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諾比的悲鳴

9折$ 252
4 /5
9位讀者評分
5
45%
4
22%
3
0%
2
33%
1
0%

精選書評

全部書評 | 共9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2.0
|
2018/02/10
如果,明天醒來你必須放下一切離開家園,在最後一刻你還擁有什麼?也許只能在腦海裡不停地回顧花園裡曾經飽滿肥碩的黃瓜與鮮花,忠心耿耿的狗兒也許還守在門前徘徊納悶著怎麼看不到你的身影,在夜裡流淌著眼淚,然後再睜眼面對不可能面對的另一天,而事情怎麼發生的誰也沒說,只有手握著愛人與兒女,在漫長與痛苦的折磨下,看他們變形扭曲的肉體終究不堪負荷,在最後丟下你,你只有繼續扛著煎熬,在巴不得能立刻結束的痛苦下日復一日的活著,才發現原來活著不是自己,環顧四周,是一個孤獨的肉體在撐過比煉獄還可怕的人生。

人人都說眼見為憑,外人只看到廢棄的房屋,受災的慘狀,但核災的痛苦,並不是死去,而是每分每秒都無法逃脫的可怕回憶,長針一樣扎入神經,反覆的痛。

在原作者的採訪下,遠在地球另一端的我們才得以聆聽撤離的居民訴說,勇敢地挖掘最深的痛,赤裸而真實地呈現在腦海,另外,還有那些才逃離戰爭又捲入核災的難民仔細描繪著不可置信的慘狀。對於環境與政府,還有生命價值,我們在她筆下得到更多的思考機會與空間,諾貝爾文學獎賦予報導文學作者長年耕耘的肯定,是難得一見且不容錯過的好書。

讀過英文版本再讀中譯本,總覺得文字拗口語彙過時,過分縮減的詞句,無法傳遞如臨現場那一份真誠的語氣與當地居民的草根性,反而像中譯本莎士比亞劇本,翻譯手法還停在信雅達的年代,每字每句都鏗鏘有力,卻碰撞不到靈魂的深處。

展開
user-img
4.0
|
2016/09/19
1986年發生史上最慘烈的核電事故
白俄羅斯是受到污染最嚴重的國家
走過災變的幸存者、受害者、家屬
被迫遠離家園或悄悄留守的村民們
奉令進駐隔離區執行任務的士官兵
負責輻射偵測與核廢清理的工程隊
以及科學家、醫護人員、研究專家
他們記得什麼?印象最深刻的是?

他們的回憶滿是傷痛與無奈
他們的見聞宛如未知的世界
他們的感受最需要受到理解
受污染、被遺棄的不只土地
還有被謊言掩蓋真相的人心
本書是珍貴感人的口述實錄
作者是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展開
user-img
2.0
|
2016/05/04
這本書描述車諾比居民在發生核爆後的寫實生活,他們被上層官員隱瞞 ,欺騙,他們根本不知道,核爆從頭到尾是怎麼發生的,又是怎麼被處理的,這裡每個人的故事,都是他們內心最深沉的痛,這故事讓我知道我有多幸福,我不用離開的祖國,我不用擔心我的身體遭受核爆的輻射後,我會出現什麼樣病變。
翻譯有些文句不順,希望可以改進 。謝謝 ☺
展開
user-img
4.0
|
2016/04/29
我是在諾貝爾文學獎頒發後,才去看《車諾比的悲鳴》,

看完後,過不久才知道竟然也有一群台灣青年跑去車諾比,

覺得他們太厲害了,才跑去買他們的書《半衰期:車諾比核災30周年紀實》,

《半衰期》用現代人或後人的立場來看車諾比事件,寫成紀實文學,

這本《車諾比的悲鳴》,則是對當時的有關人士進行訪談,寫成一部報導文學,

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這本書都充滿了人道關懷,

其中對於當事者的心情與看法的細膩描寫,更是相當深刻!

讀起來常常覺得令人動容不已。。。。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篇寫說作者才剛要採訪一位回歸者,

對方看見有人來,就直接大叫:「滾出去!你們問完就走了,我們還得繼續生活」...

藉由這兩本書,我彷彿踏入一個未知的領域,對核災有了更深更直接的理解!

(給四顆星,主要是因為翻譯)
展開
user-img
5.0
|
2016/02/09
會覺得這本書翻譯得怪怪的可能需要在閱讀前先去惡補一下車諾比以及週邊(尤其是白俄羅斯-烏克蘭邊境週邊)輻射污染的慘況,以及當時蘇聯-及後來的獨立國協各國的處理情形。

個人認為這本書能得到諾貝爾獎不是沒有原因,不僅是因為作者詳實記載了受訪人士所言,更因為這樣子的手法,突顯出了人性。正如書腰上那句「廣告詞」(?)一樣,「每一頁都是殘忍又奇異的故事,就像是那些殘留在倖存者身上的輻射一樣」。

真心希望所有讀者們都能讀這本書。
展開
user-img
5.0
|
2015/09/26
一向不喜歡讀主題太沈重的書籍,知道這本書是因為報紙週報好書推薦,2011年趁打折時買的,現在(2015)才拿出來看,原因是閱讀了網站Medium上刊登的一篇Where Are Chernobyl’s Children? Photography in the Age of Disaster Tourism,作者是長期追蹤拍攝車諾比核災的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師 Gerd Ludwig ,他強烈推薦了這本書。很動人的一本書,人跟人之間,人跟動物之間,人跟土地之間的情感....人性的善、惡.....閱讀時我以為我會哭,淚水終究只是在眼眶中打轉,取代的是沈重的心情和無語問蒼天的無奈。就如同書背寫的每一頁都是殘忍又奇異的故事,就像是那些殘留在倖存者身上的輻射一樣。我想起沈從文說的「一個人有一個人的命運,我知道。有些過去的事情永遠咬著我的心,我說出來時,你們卻以為是個故事,沒有人能夠了解一個人生活裡被這上百個故事壓住時,他用的是一種如何心情過日子。」

p.s.前面有書評留言說翻譯差,但我實在看不出翻譯差在哪?閱讀起來流暢,感謝出版社願意出版這樣的一本書。
展開
user-img
5.0
|
2015/05/03
好書!讓人瞭解核災的恐怖,描述得很寫實,讀的時候有很多畫面。
展開
user-img
2.0
|
2013/02/15
評價極高的報導文學,譯筆太爛,讀來痛苦又生硬,
把車諾比事件的悲情弄得讓人直想快快囫圇吞棗的看完,可惜了一本好書.
展開
user-img
5.0
|
2012/09/24
先講個題外話。

每個人都有個彩券夢:如果中了彩券大獎,自己要如何分配錢。我因為喜愛閱\讀的關係,因此總是想著如果中了樂透大獎,一定要開間出版社,專出不一定賣座,但是保證對社會有價值的書。

讀「車諾比的悲鳴」讀到一半,我心中很有共鳴:出這種不賺錢的書,只是出版社的良心企劃吧!於是我忍不住看看是哪家出版社,沒想到出版商居然是間電業公司──這就跌破我的眼鏡了。因此不論出版的泰電電業搞出版能撐多久,又能出多少書,我都在此表達謝意,因為這本書也許\不會是暢銷書,但絕對是本值得一看的好書。

作者以深度訪談的方式找到當事人,並逐步挖出當年蘇聯車諾比事故的細節。透過書中一段段受訪者的自白,我們才注意到當年有多少人因為失去家園,只能絕望的活著;哪些人原本跟車諾比完全無關,卻又因為政府的命令而看見車諾比的悲慘命運;僥倖活下來的人又如何面對死去的夥伴,以及自身不堪的經歷。每段故事都令人怵目驚心,我相信光是受訪,把當年自己所見所聽的事實講出來,對當事人及家屬就是件非常難過的事,但我們這種對車諾比事故只聞官方說法,不見百姓意見的人來說,他們的話語卻又無比寶貴。

透過這本書,我們也可以看見在官方宣傳中的「英雄」,其實從來不是大無畏的勇者,他們其實也只是平民老百姓,憑著教育和對官方的信任,就這樣在不知情的情形下,完成危險的工作。從核災的角度來說,這本書代表的是一場核災的民間記憶,從政治研究來說,這書代表的是政府體制如何驅動人民往險地衝鋒的記錄。不同領域的人讀這本書,我相信都會有不同但同樣豐富的收穫。

是本覺得值得一讀的好書,也希望泰電電業繼續堅持下去,出更多這樣的好書。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