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你的內在療癒力,創造自己的人生奇蹟

7折$ 294
5 /5
3位讀者評分
5
100%
4
0%
3
0%
2
0%
1
0%

精選書評

全部書評 | 共2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24/01/20
最近同時讀Joe Dispenza, Daniel Amen, Gary Zukav的書,覺得蠻有趣的。如果像凱倫阿姆斯壯說的,人總是尋找、重構神話,回應時代的需要,那麼我覺得,古老的神話是關於神是什麼?現代的神話(廣義來說,當科學試圖建立一種世界觀的時候,也是一種重構神話的企圖)是關於意識是什麼?凱倫阿姆斯壯說,神話因為有效所以真實,同理,談論意識,我們的知識仍然相當有限,即使引用科學實驗,讀起來仍帶有隱喻與神話的氛圍,但只要主觀看法改變,客觀現實也會改變,那麼即使只是隱喻也帶有真實性。

這幾位作家都會觸及幾個面向
1. 神經迴路重構
2. 腦波與量子力學

我總覺得以量子力學來談論意識不是很恰當,因為微觀到巨觀、top-down、bottom-up種種行為,有太多目前還無法解釋的地方。但或許當成隱喻來看是可以的,這也反應我們現有隱喻的匱乏,當我們要談論某種不可知、測不準的東西的時候,就只能比擬為量子力學。但願複雜科學的發展,可以擴展我們的隱喻庫。

不過我覺得Joe Dispenza在這本書裡面觸及一個有趣的觀點,「波」可能是突現的行為,也就是能量的表現。如果以multi-layer的模型來說,底層是粒子,上層是波動、能量,而且上層的能量狀態會影響底層的粒子狀態。以Joe Dispenza的說法,這包含影響表觀基因的開關。

如果波動是一種巨觀現象,那麼我們就可以談論一個人的波動與他的能量。有幾個地方我覺得不太清楚,
(1) 一般來說高頻波的能量比低頻波還強,但為什麼冥想要降低腦波的高頻波?是因為低頻波比較容易產生共振嗎?那麼如果有人可以處在高頻波共振,他的能量是不是又更強?
(2) Joe Dispenza提到波動是反熵,這或許是有趣的看法。但是有沒有可能波動也是比較耗能的狀態呢?Joe Dispenza提到行神蹟奇事之人的能量很強,但他沒有探討這些人「發功」之後是否處在筋疲力竭的狀態?

當我們描述新知識的時候,語句會有新意,是讀這本書有趣的地方,像是學習新的語言。喜歡這樣的句子「只要你覺得自己完整了,不會再去想什麼時候會變得完整,神奇的事就會自然而然發生」,聽起來有點像「失落的一角遇見大圓滿」的故事。另外關於信念的看法也蠻有趣的,一般來說,信念、執念、妄念,往往只有一線之隔,或同時是一體的兩面,究竟應該如何拿捏?作者提到內在的真實是對未知開放,對比於外在真實是對具體、特定事物內容的成癮。Joe Dispenza在訪談中提過,focus on nowhere,信念同時具有聚焦、無執的性質,看似矛盾,但不也是一種新的表述方式嗎?

Joe Dispenza提到,因為你能預想你的完整,所以你能預先感謝,感謝的心是高能量的心,這個說法蠻有詩意的,比對著植物感謝有創意。

可在網路上先看過Joe Dispenza的訪談再來讀他的書,我看的是Youtube頻道The Diary Of A CEO對Joe Dispenza的訪談,蠻有幫助的。

當然也要注意到Joe Dispenza運作著龐大的商業團隊,他帶領大型workshop的時候,群眾的集體狀態,讓人很難不想到宗教的原型,又或是神話在後宗教時代的樣貌。

其實我更想看到的是,Joe Dispenza如何與其他流派對話,或是與傳統冥想流派對話,但似乎沒有看到這方面的交流。
展開
user-img
5.0
|
2022/04/18
很棒的一本書,解釋了很多為什麼有些人可以創造奇蹟的原因和特質,我強烈建議大家買,太值回票價了,原來我們都一直被自己的思想給騙了,一直期待用我們的腦去改變一些我們不喜歡的壞習慣卻改不掉,因為要對抗的敵人不在外面,是那自己95%自動化的下意識,難怪改變這麼困難,推薦給想要更好的自己卻一直停留在舊的自己走不出來的人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