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麵包屑裡的各種好主意:社會物理學──剖析意念傳播方式的新科學

79折$ 252
3 /5
1位讀者評分
5
0%
4
0%
3
10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1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3.0
|
2020/01/02
利用大數據研究社會行為,便是這本書的主要內容。作者的研究取向非常類似於網路科學,採用數學與大量資料的方式來解讀人類行為。這種嶄新研究取向,作者稱之為「社會物理學」,不過這跟布坎南那本《隱藏的邏輯》中所闡述的社會物理學 (social atom) 不同,雖然同樣依賴電腦運算,但本書的研究並非採用代理人模擬技術,而是大數據和傳統機器學習的方式,來推測出社會影響的數學函數。作者的理論相當特別,開創「意念流 (idea flow)」的概念來解釋各種社會現象。這個概念沒甚麼特別,說穿了就是想法的交流,但作者獨到之處便是採用數學的方式,試著證明這意念流確實影響各種社會指標。根據作者的研究,一個群體中想法交流的多寡,將決定性的影響這個群體的運作效率,這種理論可以廣泛應用到一個團隊、一間公司,甚至是一個國家,比如說,意念流較高的團隊可以做出更好的商業決策,或意念流較高的公司營收更好等等。

不過,作者過度誇飾意念流的影響力,認為想法交流的頻率決定一切,以至於想法的內容與品質不重要,個人對這種矯枉過正的論述持保留態度。本書在序章把社會物理學講的無所不能,牛皮吹的超大,說可以終結戰爭、金融崩盤、疾病、社會暴力、政治僵局、貪汙等等,這種過度自信說法反映著當年的大數據狂熱風潮。作者更認為他的社會物理學將牽起社會科學革命,並貶低傳統的社會科學研究法,眼光狹窄地認為那些實驗室研究只能得出「相關」而找不出因果,辜負社會期望並「正在崩潰」。這種傲慢論點跟《數據、謊言與真相》的作者如出一轍,覺得數據量大就天下無敵。但諷刺的是,作者的研究樣本其實很小,只是記錄的資料量多,一直拿幾百GB來吹噓,結果代表性其實更差。這理論的最大問題是,「意念流」在因果關係上的假設是很有疑問的,作者認為意念流是因,但更有可能是中介變項,如「好的 idea → 廣泛傳播 → 效能提升」,在這種變項關係下,意念流當然會把解釋變異量吃掉,作者因此草率下了意念流比 idea 本身好壞還重要的結論。有趣的是,本書附錄中的數學部分,作者又明白表示只做預測不解釋因果,但正文中充斥著因果的推測。作者過度自信的後果,便是本書問世後六年,沒幾個人知道社會物理學,可見牛皮吹破了。

當然,本書的論述在某些部分還是挺具洞見,作者正確指出,許多習慣和信念不是深思熟慮的結果,而是在資訊暴露和社會影響下,無意識的逐漸形成。作者和其學生的許多研究成果,也確實點出了想法交流的重要性。意念流的提升可以獲致各種正面效果,其實一點也不令人驚訝,一個高效能的團隊,具備充分溝通與想法交換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只是作者過度誇張其解釋力,甚至宣稱能準確預測各種指標,但預測的是每平方哩GDP這種冷門指標,讓人懷疑是不是選擇性呈現的結果 (可能其他指標預測得很爛)。如果作者能正視大數據限制,不去貶低其他方法或觀念,肯定可以開發出更有洞見的理論。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