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經濟學:用「科學數據」破除教育迷思,培養孩子的自制力、意志力與好成績!

9折$ 324
5 /5
1位讀者評分
5
100%
4
0%
3
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1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16/07/13
最近聽某小孩即將生國三,要準備高中職入學考試而煩惱,她選擇去國三復習補習班,10個月的總花費是12萬,打算拼3A好進入某(離家很遠的)高中。我問她 12年國教不是主打念離家較近的學校嗎?她說恰好她家附近的高中職通通都非常難考,所以她不抱希望,退而求其次力拼那所學校。
原來我離開聯考制度那麼多年,聯考只有比當年更聯考而已。所有一切的制度變得更加複雜,唯有聯考、補習、整天寫考卷沒有改變。
翻閱這本《‪#‎教育經濟學‬》,作者本人也感嘆,日本的教育經濟學實在不夠發達,學者得不到數據資料,所以關於教育的事情難以分析,政策就只能做著一些不知道是好是壞的「總體實驗」。
我記得在《‪#‎孩子如何成功‬》一書中引用了非常多的數據,有些實驗成功,有些實驗成效不如預期;《‪#‎教養大震撼‬》也提出很多研究報告,甚至在這本《教育經濟學》中也有很多數據顛覆了教育成見。
這些被數據顛覆的教育成見中,有以下有趣的事實,我隨手列舉幾個。
☆例如有些教育評論家(不然我們說部落客好了)好像特別容易教出厲害的小孩,實際上很難操作到每個小孩,你以為是自己方法不對,但其實是荷包不對(他家真的比較有錢)
☆用錢作為獎勵沒有那麼糟糕,但是怎麼給、什麼時候給,差很大。
☆小孩年紀越大,越需要教育投資?好像不是這樣,反過來可能會更好。
☆「用功讀書」對於以後薪水的正面助益沒有想象的大,重點是別的。
☆學校教育比較重要?好像不是。但是一個好老師可以讓小孩從成績到薪水都提升!
有數據的研究讓教育更踏實,所以我好想知道,台北想要引進平板的「政策性價比」如何。我也好想知道,目前的12年國教的入學方式,是靠什麼研究而採用這樣的方式。
如果我們都不知道這些,我們是不是也都在做些不知道是好是壞的總體實驗呢?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