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勒斯故事

79折$ 252
4.5 /5
13位讀者評分
5
62%
4
23%
3
15%
2
0%
1
0%

精選書評

全部書評 | 共13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24/11/27
目前我才看完第一部,以下僅就第一部說點心得。

本書一打開就讓我驚訝,序幕極其有趣,採用破題和倒敘法,不僅交代了書中主人翁(女主)的書寫動機,同時也為失蹤友人那特別的「人格特質」作了首度的披露。

往後的節奏也保持明快的調調,真的就是「自傳體」的寫法,然而身為一本小說,它甚至比很多自傳對於情境的刻畫、事情的脈絡交代都要少,就是很乾淨利落的帶過,然而這樣的方法卻沒有減損故事的張力,被揀選出的這些橋段都緊緊把劇情串起,雖然看起來是漫長的六十年,卻毫不枯燥,不鬆散,具有極高的戲劇性。

然而故事的好看只是一部分,本書的主旨就是「女人的友誼」,這才是本書的最大價值、醍醐味所在。並也由此帶出了值得省思的議題:主要是「家庭」和「貧寒」對於人一生的影響。

我最佩服的是,本書的心理描寫非常出色,於是這兩名女角也活靈活現。

莉拉從小就是他人眼中的壞小孩,與之相對的女主則是乖寶寶、好學生。莉拉的頑固讓她不畏懼世間眼光,勇於抵抗一切,表達一切,這就是女主從她身上感覺到的首次特別,只要和她在一起,她的勇氣也得到增強,無所畏懼。

然而女主很快就發現莉拉身上擁有更多特質,比如她在學業上的潛能,這些潛能很快也透過老師得到應驗。女主的自卑萌生,然後是嫉妒,自此開始,莉拉對女主的影響更大,女主所做的舉動都是為了追趕她,並且超越她;然而這樣隱隱的競爭關係,很快也將隨著環境破滅。女主不用於實質上追趕她了,但她也很快發現,她的生命已被莉拉所形塑,做什麼事情都離不開莉拉的影響。至於女主對於莉拉的意義呢?因為我們站在女主的視點,無法窺探太多,但是答案顯然也是不言而喻。就如同書末推薦文所述「這幾部小說裡最真實的是艾琳娜與莉拉之間那種濃烈、甚至具有滲透性的友情。⋯⋯」

『滲透性』,沒錯,她們的友情是滲透性的,因而無比動人,卻也看著時常感到心塞;其實,我甚至一直覺得莉拉和小琳發展成百合也不奇怪,不如說,我很希望故事朝這種方向發展——不過並沒有,往後應該也不會。兩人都受限於環境,當然也不可能有機會、有條件去省思這種離他們生活更遙遠的概念。兩人於空間上時而疏遠,時而又緊密,但在兩人心理,對方都具有十足的分量,不管其形式對自己是好是壞,就是這樣矛盾和衝突的友誼。

而剛剛說到了百合,於是最後,就讓我用最具有此番氣息,也是我很喜歡的一段內容作結吧!
為了避免過多劇透,我會把某兩人的名字瑪掉,但因為是關鍵劇情,若完全不希望被劇透者還請避免觀看:

「這是我第一次看見她的裸體,覺得很不好意思。如果是現在,我就會大膽說看著她的身體時,我不好意思的目光其實也帶著興奮,因為我竟然可以趕在口口口口撫摸她,進入她,甚至讓她懷孕變形的幾個鐘頭之前,親眼目睹她十六歲芳華的美麗。
⋯⋯我的心情與思緒一片混亂:想擁抱她,與她一起落淚,親吻她,拉著她的頭髮,大笑,假裝有性愛經驗,以精於此道的口吻教導她,在這兩人極度親近的時刻以言詞拒她於千里之外。但是到頭來,幫她洗澡的時候,我心裡卻只有略帶敵意的想法。我幫她從頭髮一直洗到腳底板,竟然就只是為了讓口口口口在這天晚上可以玷污她。我想像她脫光衣服,和她的丈夫在新家的床上纏綿,火車匡噹匡噹駛過窗下,他猛力一戳進入她體內,就像手掌用力把軟木塞塞進葡萄酒瓶口那樣。我突然覺得,唯一能彌補我此時此刻,我即將感覺到的痛楚的,就是找一個夠隱密的角落,讓口口口(另一個人)可以在同一時間,對我做一模一樣的事。」
展開
user-img
5.0
|
2024/04/27
描述兩位關係親密的女孩一起成長,孩童時代結束後邁向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作者將少女間微妙的競爭關係描寫得非常細膩且貼近,佩服作者的觀察細微和文字能力,值得一讀。
展開
user-img
5.0
|
2023/04/15
一旦開始看,會停不下來!

二戰後破落貧窮的那不勒斯小鎮,內斂細膩的小女孩艾琳娜眼中的世界,聰穎無懼的好友莉拉既像烈日照耀她的童年,又如潮汐般牽引她的思緒。

艾琳娜對於莉拉,是依賴、崇拜、甚至接近愛慕,同時也自卑、嫉妒、和懼怕。

在成長過程中,街坊鄰里間的各種喧雜、角力、衝突,讓她們逐漸地走向不同的人生道路。
展開
user-img
5.0
|
2021/07/09
作者艾琳娜說:「女人這一生,要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到底。」

人生就像一場賭博,有的人儘管沒有好牌,也能逆襲,有的人手抓一手好牌卻打得一敗塗地。

世界上哪有那麼多的天生好命,不過是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罷了。作為女人明白,除了你自己,沒有誰能做你永遠的依靠。

不將就不放棄,才能一路披荊斬棘,在磨煉和打擊中練就金剛不壞之身。獨立的女人最好命,是萬古不變的道理。

生活從來不會太過偏愛誰,靠著別人得來的,終將會失去。不管已婚未婚,有沒有生孩子,願每個女人都能活出自己的主場,擁有幸福的人生。
展開
user-img
4.0
|
2021/05/08
雖然看是描寫摯友的書,
實際上是在描寫姐妹情誼,
非常愛,以及理解對方的同時,
卻又對對方有些批判以及嫉妒。
這樣的故事對我這樣有姐妹的人來說,
真的是再熟悉不過。

同時,故事中出現很多雙主角在年幼時對戀愛的態度及觀點,
成人之後的我來看,
用一些拙劣的心計去迷惑男孩子,
真的覺得非常可愛也非常懷念。
展開
user-img
5.0
|
2020/04/06
訝異看完這本書竟然忘了給書評, 距離看完這套書已有一段時間, 作者細膩的文筆鉅細靡遺的描寫閨蜜間愛恨交錯的複雜情緒, 對某些讀者來說或許過於冗長煩悶, 但之於我卻有如細水長流、滴水穿石, 聽說也拍成了影集, 以後有時間必來欣賞.
展開
user-img
5.0
|
2020/02/14
劇透警告
"如果沒有愛,不止人的生命變得貧瘠,城市的生命也會了無生氣。"
- 那不勒斯故事。
這本書給了我一個很奇妙的感覺。
美, 裡面所闡述的情誼,畫面,以及對那不勒斯的描繪,在文字的表現下有著說不出的美。

故事從兩位主角愛琳娜與莉拉身為人母開頭,敘說有這麼一天,莉拉消失了,無故消失且無影無蹤,家人求助艾琳娜。

而艾琳娜確早已知道莉拉曾說過:總有一天將要不留痕跡的消失的無影無蹤。

便開始述說起她們孩童認識的那個時候,那段相處數十年的回憶。

因此這本書的內容描繪了主角艾琳娜與莉拉從小學到上中學的情誼,
彼此從天真無邪的孩童到知道了慾望,體會了愛情,財富與情慾,兩人童年一路的陪伴與成長。
透過她們的故事,勾勒除了那不勒斯一個小城裡的生活概況,以及城市的衝擊與逐日的改變。

這裡的人貧窮,教育水平不高,蠻橫粗魯,吵鬧暴力事件在這裡已經是司空見慣,就是真實的生活。
艾琳娜與莉拉,就是活在這樣的世界裡。

而她們既是閨蜜也是彼此暗地競爭的對象,總希望對方成長但卻又時常因為超越自己而吃味,
從學業,受歡迎的程度,外在的打扮等等,無不比較。

如同艾琳娜說道 :
"我花很多力氣唸書,做很多困難的事,
就是為了與這個萬丈光芒的女生並駕齊驅。"

她們相互競爭也相互砥礪,一起學習,一起懷抱夢想,寫書賺錢,尋找寶藏,天真無比。

但隨著年紀的增長,開始接觸到了愛情,
到了大城市看見時髦的人們和高水平的生活,體會到了原來富有與貧窮的差距,
更在體會到戀愛與情慾的歡愉後知道自己已經不再是孩童了。

慢慢的,改變了彼此的想法,而隨著時代的改變,經濟與產業結構的變化,這個小城也漸漸不同以往。

因此兩位閨蜜以及朋友們的友情,甚至彼此的家庭,都漸漸的產生了變化,回到過去似乎那麼遙不可及了。

而中文書名 "妳是我最聰明出色的好友" 更是在書中,莉拉將邁入婚姻時對艾琳娜說的 :

"妳不一樣,妳是我最聰明出色的朋友。
妳一定要成為最優秀的。
不管男生女生,妳都最優秀。"

多麼棒的情誼啊!

這本書為四部曲的第一部,
所以大量的在架構基礎上,許多的人名,許多家庭,大量的角色不免讓人一開始閱讀時有點容易出神或煩悶,
而主要在交代童年故事的情節上或許也讓步調稍慢或是平淡些。
但許多地方都是那麼的生活與真實,
卻能勾勒出許多讀著在孩童時期的回憶。

不過,
這是一段閨蜜的故事,如果是女性朋友,我相信在讀起來會更能體會書中的味道,
也許回憶湧現甚至對它愛不釋手。

但雖然我是男性讀著,
對於書中的情誼感受不太深,但感受那不勒斯故事在文字敘述下的美麗依舊是很棒的享受。
展開
user-img
5.0
|
2019/08/18
......人生的種種,隨著歲月點點滴滴匯流成河,向前流去,終不能復返。於故事中女主角艾琳娜與莉拉亦是如此。

專屬於兩個要好女朋友間的小默契、小猜忌、小合作、小抗衡…...這些那些,女孩兒才會有的細膩心思與無傷大雅的競爭小把戲,在艾琳娜‧斐蘭德的《那不勒斯故事》書中時不時冒出頭來,讓我這資深女生的讀者看著覺得好笑又熟悉,小女生間相處時的眉眉角角,就如同我記憶中我和年輕時的姐妹淘相處那樣。

然而那無可替代的親密友誼,往往能很快地撫慰著青春帶來的騷動。有個聽懂也願意耐著性子聽自己現在想說的話語的摯友,聽完後提出有建設性或根本完全無用的建議,讓人感覺不孤獨,彷彿成長這一路上有人相隨。有時當心中小惡魔浮現時,密友就立刻變身為小小的眼中釘,讓人心理浮起一種想一較高下的競爭感,但,時間中將會告訴人們答案,這樣的競爭是良性的,摯友之間的競爭並非真正的競爭,而會幻化成一種砥礪你更往前走去的力量。......
展開
user-img
2.5
|
2019/03/18
劇透警告
翻看了前十頁發現譯文有些語句不通,不知是編輯問題,還是譯者的問題。
展開
user-img
4.0
|
2017/09/29
  翻開那不勒斯故事,走進了街坊,我看著這群孩子們從小學一年級成長到十六歲的過程,因為環境背景或天份的不同使得這群孩子們各自展開了不同的人生。不管是溫暖的、黑暗的、充滿疑惑的成長過程,作者的文字總是那麼真實的呈現各種不同的人性,讓我沉浸在書本中的親情與友情裡。
展開
user-img
3.0
|
2017/01/22
義大利的那不勒斯,或許大家更熟悉的譯名是拿坡里,然而提到旅遊印象多數人的評價都是毀譽參半,原因在於這裡不僅是義大利南部人口最密集、社會組織成分最複雜,也是犯罪率最高的城市之一,出名的髒、亂、差,號稱是義大利的罪惡之都,然而有意思的是這裡居然因為這部小說引發的熱潮,而成了觀光遊覽的朝聖地,神秘的義大利匿名作家加上獲獎無數的肯定,都讓這部四部曲小說更引人注目與好奇。

本書是「那不勒斯系列」小說的首部曲,背景舞台就設定在一九五0年代二次戰後那不勒斯的貧窮郊區,以市政廳門房女兒艾琳娜為第一人稱敘述視角,帶出她與閨中密友、鞋匠女兒莉拉的成長經歷,透過小說女孩不僅帶我們看到戰後的城鎮風光、還深入了生活的氛圍,兩個個性截然不同、卻都展現寫作才能的鄉下女孩,她們對於財富、對於未來,原本都有著無限的想像和藍圖,然而卻在一次生命際遇後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城鎮的變遷是故事的發展背景,也成了決定人物命運的關鍵。

小說有著懸念的開頭一開始就抓住讀者的心理,六十六歲的莉拉突然有一天消失得無影無蹤,她不只希望自己消失,還把拋下的整個人生完全抹除殆盡,一生和莉拉都在相互扶持與競爭中渡過的艾琳娜不僅氣憤也不甘心,決定寫下記憶裡她們故事的所有細節,看看這一次是誰會贏?!這樣的故事開展方式不但巧妙,也讓人會心一笑,透過懸念從容地聚焦出中心角色,並激起讀者對於事件發展和人物命運的探尋興致,而其後這時間維度橫跨六十年、廣及十個家族彷若磚塊書的四部曲故事,前後花了四年時間打造成史詩般的成長小說,艾琳娜究竟有沒有贏?答案似乎也就昭然若揭了!

敘述視角讓《那不勒斯故事》帶有極為濃厚的自傳色彩,作者就出生於義大利的那不勒斯更讓敘述顯得寫實,以女性書寫為主題,傳達出了許多真實女性在傳統社會中所扮演的矛盾地位與角色省思,尤其是在戰後百業待舉、經濟衰退的年代,我們看到兩個小女孩做著發財夢、渴望改變生活,但很快地意識到看似瑰麗的夢想難敵殘酷的現實,書中有不少對於貧困與黑暗隱晦的描繪,反應出某些複雜的社會問題,像是那位有著威嚴的「閣下」尊稱卻是童話故事裡的食人魔、街坊鄰里間常出現叫罵與惡鬥、或者就出現自己家中父親或兄長的暴力相向!當財富在日常生活中有了具體的形象,人生也開始變得可以妥協交換,隨著故事從童年到青少年的發展,我們也看到了主角們在外觀和性格上的變化。

閱讀這部小說,令人震撼的是格局的宏大、細節的扎實,但最大的難題或許也是眾多人物衍生出的紛雜,作者藉由人物刻劃和生動景象建構出時代輪轉下的焦慮和恐懼,剛開始讀取可能要依賴扉頁的登場人物表輔佐,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會逐漸進入這群市井小民的生活苦難與內心世界,兩位女主角深沉動人的情誼和扣人心弦的故事相信也會讓許多人縈繞於心,憶起不少青春往事。
展開
user-img
4.0
|
2017/01/21
這是一本很特別的小說,發生在義大利的那不勒斯故事。
作者是以第一人稱在敘述整個故事,以她自己的感受和他所看到的人事物將這一切細細記錄下來,感覺很像在偷看一個女孩成長的私密日記,她的生活每一天都有她需要開心和煩惱的事情。
人生的成長過程中,在我們的生命中大多會有幾個是自己從小到大都在一起的死黨,閨蜜,跟這些朋友的關係有時比跟自己的兄弟姊妹還來的親密。
小琳最好的朋友是莉娜,從小就是好朋友,一個個性較溫柔,另一個個性很犀利,小琳的學業成績一向都是優於莉娜,而莉娜在大人的眼光裡一向是壞孩子的形象,但是這一切都不影響他們兩人之間的友誼。
在花樣年華的十六歲理當該繼續上學,但莉娜卻因為家裡的生計,所以必須放棄學業而選擇婚姻,小琳的父母則選擇供她繼續念書,因為這樣微小的改變讓這兩個女孩走向不一樣的人生命運。
其實小琳對莉娜的情感是矛盾卻深層緊密不可分,她一直都很以莉娜為學習目標,羨慕莉娜可以擁有那麼好的未婚夫,但另一方面又開心自己比莉娜幸運可以繼續念書,事事都想和莉娜一較高下,但又不是真的想要莉娜認輸傷心。
書中莉娜跟小琳說過一個很內心的感受,那個名詞叫做【外廓消融】,平時看似正常的人事物,會在某一個事件時空裡,那些人事物像是脫去外殼的偽裝而暴露出真實的本性,邪惡暴力可恨的真實本性。
這樣的感受或許是來自於莉娜對於會對她暴力相向的父親與哥哥,平時的形象都是和平的,但當他們想要控制莉娜不要反抗時就會露出殘忍的本性,這或許就是莉娜對於這名詞有深切的感受。
創造出來的形容名詞在閱讀時讓人有種小小的驚奇,就像是在傳統思維中突然跳脫的創意,搭上情境解釋讓人很能理解莉娜內心的世界。
對於故事中莉娜與小琳的一段對話可以看出他們之間的情誼就算是對方結婚了,在對方心裡也都還是非常重要。


小琳問: 你愛斯岱方諾嗎?
莉娜回: 非常愛
小琳問: 比愛妳爸媽更愛? 比愛黎諾更愛?
莉娜回: 比愛任何人更愛,但是比不上我對你的愛。


是的,這種像是跨越性別,不論是否有血緣關係真誠的愛,友情的最終極,親暱的依賴看似像是愛情,莫名的占有。
其實不論男女其實都有著隱藏的雙性戀傾向,可以愛男人也可以愛女人,只是那種愛會隨著環境,道德,甚至世俗的教導,多數人最終會選擇世人普眾可以接受的性向,因此歸類同性是友情,異性是愛情。
世間的愛大多都對自己心理所想要的具有佔有慾,覺得自己才是那個真正有權力可以名正言順擁有的人,就像小琳看了莉娜的裸體,那樣跟自己一樣性別,有著跟自己一樣的性特徵,而小琳第一次看到,還來不及欣賞撫摸就要被她的未婚夫擁有,這讓小琳對他的未婚夫有著忌妒吃醋的感覺。
雖然同性之間的生理特徵都是一樣,人似乎有著天生的好奇心,對於不同的個體所產生出相同的模樣有著新奇以及莫名的吸引力,那不盡然就是愛戀所產生的慾望,而是生物之間天生自然的好奇。
整本書雖然看似是討論女孩之間的友誼,其實更像是在討論女性同性之間的情感糾葛以及探索女性的內心世界。
剛開始看這故事時其實有點乏味,花一些篇章陳述莉娜和小琳小時候怎麼認識,發生了哪些重要事件讓他們之間的情感更為堅定,加上故事裡出場的角色很多,隔壁的大媽大叔,街角大媽的大兒子,小女兒之類串場的人物很多,有時候會讀到某一篇章,會納悶此時出現的人物是哪一家的小孩,而且有時候出場的人物作者會只寫家族姓氏,而那家族的人又好幾個小孩時,會搞不清楚寫的是哪個小孩或是其實指的是父親。
這看似女孩私密日記的背後所要傳達的女性主義其實探討的很深入,看到中後段之後故事的劇情反而很吸引人,會讓人很想知道最後他們的命運如何,但是作者給的結局很開放,這一些故事就像是他們人生的四分之一場,還有四分之三場是處於待續的狀態,因此作者留給讀者無限的想像空間。
展開
user-img
5.0
|
2017/01/20
讀著義大利女作家艾琳娜‧斐蘭德的《那不勒斯故事》,我腦海中浮現幾位往昔摯友的身影與笑靨,那些苦澀的青春回憶,那些女孩們教給我懂的事,也許只留下片段剎那光影,卻是如此真實地匯入我的人生河流中。伴隨著我度過今天,迎向明天。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