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被詛咒的國度

7折$ 294
4.5 /5
6位讀者評分
5
33%
4
67%
3
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6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22/08/12
多年前買了這本書,看完後深感在文明時代,怎會還有這樣的國家出現,加上最近的新聞常出現國人赴柬國遭詐騙的事件,推薦給有柬國掏金夢的人,看完後再決定要不要相信那是可以賺到錢的國度.
展開
user-img
4.0
|
2020/01/06
|
電子書
柬埔寨真的是令人印象深刻無比,學生上課前要先賄賂老師,爲了贏得選舉直接向對手投擲汽油彈,聯合國接管之後毫無作用
展開
user-img
4.0
|
2017/04/25
這是一本記錄絕望的書,由於絕望得沒有盡頭,讀到最後甚至不耐煩了起來,因為不論是仁慈還是恫嚇,似乎都對柬埔寨毫無幫助。本以為緬甸、北韓或非洲國家的境遇已夠悲慘了,不料作者在結語處語出驚人:柬埔寨更等而下之。作者的敘述語言冷靜、睿智,偶爾帶點挖苦的幽默,由內而外地犀利爬梳柬埔寨的命運構成;作者下觀點的力道也頗為大膽果決:貪婪殘暴的獨裁者固然是罪魁禍首,但柬埔寨人已維持千年的順服與依賴的民族性也必須為這道永恆的詛咒負責,他甚至將矛頭指向不斷捐款給柬埔寨政府貪汙的各國捐贈團體,明言了自我良好的正義感與道德感是解決不了世界危機的。作者幾乎是以剖開傷疤的膽量想找出柬埔寨病入膏肓的癥結,相信寫出這本書也得罪了不少人與團體,然而柬埔寨從不間斷的惡性循環竟也讓作者尖銳的譏諷失了效,因為我們會發現不論是在1990年代或21世紀時,作者發出的尖利評論如出一轍,詔示了現況毫無進展改善,不禁令人不耐地想:世上到底還有哪種方法,可以打醒這個自溺於貧窮痛苦的國度?
展開
user-img
5.0
|
2016/07/08
為了去柬埔寨自助旅行,我盡可能地消化有關這個國家的所有訊息,而這本書提供了相當大量的客觀事實。除了內容十分精彩之外,翻譯文字也無可挑剔。即使你無意前往柬埔寨旅行,這本書也是很棒的報導文學作品。
展開
user-img
4.0
|
2015/12/20
二十世紀關於柬埔寨的歷史令人不忍細讀,印度文明有個共通點,不若中國漢文明有注重歷史書寫的傳統,往往仰賴外國文明的側談筆錄,深受印度文明影響的柬埔寨也不外如此。『了解柬埔寨是外國人的事』,作者表示書寫柬埔寨歷史的書不是英文書便是法文書,最近才終於有少數幾個柬埔寨留學生書寫的紀錄,以高棉文書寫談論的非常之少。

歷經扶南、真臘、高棉帝國直到法國殖民(1864-1940, 1945-1953)之前,吳哥王朝似乎是柬埔寨歷史中最輝煌的一段,僅供後人追想。法國入侵並沒有帶來文明,這個曾高舉「自由、平等、博愛」大旗的國度,並沒有傳遞當地人民主共和制度的美好,進而牽引出自1953年柬埔寨人掌權後一系列的動盪,他們學會了如何使用西方制度、進行獨裁暴力統治,甚至更勝過往任何時代。

整個內戰戰火從1970年代,赤柬(民主柬埔寨)奪取高棉共和國政權後,三年之內屠殺全國近四分之一的人口(200萬人),死亡沒有理由,生命何其恐懼?即便1990年代聯合國介入接管柬埔寨,高額的捐款卻湧入高官的口袋,鄉間的平民百姓依然過著『傳統的貧窮』,當鄰國暹羅、越南經濟發展突飛猛進之際,柬埔寨的農民仍停留在原始農業的耕作模式:『受苦的人民害怕改變帶來傷害』,於是飢餓、醫療、教育的困境,迄今仍無所突破。

只是,極迫切需要外界襄助的柬埔寨,在講究利益導向的國際關係中,它內戰、貪汙腐敗、疾病肆虐,卻不過是東南亞諸國之一,而且還是GDP產值低落的國家,花大筆資金援助並無實質回報可言,至少站在美國白宮的立場:這個世界還有很多更值得令他們煩心的事,柬埔寨『野地仍有白骨哭聲』難以吸引美國的目光。「人道關懷」在外交舞台中似乎個幼稚的字眼,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作者說以外國人的眼光來看,這一切多令人沮喪,但是柬埔寨人深根蒂固「上座部佛教(小乘)」的教誨,於是每個人能對每一場苦難都逆來順受。作者筆中多次強調「佛教」對柬埔寨居民宿命觀的影響,高棉人不思進取、隨遇而安、逆來順受等態度都是因為「佛教」,我本人倒是非常懷疑這個論點。

也許生活太過於苛苦,無能為力寄情於文明或科技的發展,因為吃不飽喝不足、常常活在死亡的陰影下,無盡的貧窮讓他們連親人之間也充斥著暴力與黑暗,『生活很苦,但是我們活下來了!』似乎就是每個柬埔寨人一生最能得意的事。
展開
user-img
4.0
|
2015/02/03
微笑的眾神與受苦的人民——《柬埔寨:被詛咒的國度》


提到柬埔寨,你會想到什麼?吳哥窟的眾神?微笑高棉?看完《柬埔寨:被詛咒的國度》,你對柬埔寨的印象會變得完全不同。


1979 年,作者布林克里初訪赤柬下台後的柬埔寨,寫下「這個國家與它的文化已死去」(註 2)。30年後,他重返柬埔寨,發現柬埔寨人民仍是「世上最不被善待的一群人」:


88% 的人無電可用。
80%(約 1340 萬人)過著與千年前無異的原始生活,卻沒有當時的豐足收成。
60% 的人沒有讀寫能力,大多數人在讀完小學二或三年級離開學校。
30%以上的人每天只靠不到 1 美元度過。
22% 的人家裡有廁所和乾淨用水,而在鄉間只有 16%。
20% 的孕婦撐不到孩子出生。
20% 的兒童活不過十歲。


如果覺得這些數據太冰冷,不妨想像以下情境:


1. 法院販賣正義,付錢者生,無錢者死。警方私設路障賺過路費,運送玉米一趟來回可能得付 200 美元(而全國有 30% 以上的人民每天只靠不到 1 美元度過)。

2. 幾百個士兵或警察把居民驅逐到街上,焚燒他們的家,一千多人甚至連一瓶水或取暖的毯子都來不及拿,就被載到「集中營」自生自滅。

3. 不給紅包不看病,付錢可能只拿得到過期藥品,但不付錢什麼都沒有,就連要冰敷的冰塊也要自付。即使醫院不收錢,醫療品質也十分低劣,例如,柬埔寨醫院幾乎都沒有細菌化驗室以測試感染源。

4. 學生踏進教室那一刻,必須繳錢給老師,不然會被罰站、被趕回家,和得到壞成績。如果老師不願攪和進來,學校外還有街頭小販叫賣答案卡。即使學生們順利畢業,所知仍不多,因為讀書是為了當官收賄。


然而,在獨裁政權、貪污網絡、賄賂教育、醫療困境之下,竟有 75%-80% 的柬埔寨人滿意現有生活。為什麼?作者認為,柬埔寨人通常被動、消極、害怕改變,數個世紀以來,柬埔寨一旦面臨改變,總落得屍橫遍野,例如,赤柬時期全國有 1/4 人口(約 200萬人)慘遭屠殺。


--------

「如今大多數人沒有抱負,沒有夢想,他們想要的只是不被打擾。」(p. 419)

--------


所有的報導和解讀都有其優點與缺陷,本書雖詳盡柬埔寨「盜賊政府」統治下的貪污網絡、人權侵犯、貧窮生計和醫療困境,亦不乏不甚理想的部份。例如,作者指出「試著了解柬埔寨的外國作者,有時會陷入淺薄的刻板印象和概括認定。」(p. 402),可是,他試圖解釋柬埔寨人為何未起而反抗政府時,卻也因為傾向將柬埔寨人同質化——而且是強調負面特質的同質化,例如被動、消極、個人主義盛行——使論點容易被攻擊為文化甚至是種族優越心態。


那麼,讀此類書籍時該如何是好?奧罕.帕慕克 (Ohan Pamuk) 的《雪》中有一段實用警語:


--------

我轉向他,問他倘若我真的要寫一本以凱爾斯為背景的書,現在他是否想出了要和我的讀者說哪些話。
「沒有。」他果決地說。
看見我的臉色一暗,他態度軟化。「我真的考慮過要說什麼,但你也許不喜歡。如果你寫一本以凱爾斯為背景的書,並把我寫進去,我想告訴你的讀者,別相信你筆下的我,別相信你對我們的描述。. . . . . . 如果你把我剛說得這番話寫進你的書裡,至少你的讀者會開始對刻板印象存疑。」
我答應他,會把他的話寫入我的小說中。

--------


閱讀,吸收,同時存疑,那麼即使離柬埔寨很遠,或許也能稍微了解那個世界。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