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了名片,你還剩下什麼?32個上班族增加自我籌碼的方法

9折$ 288
4.5 /5
10位讀者評分
5
60%
4
40%
3
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10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4.0
|
2019/01/28
沒了名片,你還剩下什麼,其實是工作之後一直在心中反覆問自己的問題,如果刨去組織以及工作的頭銜,我要怎麼表現我是怎樣的人 ?

特別喜歡作者在TED「為什麼不該追求愛情」的演講,提到 "個人價值" 這件事,其實不僅限於愛情,也適用於工作。為什麼總覺得汲汲營營活著這麼累,追求不喜歡自己的人累,做不喜歡的工作也累,有時候我們並不知道自己究竟 " 為了什麼 ",沒有長遠的目標就容易放棄、迷失。
這時也許就該換個角度回歸到自己本身,究竟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會為了達成怎樣的價值做多大的努力 ? 唯有建立不論是在感情上或是工作上的一套個人品牌,我們才能吸引更多相同價值觀、特質的人

「我只是想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創造出一些屬於我們的獨立價值,希望靠這些價值,縱使沒有魔法卡片與魔法斗篷的庇蔭,也能在這個世界生存下去」大概是本書對我來說最有同感的一句話,整本書讀起來也很輕鬆有趣,從自我定位到職場的生存戰,作者都給了許多獨到的見解,非常適合在社會打拼的每個人閱讀。
user-img
5.0
|
2016/10/04
從22K~220K,所有不安於現狀的廣大上班族都應該來看這本書,
如果你是正要步出校園的新鮮人,那就更應該來看看這本書。
user-img
5.0
|
2016/02/05
如果你是 一個初出社會的新鮮人 可以看這本書
如果你是 一個第一次當主管的小主管 可以看這本書
如果你是 一個想要創業即將離職的職工 可以看這本書

不要被他的名字 所誤導 而忽略了本書

他的內容針對新鮮人 如何增加籌碼有了詳盡的說明
有效而簡單的方式 拉開與同期同事的距離
文中所述 其實剛進公司的一兩年 大家的專業能力是一樣的
能拉開距離的 只能透過其他方式 有些個人特質學不來(例如美醜)
但 書中提的方法 是真實可以直接拉開與他人差異的方法

最近也有幸當上代理小主管 但因為許多狀況沒有調適
導致團隊也是問題不少
看完本書後 豁然開朗對於團隊目前的問題
不管是 授權並教導 不能凡事自己做
也教授著心態調整 升上小主管後
你不太可能跟之前同事一起罵主管 一起義憤填膺
可能會開始有距離 這也都是 必經過程

這本書還沒看完
但拿到現在 不到一週 也只剩下幾個章節而已
值得買來看 也可以從中學習一些作者的經歷
展開
user-img
5.0
|
2015/07/30
本書一開始就有一張自我檢視的現況分析地圖,循著地圖都能找到作者想給予你的建議。很多人對於創業這兩個字的聯想,第一個念頭通常都是「熱血」、「理想」,而作者對於創業這個詞唯一的聯想卻是「生存」。當你拿著大公司的名片出去,或許會有很多人對你投射羨慕的眼光,連客戶也會給予你高規格的尊重。進入大公司就像是進入魔法學院一樣,而手上的名片即是你的魔法卡,周遭人對你態度的轉變就是一場魔術秀。可是當你離開了魔法學院,手上沒有了魔法卡,你還剩下什麼呢?於是作者跳出來創業,為的是能夠一直生存下去。

我們離開學校多年,卻仍希望靠著努力,晉升到我們心中更高級的公司,就像學生想進前幾志願的好學校一樣。有朝一日真正進去了,卻發現一切不如想像,唯一感到欣慰的是有一張「閃亮」的名片,上面印了知名公司或是明星產業,爸媽可以跟親友炫耀,同學面前也讓你抬頭挺胸。但每週一次的Blue Monday卻狠狠地敲醒你,其實你並不快樂。我們都得把人生最精華的一段奉獻給工作,既然要做,不如找個開心充實的工作,否則太浪費生命了。

生活中隨時都需要練習樂觀、保持樂觀,我不想說那些「正向思考」騙自己的話,我想說的是認清事實。事態有時候並沒有我們想的這麼嚴重,是我們的情緒讓事態「看起來」很嚴重,冷靜想想,還是有很多優勢與好事在我們身旁。享受整個「解題」的過程,問題是問題,我是我,我來拆解問題,不是問題來拆解我,更沒有不必要的情緒。

台灣人小時候寫我的志願,都還能看到太空人、總統、科學家這樣的選項,但不知怎麼的,從學校出來以後都被「規格化」了。社會認同的「光明前途」逐漸變成眾人的共同選項,這等於把認識自己這堂人生的必修課,推遲到進入社會之後,甚至年近三十才開始修習。而我們同時又異常的害怕「沉沒成本」,不想讓大學四年的學費白繳,於是把自己逼困在某個工作環境裡。人生是自己的,必要時請考慮重新計畫,思考目前累積的優勢,我們能往哪去。

展開
user-img
5.0
|
2014/04/21
P60 第一句有錯
應該是“資”方的代言人

書還沒看完
不過學到一點
我的resume應該寫些accomplishment & milestone
而不是只寫些job description.
3Q for the advice!
user-img
5.0
|
2014/02/19
作者用幽默诙谐却又不失正经的笔调,睿智专业正面的态度和角度,给上班族们一场实实在在的职场人生规划课,远胜于自己在职场10年摸爬滚打的总结笔记,这本书的价值,胜过各种义务教育与学历教育,超越了各种在职与脱产培训。值得细细品读与回味。期待作者一直有新作品。
user-img
4.0
|
2014/02/05
投入職場已將近10年,正卡在一個不上不下的尷尬階段。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我忍不住反思自己在職場與人生的價值究竟為何,為什麼上班變得像是應付上司的無限輪迴,生活變得這麼不開心。這本書,竟然真的幫助了我從一種我從未有過的角度,回顧這10年來的職涯問題,像是終於踏出寸步難行的泥淖,我開始了解自己覺得工作很痛苦的核心問題在哪裡。這本書,或許是近年來我看過,最實用也最有價值的一本書了。
user-img
4.0
|
2014/02/05
我從來沒想過「名片」的價值,沒了名片我的剩餘價值是什麼?
這本書讓我重新審閱自己的職涯規畫與價值,是一本很淺顯易懂又命中盲點的好書。每個人一定都會有遇到職涯瓶頸的時候,所以你應該也要讀過這本書,才能荒漠之中找到定位。
user-img
5.0
|
2014/01/24
忘了當初是如何找到joe與bryan經營的「專案管理生活思維」網站,惟一知道的是每次閱讀站長所寫的文章,不論是兩性關係或是職場管理等議題,都可以得到貼近生活體驗的思維,就像是從未謀面的朋友一樣,帶我往上飛了不只3層樓,看清局勢後再走下來說明解決問題的實際作法。恭喜出書!希望這本書能成為彼此職場上的共同語言。
user-img
4.0
|
2014/01/24
忘了當初是如何找到joe與bryan經營的「專案管理生活思維」網站,惟一知道的是每次閱讀站長所寫的文章,不論是兩性關係或是職場管理等議題,都可以得到貼近生活體驗的思維,就像是從未謀面的朋友一樣,帶我往上飛了不只3層樓,看清局勢後再走下來說明解決問題的實際作法。恭喜出書!希望這本書能成為彼此職場上的共同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