聞被報紙放在版頭位置,許\多人一定會認為多半會造成該公司股價的上漲,或至少會造成短線的上漲吧!
然而,實情並非如此,我曾經追蹤過常達三年的財經報紙的頭條,發現被刊登利多的公司,其當天的股價上漲的比率是51.5%,而刊登後三天內的股價,上漲的機率則小降到48%左右,一樣沒有關係,但是多數人會認為其中有正向的必然關係的主因就在於「迷信」,多數人相信並高估了媒體的傳播力量,進而產生「非科學性」的思考。
人們之所以會把這種迷信的信念和巧合的行為聯結在一起,是由於心理學家所稱之「操作性制約」過程。迷信之所以可以成形,主因是我們處在一個充滿不確定感的世界,許\多事件是無法預測,而迷信恰好可以提供許\多人一個面對不確定性的方法,迷信行為最容易在很不確定、隨機、非常難以控制的情境下發生。作者舉了棒球與各種運動場的例子,而我倒是傾向在投資行為與金融市場正是這種「不確定、隨機、非常難以控制」的環境,所以才會有那麼多啼笑皆非的投資奇譚發生。
亞里斯多德曾說:「再不可能的事情都會發生。」
作者舉了一個例子:
「一位叫作喬治.布萊森的人搭乘火車從聖路易前往紐約,途中他臨時決定在肯塔基州的路易斯維爾這個他從來不曾來過的城市下車,他問了路人哪裡有飯店可以投宿,並在路人的建議下前往布朗飯店,入住307號房。他半開玩笑地問櫃檯人員是否有他的信件,櫃檯人員還真將一封署名要給307號房的喬治.布萊森的信件交給了他。因為此房的前一位入宿者恰好是另一位同名同姓的喬治.布萊森。」
多數人會認為這種事情很不思議,但是這說穿了還是機率上的巧合,無須把這類事件視為神蹟、陰謀論或天譴論。
第五章、眼見不一定為真
事情不一定像表面看來的那樣,我們的眼睛通常只會看到心裡想看的東西,現代電視的洗腦操作理論便是建立在這種心理學上面。
本章的內容相當精采,是讀者必須優先閱\讀的章節,作者用大量的例證來說明,自己的感官往往是欺騙自己的主要工具,媒體上一些行銷(行騙?),其實只是運用了我們「眼見為憑」的這種頑固的謬論。比方說我們看到一個東西,往往是基於心理上的好惡去決定這東西的美感和價值,我們會購買某個資產,通常不是基於這些東西的真正價值,而是人透過自己的感知而去主觀認定它的優劣,當我告訴你前面那幅畫是畢卡索的畫時,你一定會產生許\多正面的感官判斷,若我把另一幅畢卡索的畫,說成是希特勒情婦所畫,你必定會產生許\多負面的感官認知。
第六章、想像不存在的關係
馬克吐溫說:「當你的想像力失焦,千萬別仰賴你的雙眼。」
第六章一開始便探討與股市投資有關的心理矛盾,相信也是多數財經讀者最有興趣的一篇,作者提到「技術分析早已被證明是無用的東西….儘管如此,華爾街的分析師為何仍舊把技術分析作為投資建議呢?」原因在於技術分析會刺激投資者的交易衝動,交易就會產生佣金,而佣金是金融業的命脈,技術分析派的人沒辦法為顧客製造出豪華遊艇,但他們會幫忙催生交易,使股票經紀人賺到豪華遊艇。
所以技術分析是種「偽科學」囉!
作者又用另外一個研究來說明思考上的謬誤和盲點,一般人總是認為愛吃糖的小孩比較好動,於是就有科學家去對360個兒童做實驗:
吃糖 沒吃糖
好動 250 50
不好動 50 10
於是得到一個結論,吃過糖的300個孩童中有250好動,所以得到『吃糖=好動』的結論,這結論乍看下有想像上和統計上的雙重支持,然而,這360個小孩當中也有60個小孩選擇不吃糖,而這60個小孩中也有高達50個人好動,愉是有了這個「反面證據」,似乎先前那個「吃糖=好動」的證據就鮮得薄弱了。其實這個統計只能說明了「小孩多數愛吃糖」與「小孩多數好動」兩項結論,絕對找不到愛吃糖的小孩特別好動的直接證據。
這種因果與相關之間的混淆,其實也是造成投資人在投資決策與思考上的許\多盲點,當兩件事情發生時,我們通常只會尋找例子,若真的找到一些例子,就會驟然下結論,或說這兩者之間是相關的,卻不把一些負面的例子也列入考慮,否則便會陷入「余祥詮造成台股下跌」或「美股投資人擔心台灣歌唱選秀節目的利空衝擊」之類的「張冠李戴」效果。
第七章、預測不可預測之事
本章用許\多篇幅去說明基金經理人的績效不過是一場「長期間的擲骰子比賽」,當然,投信與金融業相關人士閱\讀起來會相當不以為然,畢竟,真話往往會摧毀許\多人畢生的信仰,當一個人的某些信仰被真理所挑戰時,自然會產生許\多不理性的行為,不過,請金融業大可放心,這世界上的笨蛋比你我想像的還要多很多,愚笨是一種比病毒更有感染性的病症。
許\多人有些根深蒂固的觀念,任憑用各種可以經由檢驗的數據去反駁他,他都不為所動,譬如說許\多人認為國民黨執政股票比較會漲,民進黨執政期間的股市經常處於下跌,然而,我把1990年以來,三次股市跌幅最大的時間攤出來:
1990年,台股從12682跌到2450點。
2008年,台股從9850跌到3955點
2000年,台股從9500點跌3411點。
前兩次是國民黨執政,第三次是民進黨執政,發生大空頭的機率和執政期間長短比較有關係,1990-2009年的20年間,國民黨執政2/3,民進黨執政大概是1/3。
就從上世紀末以來,民進黨執政期間股市的最大漲幅是3411漲到9850,而國民黨執政期間的最大漲幅是3955漲到8200點,就表面看來,民進黨執政期間的漲幅還比較大呢?
之所以會萌生這種「無根據推論」的心理的最大因素是:
一、 股市從業人員主觀期望股市是上漲的
二、 股市從業人員的政治立場以國民黨支持者偏多
所以把兩個沒有相關的主觀想法和行情作情感投射,便會產生根深柢固的偏見。
基本面分析者(泛指那些根據上市公司的營運與財務狀況而投資的人)還有一項心理盲點,那就是賺錢的時候便歸因於使用基本面分析方法,出現損失時卻會歸咎於其它因素,譬如比較常聽的「系統性風險」、「總體經濟因素」或「政治因素」等等,而不會去探討基本面分析法的理論基礎到底可行與否。
作者提到了一段讓我啼笑皆非的噴飯論述:「經濟學似乎是唯一可以讓對同一事情講出相反結果的兩個人都獲得諾貝爾獎的一門學科。經濟學第一定律是:對任何一位經濟學家而言,都存在著一位與他對等且對立的經濟學家。」
第八章、尋求符合預期
本章的重點在於「符合預期」這個結論,作者認為多數人的思考模式都是先有「既定且刻板的預期」,然後再去尋求解答過程,並尋求同儕認同。換句話說,與我們既定信念相符的資訊很快就會讓我們照單全收,而那些與我們的信念相抵觸的資訊則會被忽略。
我發現財經媒體上關於股市與景氣的資訊與新聞,十之八九是屬於樂觀面的報導,就算有些內容牽涉到一些「風險」或「偏空」的資訊,也會被標頭掩蓋\住。
往往我們會以偏頗的方式去評斷證據,人們會特別關注支持自己既有想法與論點的證據,只要與多數人想法相左的證據,則多半會被人們忽略或貶抑其重要性,既然人們不喜歡看到與自己信念相左的報導,媒體基於商業理由當然會跟著冷處理,畢竟,人們不會花錢買一份與自己信念不一樣的報紙。這種心理障礙,往往會使得人們錯失在第一時間找到反證的機會。
至於第九章之後的內容就留給讀者慢慢地去探索,我不便也不該把整本書的精華都在短短的書評中完全「曝雷」,看完本書之後,可以從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的一些理論去撕裂自己過往的思考障礙,看完這本書之後,才會驚覺原來自己的思考還是會受限於自己的「有限經驗」和「社會主流」中,透過本書作者一一掀開我們心中的迷障才會將真理一一抽絲剝繭出來,閱\讀本書之後,彷彿把自己的腦中的偏見徹底地清洗一番,以免再度掉進自己思考的陷阱中。
腦殘無藥可醫,但是卻可以不藥而癒。
展開
共
1
頁
前往
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