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語言
English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相關網站
回首頁
售票網
企業採購
福利平台
海外專館
:::會員服務|快速功能
會員登入
黃金會員
前往會員專區
我的電子書櫃
訂單查詢
瀏覽記錄
下次再買
可訂購時通知
本月獨享
可用E-Coupon
0
張
可用單品折價券
0
張
可用購物金
0
元
可用 OPENPOINT
0
點
登出
訂單查詢
購物車(
0
)
電子書櫃
繁體
展開廣告
關閉廣告
HOT
抗寒保暖家電
寫書評送25
兒童玩具禮物
年終交換禮物
:::網站搜尋
全部
全部
圖書
電子書
有聲書
訂閱
影音
電子閱讀器
美妝
保健
服飾
鞋包配件
美食
家居生活
餐廚生活
設計文具
無印良品
星巴克
3C
家電
日用
休閒生活
婦幼生活
電子票證
寵物生活
票券
玲廊滿藝
故宮精品
雜誌
售票
海外專館
快速到貨
禮物卡
必讀暢銷榜
天天爆殺
今日66折
每日簽到
禮物卡
現領折價券
全站分類
年度百大
電子書
兒童館
旅遊戶外
家居日用
美妝個清
健康運動
旗艦品牌
中文書
.
簡體
.
外文
電子書
.
有聲
.
訂閱
雜誌
.
日文書
CD
.
DVD
.
黑膠
線上藝廊
文具
.
動漫
日用品
.
婦幼玩具
彩妝
.
保養
.
洗沐
鞋包
.
黃金
.
服飾
3C
.
手機
.
電玩
家電
.
視聽
美食
.
生鮮
.
保健
寵物
.
家居
.
餐廚
運動
.
戶外
.
旅用
禮券
.
票證
.
票券
博客來
讀者書評
當呼吸化為空氣:一位天才神經外科醫師最後的生命洞察 的所有評鑑
取消
送出
取消
送出
確認
瀏覽次數(116)
分享至Line
分享至FB
複製連結
4.5
當呼吸化為空氣:一位天才神經外科醫師最後的生命洞察
中文書
心理勵志
保羅.卡拉尼提
時報出版
|
2016/08/02
9
折$
288
放入購物車
4.5
/5
12位讀者評分
5
42%
4
42%
3
8%
2
8%
1
0%
立即評分
精選書評
ypy
Lv.7
5.0
|
2016/10/04
醫生臨死前寫的回憶錄
幫本書釐清一下時間點
神經外科醫師得肺癌
吃藥使腫瘤消失(186頁)
才18個星期又回去工作(194頁)
不僅工作還讓自己的太太人工受孕
確診後六個月再次掃描,顯示一切穩定(197頁)
回來操刀七個月後癌症復發(217頁)
大家都說本書很感人
可是我另有看法
工作壓力導致他罹癌
不好好休息,使已經控制的病情又再度發作
有人說是志業,至死方休
我認為是逞強,職業壓力下身體的抗議
第192頁有寫到
我的教授有兩位主動勸我別這麼做:「你不是應該花時間跟家人在一起的嗎?」
...我心想...這個工作是神聖的...
...再次握住手術刀那種心癢難熬,我還是無法抵擋...
>More
Linyun
Lv.1
5.0
|
2016/10/05
我是在天下雜誌好書推薦中讀到這本書的節錄,當下覺得很感人,然後當周立刻購入這本書
這本書從頭到尾感受不到一絲恐懼、絕望和悲痛
有的只是對生命和時間因果的純粹卻又不可解釋性,從一個生命將走入盡頭的筆者觀點發出
書中也留露出作者對文學的深厚情感,一字一句都非常的細膩,溫柔
值得推薦!
>More
全部書評
|
共12則書評
評鑑星等
(可複選)
全部
5星
4星
3星
2星
1星
評鑑日期
全部
最近一個月
最近三個月
最近半年
最近一年
最近三年
三年以前
前往
第 1 頁
小筆
Lv.3
追蹤書評人
4.0
|
2021/02/25
這本書給了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當得知生命可能不久矣!你想做些什麼?
這個問題我也思考過,作者選擇病情穩定一點後回去行醫,甚至選擇擁有自己的下一代,儘管我可能不會做相同的選擇,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我們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及價值,並且把握有限的時間,做每個人自認為有價值的事。
當大限將至,我們學會珍惜生命與擁有的一切。
當換位思考(從醫師變病患),我們更懂得同理與謙卑。
很好的書,而且不得不稱讚這本書的譯者,翻得流暢又有文采,幾乎是我遇到翻譯最好的一本書了。
展開
小葉白筆
Lv.3
追蹤書評人
4.5
|
2020/05/16
看到這本書的前半段,我的第一個想法其實是──嗯我的人格特質確實不適合讀醫學系(撇除我的個人能力哈哈😂)
雖然在翻開這本書以前,讀者就知道作者已經死了,但是這本書的前半段,都在引導讀者認識這個作者本身,看到書本後半段時,卻使我越來越害怕看到結局、看到作者死亡的那個瞬間…
什麼叫做「悲劇」呢?大概就是活生生將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你看吧…而本書做到了。
作者和他身後的美滿大家庭,就是那活生生美好的東西。然而留下來(活著)的這些人,也因為這件事而學到很多東西~~在獲得這些禮物之後,他們選擇繼續向前走。
展開
悠遊書海
Lv.4
追蹤書評人
5.0
|
2020/03/08
花了兩天早上, 哭著把它看完了...迷茫的眼睛, 被淚水洗過了, 人生好似看的清楚了一些...
主若願意,我們就可以活著,也可以作這事,或作那事。」(聖經: 雅各書)
人生的意義建立在何處?
本書跟活出意義來可以一起看, 前方所走的每一步, 會更篤定.
展開
如識我聞
Lv.1
追蹤書評人
4.0
|
2018/10/07
這本書出版有一段時間,一直不敢去看,會這樣說是因為我有相似的經歷…怕物傷其類。
一開始不是很理解他知道自己得末期肺癌還回去工作,整個看完之後,可以比較全面的理解他的想法。作者原本是史丹福的文學碩士,思考人類生存的哲學意義;後來到耶魯醫學院學醫,並成為神經外科住院醫師,其科學研究還獲得美國神經外科學會最高研究獎,即將完成住院醫師訓練,不意外的話會獲得外科教授職位並有自己的研究室,我們圈內人一看,都覺得是人生勝利組。
然後他就發現自己癌症末期了。
雖然本書有很多作者誇耀的成就,但在大病時,還是可以引發人生”什麼最重要”的省思。
把每一天當作你不久就要死了那樣活,臨死時,不要後悔。
(全文請搜尋”如識我聞”)
展開
這是一本好書
Lv.3
追蹤書評人
4.0
|
2018/01/13
我買的是原文版本
稍稍看了一下試閱的中文譯本
覺得翻譯真的不容易
展開
Wendy Liu
Lv.1
追蹤書評人
4.0
|
2017/08/05
與其說它是一本回憶錄 ,我倒覺得比較像一位醫師對自己在這個神聖的角色上的虧欠,覺察及省思。 在一個連醫院也成為血汗工廠的時候, 醫生很難不把病人當作一個待解決的問題或待完成的工作 (原文 P90); 很難再意識到病人和醫生一樣,也是有血有肉,有感覺有情緒的生命體。 除非自己親自走一遭, 經歷一次, 否則醫生對自己把病人所帶到的那個生不如死的景況(原文 P102 用 hell~地獄這個字 )的了解是少之又少。
而醫院及醫學需求是無情的。也忘記醫生跟病人一樣,也是有血有肉有感覺,體力有限,精神有限及情緒有限的生命體。
生命本身就是充滿矛盾的。有時候像雞蛋一樣脆弱到不堪一擊,有時候卻又可以像頑石一樣頑固地堅忍不拔。
如果生命太短,像一瞬間一樣地短,短到無法想太多 (原文P66), 那又為什麼對神經科住院醫生來說一天(日子)太長~早上六點到院,一年(年歲)太短 ? ( 原文P103 )
作者認為生命的意義及生命的美德和我們所形成的人際關係的深度有關 (原文P39); 有些人際關係給予生命意義 (原文 P34); 身為一位實習醫師,作者誠惶誠恐地認為自己就像一個還沒有成熟的肺臟,還無法擔當延續生命的責任(原文 P62); 如果延續生命跟經驗有關,那身為人,做人做了幾10年的我們, 又能承擔多少延續生命的責任 ? 是否也誠惶誠恐?
在重要關頭,或生或死已經不是唯一的問題,而是什麼樣的生命才值得活 ?(原文P71); 要在生死之間取得平衡,光有知識夠嗎?(原文 P66)
如果未被檢視的生命不值得活的話,那沒有(真正)活過的生命值得被檢視嗎 ?(原文 P31)
然而真正活過的生命的定義卻又因人而異了。
人們通常是在身處醫療景況的情況下面對 :死,死與意義相互交錯的問題。(原文 P70)
我納悶, 人們是否可以因為這問題太複雜,而可以把它放在一邊不要再去想它。
展開
谷梅
Lv.6
追蹤書評人
5.0
|
2017/02/04
「當呼吸化為空氣」是一本由神經外科醫師保羅.卡拉尼提所著,是他罹癌後的最後生命洞察。他記錄了整個心路歷程,誠實的檢視生命的意義直到呼吸停止的那一刻。
「是什麼使生命具有足夠的意義應該繼續活下去?」當遇到決定的關鍵時刻,作者問道:「怎麼活才是真活?」我們日以繼夜的求成功,求財富,而當成功與財富都到手時,難道我們就真的得到幸福,了解人生的意義?作者說,死亡永遠都是贏家,因此面對這一場必輸的挑戰,如何將生命發揮應有的價值,在那一刻來到之前?
此書的最大特點在於作者身為醫師,從學生時期起便與死亡有直接的接觸,而神經外科涉獵的層面更與情感、科學與精神方面息息相關,因此作者在文中有許多理性兼感性的心靈探討。他也從古今諸多文學作品中去獲得啟發,深信在人生的許多轉捩點上,文學不但點亮他者的經驗,也提供個人反省的豐富材料。雖然他輸了這場戰爭,然而他也贏了這場戰爭,因為在戰爭結束前,他用文字傳達了他對人生滿溢的愛,他找到了真正的意義而能平和喜悅的離去。
永遠不要忘記我們一直在這個與時光共存的戰場上。虛耗生命,時光仍繼續前進。用力生活,時光依舊前進。
我們要的是什麼?
怎麼活才是真活?
展開
KD
Lv.5
追蹤書評人
4.0
|
2017/02/02
原文書在美國是超級暢銷書,在《紐約時報》排行榜上久占不下。翻譯為中文的字數比想像中少,雖然頁數有284,但排版其實滿鬆的。作者是神經外科醫師,但文學底子深厚,翻譯應該頗有難度,譯文有時略顯老氣,不曉得是不是受限於原文之故。
這本書是作者的回憶錄,前半其實不怎麼有趣,主要在描述作者如何經過種種努力,獲得種種成就,包括在文學與醫學之間的抉擇,以及成為住院醫師、受訓等等與工作有關的敘述。
進入後半,當作者開始描述罹癌後的生活,書的內容開始有了轉折。當神經外科醫師(或許真是最頂尖的醫師)與癌症病人的身分重疊之後,一切都不同了。一開始病情還控制得不錯,作者甚至順利重回醫院崗位,但當癌細胞擴散後,劇情——和作者的健康狀況——便急轉直下。
或許我們可以把前半視為鋪陳,只為了對比出後半的張力——雖然這麼說很殘酷。
作者提到,醫師對專科病情非常了解,比病人知道得更多,但其實對生病的「感受」一無所知,除非醫師自己也患上同樣的病。如同我常說,我們可以去「理解」一件事,理解到非常透徹,但那終究只是智識或理性上的理解,除非我們經歷過相同的事,否則不能「體會」,就是不能。由此更顯出同理心與「感同身受」有多麼困難,除非我們自己經歷過,否則說「感同身受」恐怕勢必包含幾分虛假。
因此,當一位每天替病人開刀的醫師——每一刀都在計較2mm,劃得深一點淺一點左一點右一點都可能會造成病人終身在自我認知上的缺陷,而自我認知又與生命的意義多所牽連——也成為病人,行走於無數病人曾經走過的路,他的心路歷程便格外引人好奇。
書中引起我最大共鳴的段落,是在敘述「科學信仰的地獄」——這是我自己的說法。意思是,如果我們把科學當作信仰,企圖建立科學的世界觀,而將諸如「靈魂、神、身著長袍蓄鬍白人男性」等「過時的觀念」(作者說的)排除,後果是,我們不僅將神逐出這個世界,愛、恨、意義也會一併被放逐,而這些卻是人類生命最中央的層面。
如果我們將科學當作信仰,「科學不能證實意義,於是,生命本身並無任何意義。」科學的確在探究物質與能量上,發展出很強的能力,但「科學知識在人類生命的存在性、直覺性的本質上無從發揮。」這或許是科學永遠做不到的事。
如果我們打造一個只有科學的世界,那個世界會是地獄,至少對我而言是如此。我和作者一樣,都真的這麼做過,去過那樣的世界,或者,至少到過那世界的入口,然後轉身,不再回頭。我在那條路的最後,痛苦不堪。就像鐘擺奮力盪到最高點,在短暫靜止的瞬間之後,義無反顧地衝向另一邊。然而,沒踏上相同旅程的人,可能永遠無法體會。
譯者在全書末尾寫了〈譯後記〉,在父親與自己都罹病的狀況下翻譯這本書,想必是百感交集吧。
展開
Mathi
Lv.2
追蹤書評人
3.0
|
2016/12/27
我無法感動的一本書!
展開
聆庸
Lv.2
追蹤書評人
2.0
|
2016/12/14
這本書一上市我就迫不及待地買了
很遺憾地 , 與其說是外科醫師生命最後的洞察
這本書更像是一本年輕生命殞落的自傳
太多作者自身在成長過程中跟眾人攀比的橋段
以及對成為醫師後功名的追逐
而忽略重點對各種生命的洞察
唯一可看處大概就是在外科手術中經歷的各種手術及生命的來來去去
的確是讓自身成長的歷程 , 但要說的上要讓人有很深的共鳴
實在還不到心坎裡面 , 算是讓失望的一部作品 .
展開
Linyun
Lv.1
追蹤書評人
5.0
|
2016/10/05
我是在天下雜誌好書推薦中讀到這本書的節錄,當下覺得很感人,然後當周立刻購入這本書
這本書從頭到尾感受不到一絲恐懼、絕望和悲痛
有的只是對生命和時間因果的純粹卻又不可解釋性,從一個生命將走入盡頭的筆者觀點發出
書中也留露出作者對文學的深厚情感,一字一句都非常的細膩,溫柔
值得推薦!
展開
ypy
Lv.7
追蹤書評人
5.0
|
2016/10/04
醫生臨死前寫的回憶錄
幫本書釐清一下時間點
神經外科醫師得肺癌
吃藥使腫瘤消失(186頁)
才18個星期又回去工作(194頁)
不僅工作還讓自己的太太人工受孕
確診後六個月再次掃描,顯示一切穩定(197頁)
回來操刀七個月後癌症復發(217頁)
大家都說本書很感人
可是我另有看法
工作壓力導致他罹癌
不好好休息,使已經控制的病情又再度發作
有人說是志業,至死方休
我認為是逞強,職業壓力下身體的抗議
第192頁有寫到
我的教授有兩位主動勸我別這麼做:「你不是應該花時間跟家人在一起的嗎?」
...我心想...這個工作是神聖的...
...再次握住手術刀那種心癢難熬,我還是無法抵擋...
展開
共
1
頁
前往
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