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歐洲六十年 1945~2005(全四卷)

9折$ 1377
5 /5
3位讀者評分
5
100%
4
0%
3
0%
2
0%
1
0%

精選書評

全部書評 | 共3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20/12/08
拖了這麼久總算在這兩星期找時間拜讀完這部作品,
而讀後真的只能用“通體舒暢”來形容。

作者不僅明瞭歐洲在1945~2005年間到底發生什麼事,
更重要的是能將所有一切有條不紊地剖析並串連在一起,
且不僅僅止於物質表象,更扼要切入當時人們的心理內部,
藉由文字將當時整個大環境氛圍具象化於讀者眼前。
而書中論述儘管平易通暢卻仍不失其專業精闢,
此外,對難處理的大格局設定作者拿捏得宜絲毫沒有學者普遍具有”軟土深掘“的問題。
所以對外行初學的讀者而言,本書相當適合作為引領入門的全方位作品,
同時對具背景知識的讀者來說,除幫助資訊的統整外,閱讀本身亦饒富趣味!
但若因此認定書中內容僅是某種談論“歷史”的佳作,
那絕對是小看了此書的格局並低估了作者的能耐。

就我的看法(雖非作者之本意),倒不如說Tony Judt站在以歷史為基礎的某種頗具先見性高度,
跳脫時光侷限俯視當今與未來歐洲的局勢,既使在本書原作出版16年後的2020來看亦然如此,
而我認為這才是這部作品真正厲害的地方。
透過書中內容,2005以降歐洲的情勢變化:包括2009歐債危機後,歐盟演變為當今前景堪憂乃至倒退化的發展、移民與難民問題挾帶著新一波文化摩擦與恐怖主義逐漸蔓延滲透歐洲本土,或是政治人物再度藉由民粹掌著國族與分離主義的大纛⋯⋯,
種種的一切倒也不那麽令人意外,甚至可視為某種勢在必然的結果。
再加上相應於高質量內容的譯者-黃中憲先生始終為翻譯品質的保證!
就如同作者於各冊末頁所列之各章節延伸書單,
我想這套書會以開啟西方現代史這扇大門之鑰匙-某種“目錄指南”的身份-永存於我的書架上。
(在這方面,個人認為北美的”其餘“西方代表完全無法與歐洲相比擬,特別是作者於最後第24章中對大西洋兩岸間的觀點)

雖然四冊共千逾頁的內容整體而言讀起來舒服通暢,仍難免有些小小的校誤出錯。
儘管大多是些無關痛癢的語法或用字缺漏,但於第二冊中349頁第三行,
譯文內容為:
一如法國共黨領袖⋯⋯,波蘭共黨第一書記安托寧·諾沃提尼(Antonín Novotný)⋯⋯
應當更正為:
一如法國共黨領袖⋯⋯,捷克斯洛伐克共黨第一書記安托寧·諾沃提尼(Antonín Novotný)⋯⋯
因該段文意恐對史實產生誤導,在此特提出供出版社與其他讀者做參考。

最後,呼應作者在結語中以猶太人大屠殺一事為出發點,
探討這段”過去”六十年歲月對於當今處於安逸世代的我們 (包括在大陸遙遠另端一隅的我們以及其他所有人),其中所具有的意義與隱含之價值。
推薦大家可先觀看【納稅集中營實錄(Nazi Concerntration Camps)】一片,Netflix上就有了。
該片為當年紐倫堡大審時,作為呈堂供證之1945當下的影像紀錄。
透過片中第一手未經處理過的資料,將相當有助於讀者更加理解作者在結語中欲傳遞的某種精神,而此精神正是本書當中最重要的東西。

寫此感想的2020年12月初,倫敦跟布魯塞爾仍為脫歐相關協議一事爭執不下。
真想聽聽Tony Judt以身為”英國“學者對現下“歐洲”的評析,
並且或許還有那永不可能誕生於世的"2005~2020-第五卷"內容呢!
不幸他本人在2008年診斷出罹患ALS漸凍人症,並於2010年驟逝紐約,著實令人惋惜。
但不幸中之大幸方為至少留下這部作品供後人傳頌吧!
展開
user-img
5.0
|
2017/03/07
這套書,才讀了第一本,讀了前面幾章,便後悔怎麼這麼晚才讀。

作者是英國非常出色的歷史學者,專攻歐洲研究。他因為罕見疾病而在2010年去世,這本書是其生前所留下足以傳世的傑作,雖然中文版有四本,但並不會艱澀難讀,翻譯的文筆非常流暢,讀者閱讀時可以用讀歷史故事的心情不費力的理解歐洲歷史的演變。

作者把歐洲戰後的演變描繪的非常清楚,整套書中除了以歐洲為視角解說這60年來的變化外,也撰寫了每個國家在戰後的簡史。對於東亞的我們來說,也許要掌握英國、法國等大國的戰後史並不困難,但要如何掌握西班牙的戰後史?如果理解奧地利的戰後史?這就要難的多,因此這本書寫各國在戰後的演變,其實對於讀者說,也補足歐洲各國的戰後簡史。

作者並非只是以說書的方式描述歷史,他也準備了大量數據作為其論述的依據。這些數據對於讀者如我來說猶如醍醐罐頂,原本抽象的思考經由數據而變得非常清晰,能瞬間理解當時歐洲遇到什麼問題,才導致後來的歷史走向。當然數據並不代表絕對的客觀(因為寫作者仍可以透過選擇對它有利的數據,而忽視對它不利的數據),但是對讀者的說服力卻非常強大。這是大部分歷史作者所缺乏的功夫。

這本書另一個值得稱許的部份,是它書寫的面向不限於政治經濟和軍事,文化、性別等議題的重大變遷也納入它的書寫範圍,對於讀者來說,這其實是更有助於理解戰後歐洲歷史變遷的全面性,也建立讀者對歷史的更具體理解。

雖然這套書撰寫的歷史僅僅六十年,但是書寫的深度和討論都非常巨大,依照我自己的經驗,讀一次還未必能全部記牢吸收,所以就建議大家,多讀幾次吧!
展開
user-img
5.0
|
2015/03/03
  講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場,當前的教材給人印象最深的部分,一定包含了德國給歐洲帶來了巨大的災害。可是歐戰結束後僅六年,包括德國在內,"歐洲煤鋼共同體"就已經出現了。是怎麼樣的運作讓歐洲各國,特別是法國,願意放下仇恨重新接納德國?那個公務員過半以上都曾是納粹黨員的國家?如果僅用"美國的干涉"作為解釋,那何以之後還是會爆發蘇伊士運河危機以及奠邊府戰役?這是完全忽略歐洲國家主動性的一種解釋。
  這正是作者寫作的出發點。作者認為,要正確理解這一段時間這一段時間歐洲國家的互動,有必要跳脫這種美國主導的冷戰架構思惟,回歸歐洲國家本身,用歐洲本身的角度來看美蘇兩強,如此才能完全明白馬歇爾計畫下,歐洲復興時內部經歷的相關陣痛,同時也可以發覺共產陣營下東歐國家本身就具備的自主性。沒有這些自主因子的存在,之後的歐洲不會出現更進一步的經濟統合,也不會有東歐的反蘇運動,甚至不會有冷戰的結束。
  除了以上論點之外,書中讓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在於作者處理各國國內政黨互動的細膩以及對經濟議題的敏銳度,記得在讀到60年代學運的部分,剛剛好那時正是太陽花學運的高峰;而對照書中的分析以及之後局勢的發展,頗有讓人會有"早知道"之感慨。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