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5
1位讀者評分
5
100%
4
0%
3
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1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14/02/15
(作者自序)

看見最原初的臺灣民間信仰
學者歸納神明會成立的24種目的,業緣的、原宮廟傾倒的、為祈求生子的、為祈求農作物豐收的、……,林林總總的原因,在在反映著先民拓墾時期,不安定的社會狀況。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業師賴志彰博士(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所長)不斷提醒我們,對一個群體的觀察:一群人怎麼來,怎麼去,如何凝聚,又是怎麼的分散?對於「神明會」這個題目來說,那些人?從那來?為何團結?如何凝聚?後來的發展又是如何?才是我們所關心的。
在本書的第二章,我們運用日治時期的宗教調查資料,分析整理在日治時期之前,臺南的老神明會分布概況。接著,我們帶著僅有的《臺南州祠廟名鑑》資料,及過去的田野經驗,我們用時間有限,分頭展開調查。然而,神明會無廟,隱身在民間,要想找到這些老神明會,讓我們也吃足了苦頭。但還好結果,差強人意。無論在原臺南縣郊區,或是在原臺南市城內,我們都尚能紀錄到一些老神明會。
在村廟的發展歷程中,「神明會」是庄民共同祭祀的最原初的狀態,迄今仍有許多村廟性質的「神明會」,神明仍在庄民之間輪祀,柳營果毅後馬明尊王會、新營及柳營的岳府元帥神明會、鹽水布街土地公會、新化竹仔腳太陽公會、關廟新埔武侯爺會、關廟北勢太陽公會等皆仍以神明會形式存在,二溪地區角頭性質神明會則發展成庄廟。
筆者在撰寫碩論時,曾採訪「許真人祖佛會」,先民以神佛之名,凝聚了新營以南、曾文溪以北17庄,不同籍貫別的許姓宗族,組成跨村落的同姓組織。善化曾姓金毛王會、五庄伽藍會、郭姓榴陽王會、敦脩堂忠順聖王會、還有截稿前來不及收錄,以安定地區王姓為主的「食王祖」等,都是大臺南市重要的宗族性質神明會。
還有特定人士成立的,昔時鹽水地區紳商雲集的灶君會、府城內的延平郡王會;讀書人成立的敦源社、親親社、中社。更有像府城杉郊媽祖會、線香業九天娘娘會這樣同業的神明會;為了防火而祭祀的火王爺神明會系統;也有依附在宮廟內,像五條港西羅殿內20多個神明會、關廟深坑太陽公會。此次,更幸運的收錄到灣裡地區在1930年代即已消失的祭海神「做竹筏仔戲會」。
啊!感謝眾神庇佑,感謝熱情的鄉民協助,感謝團隊伙伴們的辛勞,讓這次的調查順利的告一段落。果然,相對於神明有固定建築居所的宮廟,「神明會」更能彰顯臺灣民間信仰的多元變化。我們相信,更多的老神明會依然在某處,我們會繼續尋找,也歡迎閱讀完本書之後,對此議題也產生興趣的讀者,一起加入關心臺灣在地文化的行列。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