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滅絕首部曲:感染

9折$ 359
5 /5
40位讀者評分
5
72%
4
28%
3
0%
2
0%
1
0%

精選書評

全部書評 | 共40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19/05/13
看到”大滅絕”這三個字,就想起地球上曾經的霸主-恐龍,因為一顆外太空來的隕石撞擊到地面而改變地球的生態環境與氣候,造成物種大量滅絕,但是到現在,可能不需要任何的隕石,只要一株突變高傳染性病毒或細菌開始傳染,馬上形成人類物種存續的威脅,多年前爆發的SARS或是伊波拉病毒,已經讓人類警醒微小病毒,若是在蔓延初期不受控制,威力比核子炸彈還恐怖,因此,傳染疾病的掌控與預防,是全世界各國除恐怖攻擊之外,嚴密監控的重點項目之一,人類滅種的危機,高於國家或種族之上,也如同小說所提,每個國家將都會暫時拋開敵對或成見,攜手緊密合作,趕緊控制疫情蔓延為第一優先。



若是傳染源是從野生動物而來,問題算是好解,先進國家都有一套因應處理措施,但是作者從頭就加入濃濃的陰謀論,而且是已經傳承兩千年的地下神秘組織,目的不明,卻惡意兼蓄意地在非洲好幾個地方散播高致命性的病毒,讓當地政府與一接獲通報馬上派人支援當地的美國疾病管制組織,防不勝防,小說的十個章節依傳染天數區分,每一天都顯示感染與死亡的人數,急速攀爬的人數統計看的觸目驚心!對於肉眼看不到摸不到的病毒爆發的威力,實在不容小覷,簡直非常可怕!



Day1:320人感染,0人死亡

Day2:900人感染,13人死亡

Day3:32,000人感染,41人死亡

Day4:1,200,000人感染,500人死亡

Day5:5,000,000千萬人感染,12,000千人死亡

Day6:300,000,000人感染,70,000人死亡

Day7:900,000,000人感染,180,000人死亡

Day8:2,000,000,000億人感染,400,000萬人死亡

Day9:3,800,000,000人感染,620,000人死亡

Day10:4,600,000,000億人感染,1,000,000萬人死亡



雖然書名是《大滅絕首部曲-感染》,給讀者的印象是這本小說在疾病管制的努力與尋找對抗病毒的過程,一定會有不少使用現代化科技與做法的著墨,但是作者設定的男主角,是一個驟然失去記憶的創業家與投資客,剛好人在飯店清醒過來的時候,隨即發現房間裡面就有一個死人躺在地上,才剛清查自己與死者身上的東西完,這時飯店人員帶著警察來敲門臨檢,怎麼因應….馬上讓讀者腎上腺素迅速分泌,也為男主角捏一把冷汗,之後就是一連串的追逐逮人、趁機依循線索解密、片段找回失去的記憶…等等,小說同時交錯的另一條線是非洲的情況,以及美國疾病管制局派員去當地企圖阻止疫情爆發與尋找傳染源的進度,只是失控的不只是病毒蔓延的速度,還有地下組織以迅雷不及掩耳強力阻擾疾病管制局救援,讓劇情再次急速轉彎,朝向意想不到的方向前進,也使得整本小說的複雜度大大攀升,相對的,也大大提高閱讀的娛樂性與刺激度,緊緊吸引住讀者專注的目光。



Cindy越看下去越覺得作者花費不少功夫細細描寫男女主角的過去,一定與這次對抗病毒的大作戰,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作者才剛剛挑起讀者想要深究的興趣,《大滅絕首部曲-感染》就來到最尾頁,只能按奈著性子等著出版續集了,一定要用力敲碗敲碗敲碗~~~~等不及了~~~等不及了~~~等不及了~~~



對於從事疾病管制工作的人員,Cindy是非常肅然起敬,他們是對抗病毒的最前線與防堵疫情急速擴散的最大戰力,這份工作不只是要求高度專業、壓力大、工時長、隨時通知得馬上出門而已,到了當地還得兢兢業業,小心被傳染的高度危險,甚至是直接面對無藥可治的高傳染性病毒,在治安不良或戰亂的地方,還有被恐怖份子或反抗軍攻擊或被俘虜的危險,比較起來,非洲炎熱的氣候與穿著熱不通風的隔離衣工作,倒是件可以忍受的事情,另外對於堅持留守在偏僻鄉野幾乎沒醫護人員醫院的醫生,Cindy也是非常佩服,那是已經把治療病人列為人生的第一優先順序。



小說裡面提到美國關於疾病管制的組織與防疫措施,已經發展與運作的很成熟,大眾對於高度傳染性的疾病,也有基本的認識,只是對於政府處理疫情的做法,這本小說在續集應該會有假設性的發展與突破,還有某位緊急時刻突然被排除在外疾病管制局高層主管預謀自己想辦法隔離的方法,Cindy很好奇做法與功效如何?
展開
user-img
4.5
|
2019/05/02
劇透警告
一如傑瑞.李鐸(A.G. Riddle)之前的「亞特蘭提斯進化」三部曲,這本《大滅絕首部曲:感染》讀起來的感覺,彷彿欣賞完一部精彩的好萊塢電影般,充滿緊張、刺激、懸疑與感性知性兼備的小說。

《大滅絕首部曲:感染》以二位主角-戴斯蒙.休斯和佩彤.蕭做開端。在柏林的戴斯蒙在飯店房間醒來,身邊躺著一具屍體,還有一張紙條要他警告佩彤.蕭:「妳會有危險!」而身為流行病學家的佩彤醫師所主導的醫療團隊正準備前往非洲調查一起疾病。看似無關的兩條線會有如何的關連?

起源於肯亞的未知疾病迅速蔓延,一發不可收拾,類似「伊波拉」病毒,以驚人的速度擴散至全世界,數十日間數億人感染,上千萬人死亡,這究竟是大自然的反撲抑或是人為所造成?戴斯蒙和佩彤二人是何關係?他們能順利解決這場人類前所未見的浩劫嗎?

類似題材的小說,基本架構都差不多︰無非先是科技上的新發現、新發展,可以創造出人類美好的未來;緊接著,劇情急轉直下,就會出現「利欲薰心」的壞人。最後,主角脫離險境,解決所有的麻煩,也找到愛情或家庭問題迎刃而解。基本故事方向是如此,但如何換湯不換藥,又能端出一盤新鮮美味的好料理,就得看作者的功力了。

傑瑞.李鐸的小說好看,少不了故事情節曲折,《大滅絕首部曲:感染》不同於過往以傳染病為主小說的格局,作者不僅僅只是以人類所面臨的滅亡危機為主題,夾帶懸疑推理的部分,更是緊扣讀者的心思。病毒對於人類的威脅一直存在著,這也與人類歷史息息相關,傳染病所造成的威脅、毀滅、恐懼一直都在。尤其經歷SARS的台灣人恐怕更感同身受,尤其是人人一口罩,旁人一咳嗽便風聲鶴唳的日子,大家想必都歷歷在目。就在伊波拉病毒尚未根除之際,那麼《大滅絕首部曲:感染》所刻化的情景,無異是一記未來世界的末世預言,敲響人類滅亡的警鐘,尤其是被別有用心的恐怖組織所利用,想當然耳,那將一發不可收拾。

在病毒與傳染病蔓延擴散之際,我們能在事件發生同時看到光明與黑暗,一群勇敢無畏的醫療人員在前線奮戰,為人類的生死存亡而努力;另一群別有企圖的人則以生化病菌造成威脅,試圖製造混亂來達到目的。主角-珮彤醫師,是全人類希望之所在,卻也不幸感染,命在旦夕,戴斯蒙能及時挽救她與全世界嗎?無奈那背後的黑手一無所知,拯救毫無頭緒。
在傑瑞.李鐸的小說裡,常常讓讀者在高潮迭起的故事情節裡又驚又喜,也對尖端科技的進展既敬佩又充滿了恐懼。在《大滅絕首部曲:感染》閱讀的過程,我好奇與新鮮的都不是那無法控制的莫名疾病,因為那似乎已跳脫出我們的想像力;只有這種極有可能成真,但現在尚在實驗階段、虛虛實實的科幻小說才會讓讀者廢寢忘食,引起共鳴。尤其是主角-戴斯蒙大腦植入晶片裝置的這段描述,更是令人玩味。

除了以醫療科技為噱頭吸引讀者,小說裡還帶出人類與科學未來等問題的深度思考。當藥物已無法控制病情,神秘的大腦植入晶片裝置,這樣的醫療科技未來是否能以為借鏡,成功解決精神分裂、憂鬱症、躁鬱症等患者的問題,甚至刪除不想回憶的痛苦記憶,就像戴斯蒙一樣,是禍是福呢?試想這些微型晶片除了用於醫學上,軍事上更是不容小覷其威力。傑瑞.李鐸又一次帶領讀者進入了一個未來的科技世界;新的科技或許能提升人們生活品質與便利,同時也能為某些人帶來財富,另一方面也可能因為失控而造成社會的混亂和生態破壞與滅絕。科技的進步是好事,但若無法有效監管,失控的發展對於人類無疑是一場難以控管的災難。

戴斯蒙遺失的過往,他的成長過程悲慘且令人同情,他參與大腦植入晶片裝置的實驗,背後的「季蒂昂控股」究竟有何目的?真相為何?處處引人疑竇,這是否又與未知疾病的蔓延有關?「魔鏡計畫」又是什麼?第一集便在最精彩處嘎然而止,真是不免讓人唏噓,迫不及待想立刻追查下去。

傑瑞.李鐸的《大滅絕首部曲:感染》在緊張時刻終止,讓人對於後續的發展充滿想像空間,失去記憶的戴斯蒙儼然是個關鍵人物,扣人心弦的情節中僅存的一線希望。儘管本書是則虛擬的科幻故事,也不得不讓讀者感到發自內心的緊張與恐懼,儼然末日來臨。如果真是有心人士以此方式企圖操控世界?其中的陰謀不由得讓人不寒而慄。推薦值得你我深思的科幻驚悚小說。
展開
user-img
4.5
|
2019/04/30
劇透警告
我一向喜愛格局宏大,牽涉到全人類的巨大陰謀的作品. 之前並未讀過傑瑞.李鐸的作品,第一次接觸就讓我感到十分驚驚艷,多個場景的轉換,緊湊寫實的情節,動作.懸疑的元素都有到位,完全就是適合拍成電影的著作,
此書雖分類為科幻小說,但書中之理論以及技術不少是基於事實,因此自序幕開始就讓人感到十分的真實的危機感,尤其各章節中間穿插的新聞稿,將虛構作品與現實世界連接起來,彷彿可以想像書中的疫情爆發就真實出現在明天的新聞上,現實世界中的疾病管制機關會如何應對?我們能做的比書中更好嗎?
書中以雙主線進行,一邊是不明原因失憶的戴斯蒙,要努力找回自己的身分,以及之前究竟做了甚麼,另一邊是站在第一線全力要阻止疫情擴散卻被不明組織追殺的疾管人員佩彤.蕭,雙方不僅要為自身安危努力,還背負著決定全人類生死存亡的巨大壓力
另外則是對疾管人員工作內容的詳細描述,每個動作和對話接顯現了在痛苦與絕望中,永遠有人保持初衷不放棄,只是,在最微小的病毒面前,人類所有的高科技都顯得脆弱不堪
還有個細節是書中提到女主角佩彤.蕭的哥哥安德鲁的遺物-一枚蛇杖領針並稱其為阿斯克勒庇俄斯之杖,且常出現在急救單位的六叉星標誌-也就是生命之星-中間,但在各章首使用的圖案卻是含意完全不同的雙蛇杖,這讓我想到在丹·布朗的地獄中伊莉莎白·辛斯基故意說錯單蛇杖.雙蛇杖的代表意思以測試蘭登教授能否在她犯錯時勇於提出糾正,而本書既然是與醫療有關的題材,若對此細節更加謹慎會更完善
首部曲才讀一半,已經開始期待第二部的出版,希望續集能把這份精彩延續
展開
user-img
5.0
|
2019/04/29
劇透警告
對於非常喜歡看推理懸疑類小說的我來說,這樣大膽結合全境擴散的疾病肆虐與驚悚解謎的主題還是第一次見到,令人相當耳目一新。相較其他單純描寫末日危機或動作懸疑的故事,《大滅絕首部曲:感染》結合了兩種元素,一邊要解決足以毀滅世界的全球傳染病,一邊還得找出男主角戴斯蒙遺失的記憶與幕後陰謀,讓人看得血脈噴張,激動不已。
還記得玩過一款類似的桌遊,名為「瘟疫危機」,玩家們扮演公衛人員與病毒對抗,疾病擴散的速度之快令人難以想像,只要一個不小心便是整個世界淪陷、全人類滅絕的bad end。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也曾經歷幾次重大的傳染病事件,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及害怕的,莫過於當年突然爆發的SARS。還記得那段日子人心惶惶,N95口罩一個難求,每日進出校園確實測量體溫,新聞一天天緊盯著和平醫院的感染者與醫護人員,全台灣人民都嚇壞了。一種疾病最嚇人之處並不在於它會致死,而是它具有高度傳染性,而SARS,兩種皆有,而且我們還不知道如何與之對抗,那是一種深深的無力與絕望感,時間一久,足以摧毀人心。

而在這本小說裡,我又再次深深想起當年的那種感受,隨著章節逐漸攀升的感染與死亡人數,更是令人怵目驚心,人類隨時有可能就此滅絕的恐懼湧上心頭。另一方面的懸疑推理劇情也是非常扣人心弦,毫無冷場,字裡行間的畫面就像是一部電影,充滿高潮迭起,也令我相當期待在《大滅絕首部曲:感染》之後的系列作!當然,在閱讀此書的同時,也必須對全世界的公衛人員致上最崇高的敬意。
展開
user-img
4.5
|
2019/04/29
劇透警告
本書十分容易讓讀者進入劇情、有畫面感,就如同在看一部傳染病的災難電影般。三主線(請容我將疑似幕後黑手的康納也包含在內)及其他支線份量分配得當,情節不拖沓。而隨著時間過去,謎團以戴斯蒙逐漸取回記憶逐漸解開,以及感染數、死亡數增加的呈現方式也十分容易讓讀者帶著緊張的心情,一起解謎並期待著疫情何時能得到控制。另外,可以發覺不僅是作者,譯者也交出一張漂亮的期中成績單。歷史考據、醫學專業知識、資訊工程等方面,都能看出作者與譯者的專業。考量到本書為系列作的開端,十分期待今年能看到續作登入華語市場,作者與譯者又能給出如何的學期成績單。

十分期待續作出版,還想偷偷敲碗,希望有朝一日能看到本系列能被搬上電影舞台,創造新的經典。
展開
user-img
4.0
|
2019/04/29
我總是這麼想的,如果有一天人類從地球上消失了,那絕對不會是因為天災或是外星人之類的,而是人類直接或間接造成了自己的滅亡。戰爭,氣候變遷,疾病….許多自然的事物被人類干涉了之後起了變化,一些人類不應該接觸到的神祕菌種或病毒悄悄現身,無論是因為抗生素濫用造成的超級細菌,或是在探索時偶然釋放的病毒,都可能導致大規模的傷亡。當然,預防甚於治療,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公衛與防疫專家,來快速判斷與做決策,以免再一次的大流行將人類全部送回老家。(不過看看最近因為反疫苗者促成的麻疹爆發,還有中國對於非洲豬瘟的處理態度,真的會覺得愚民毀了專家們辛苦建立起的防線….)

在許許多多的故事裡面,反派總是想要利用武器來賺錢或是奪取權力,甚至改變世界。比較大氣一點的反派會有崇高的理想,像是薩諾斯,或是漫畫封神演義裡的妲己之類的,他們承受著為了完成大業而造成無謂犧牲的重擔,堅持走到最後一步,然後被主角們毀滅。我們甚少看到以反派的勝利做為完結的虛構劇情,但是是否曾經想過,如果反派的作為才是對的呢?例如一個典型的劇情是,反派準備要做一個傷天害理的行為,卻被所謂的正派給破壞了,直到真正的敵人出現之後,大家才知道為什麼先前反派要如此作為,但是一切都已經太遲了。有沒有可能,這個神祕的組織在地球上釋放病毒害上億人口遭到感染,是for the greater good?很可惜的,故事的第一集才不會給你這麼多的訊息,我們現在只看到冰山的一角,非法實驗,造成非洲無數村民病死,大規模的感染造成恐慌,經濟衰敗,國家體系崩壞…..似乎是一個一統江山的好時機呢!或是利用病毒的載體讓神奇的基因進入人體促成進化之類的。反派的動機目前非常曖昧不明,只能等待續集解釋了。

故事的兩條主線將男女主角會合在一起,但是作者花太多時間在描述男主角的成長過程與背景,導致這個部分逐漸的枯燥乏味。拜託,我們都看過很多身世悽慘到爆的人物了,所以除非是要埋梗,這樣的鋪成其實蠻浪費篇幅的。女主角的背景交代算完整但是沒有太多的頁數,卻明確的勾勒出了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她如何明確自己的志向,並奉獻自己的人生在一個偉大的志業上。男女先天在體能上也許有所差異,但是藉由訓練能夠彌補這些不足,因此以往一些”不適合”的理由,都已經被是否有決心與毅力去執行而取代。在流行病爆發期間第一手取得資料,下的命令影響的是上千萬人民的性命,將自己暴露在致命感染源的危險當中,無論性別為何,都是一件值得敬佩的事。他們並不以此為傲,而是盡心盡力的,將自己手上的工作完成,然後接下下一個任務。他們當然也會害怕,有誰不怕呢?但是能夠在喘口氣後回來繼續面對悽慘的景象並持續工作,這才是真正的英雄。

「大滅絕」帶給我們一個驚悚卻很實際的政治寓言:疾病可以被完美控制,當然也能做為武器。體系的崩壞只是一瞬間的事,建立卻需要很長的時間。因此當有人不擇手段地想要滅絕人類…..我們能做的就是奮不顧身的反擊囉。
展開
user-img
5.0
|
2019/04/28
疾病,可能出現在生理及心理的損害,對生理所引發的驚人感染力及死亡率固然使人心惶惶,而受感染的人心所帶來的殺傷力卻為世界帶來另一種無法想像的衝擊,也更讓人防不勝防。面對逐漸揭開的事實及傷疤,兩人會做出怎麼樣的決定?迎向怎麼樣的將來?以高速般失衡的世界還有辦法迎來平衡的未來嗎?很期待接下來的故事發展……
展開
user-img
5.0
|
2019/04/28
《大滅絕》利用最求救無援的大海洋開始。希利號從潛水距離找到了米格魯號開端,發現了那像潘多拉般卻又像諾亞方舟的保險櫃,海床一晃,然後就開始爆發一系列的病毒感染事件。故事從多角度發展,甚至也從回憶錄開始解説,解説什麽樣的過去造就了現在的他們,説明了什麽樣的機緣下讓他們相遇、然後合作。故事進度緩慢,可是保留完整。

我翻著翻著到最後一愣,結局呢?竟然忘了這是三部曲。😂

疫情從肯亞的曼德拉醫院爆發,一開始他們馬上通報這疑似伊波拉的病毒以爲還有辦法壓制住。之後卻逐漸發現這是伊波拉病毒變異疫情,也就是説早前的解藥zmap已經沒辦法控制這一次的病毒爆發。既然關於疫情爆發,那就當然要有至少一位德高望重的主角了,所以這次的女主角是一名疾病管制預防中心和世界衛生組織高職位的佩彤.蕭,她在這本書裏的個人簡歷非常非常的高,感覺好象這簡歷莫名其妙的一直被重複,所以我想她真的超級無敵的厲害。

另一邊男主角是一位從電腦程序員開始的戴斯蒙.休斯,腦袋超級靈光,也投資了各種科技和神祕科學研究,這次跟一個叫“魔鏡”的計劃息息相關。他的人生很特別。因爲一場火災而被毀天論,成了孤兒的他被叔叔帶走后過著苦生活,這種環境下的他竟然還是一直很努力地破繭而出。我真的很佩服這種人啊,尤其他破繭出竟然還當上了電腦軟件工程師,對自己人生負責的他真的帥呆了!

這故事投入了許多很陌生卻又那麽讓人很敬佩的存在,尤其佩彤.蕭因爲自己的職位而放棄了感恩節,甚至不眠不休的安排團隊后趕到了肯亞疫情區域。美國馬上安排的隔離措施甚至連接綫員都安排妥當,把全部訊息接入點都已經隔離好,把所有可能衝入的咨詢從第一防綫就開始分配好。不過其實我這是佩服作者的安排方式,畢竟我不知道實際上的安排是不是真的就是這個樣子。

其後情節裏使用的醫療科技都非常的生動,在人類一次又一次經歷了各種不同疫情爆發後,世界衛生組織保留著不慌不亂的脚步,就算病毒變異疫情出現了仍然不是從零出發,而是從最後的結果中再尋找下一個可能性。然後我就覺得佩彤.蕭一定有辦法把這病毒給解決了,她就是非常的讓人安心啊。

另外真的思維完全被作者打板的就是戴斯蒙.休斯竟然爲了大局把記憶晶片植入腦袋以隔離自己的記憶,不會因此而透露了自己所知道的各種高機密訊息。這個梗真的讓我覺得腦袋想象力無極限。傑瑞.李鐸你真的好厲害呀!
展開
user-img
5.0
|
2019/04/28
劇透警告
戴斯蒙.修斯他是魔鏡的關鍵人物,當他一覺醒來時發現自己身邊躺了一個死人,而最糟的是,他喪失記憶,甚至不記得自己是誰,他只能循著他自己為失憶所做的提示,一步一步去揭開自己的身世之謎,還有他到底為什麼故意讓自己失憶,佩彤與他之間到底是什麼樣的關係?為何他一醒來的第一個提示就是警告她有危險呢?

戴斯蒙.修斯的個人成長經歷真很讓人同情,當每次他想擁有愛之時,上天總是無情的掠奪,將他打入黑暗深淵,但是他並沒有喪志,反而堅持不停地學習,他過人的上進心讓他沒有停下腳步的往夢想邁進,縱使這之中發生了些插曲與意外,仍然沒有使他放棄。

現在的疾病治癒率比以往過去幾世紀來說已算非常高,但仍然還存在足以讓人類全部滅絕的致命病毒,幾十年前在全世界最讓人恐慌的疾病SARS,嚇得全人類人人自危,只要稍有人身上帶病徵,馬上被懷疑患病且進行單獨隔離,在大滅絕裡所感染的病毒病癥就像我們現在最常見的流感,發燒,咳嗽,全身無力,嘔吐腹瀉,而且病程出現一兩天後又會恢復,再又一次的發生,接著就是綿延不斷的高燒,嚴重黃疸,出血熱,身上出現紅疹,逐漸奪走人類的生存意志。

伊波拉病毒,馬爾堡病毒在第三世界出現致人於死的疾病,皆出現在這故事中,大滅絕就像是真實發生的世界末日,致死的疾病可以是天災也可以是人禍,跟劇烈的戰爭行為所慘生的死傷,用疾病當作攻擊武器是極度殘忍且不人道,炸死是一瞬間,但是疾病死亡卻是心理生理上遭受緩時的凌遲而死。
人性自私的貪婪,總是在已經擁有富有金錢財富時,還想要擁有更多權力,美其名打著要為這世界與人類謀福祉,實則背地裡卻幹著毀滅人類的勾當。

故事劇情緊湊,讓我明白原來在這世界角落的國際醫療團是如此艱辛,醫療人員不分國度膚色你我的只為搶救人命,但在搶救人命的同時,自己的生命也將曝於危險之中,尤其在有恐怖份子的國度,對於恐怖份子而言,他們對於這些醫療團隊是有國籍仇恨,時不時都會有被攻擊殺害或綁架的危險,真心向這些默默付出的醫療無名英雄致敬。
展開
user-img
5.0
|
2019/04/28
劇透警告
不管這個世界如何,我們面臨的世紀浩劫正由著人類貪婪、可憎、毀滅性的自殺攻擊,任何所想到的事件,正如火如荼的展開報復行動。如果說小說是預警,是根據目前所發生的轉成醫療科幻故事,不如說這其實是作者想要營造出人性醜陋的一面。恰好多線的畫面讓人們如坐針氈,因為害怕、恐懼正虎視眈眈蠶食著大家的心性。只要一想到很多年前SARS發生時,我們是有多麼的害怕與人接觸,死亡一步步的逼近,公共場所隨之而來的病毒挾帶著惡意侵害每位家庭。

傑瑞‧李鐸最新作《大滅絕首部曲:感染》是自己首次接觸的醫療科幻小說,剛開始前面的多線敘述會讓人不知道時間感,一個是戴斯蒙‧修斯失憶的環節,不知天不知地,喪失了自己最重要的記憶部分,他手上所握有的微小證據似乎將是引導他找出自己為何出現在德國境內。而另外則是流行病學家珮彤的支線,她投入疫病戰場,企圖找出為何會有大量病毒傳播各地,那認真、負責的神情有著神采。然而這兩人似乎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只是他們對彼此都還是陌生人。

當我們慢慢走進這故事裡面後,竟覺得最醜、最狠的終究還是人性,但背後默默地堅守岡位,想辦法拯救無辜的公衛人員,仍然是最美的風景,人性的兩端天秤就在這醫療故事裡突顯。國際新聞所報導的,對我自己本身來說很遠的地方,但如果就往年的醫療衛生新聞來看,很近。切身關係怎能不知道我們被SARS害得很慘,被伊波拉病毒弄的手足無措,舉凡造成民眾健康恐慌的無非是這些自以為是的人,他們總認為那又沒甚麼的自私心態。

究竟戴斯蒙能不能找回自己的記憶,而這擴散的病毒似乎只有他才知道怎麼解決的管道,故事的懸疑性此時正處在精彩的高潮之處,讓人捨不得移開視線,很想知道未來的趨勢究竟是如何走向?是滅絕還是重生後的景象?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後續的故事。
展開
user-img
5.0
|
2019/04/28
可怕病毒的出現究竟天災還是人為呢?
還記得之前曾看到新聞提及「超級病毒」,是因為抗生素被濫用。但為何會這樣?是因為使用抗生素後,多數細菌都會死亡,但抗藥性細菌會活著,而且取得其他死亡細菌的地盤跟資源。如果這時候免疫力下降,身上有傷口讓細菌進入到體內,就可能產生抗藥性細菌的感染。
我覺得是和人為有極大關係,因為一些小症狀不需要用到抗生素,但是醫生(或是不明究裡的病人)想要快速將病症解決而使用抗生素,這應該就是濫用的原因吧?
在《大滅絕首部曲:感染》中,以病毒變異疫情揭開了序幕。一開始我以為會像是「超級病毒」的新聞一樣,是因為濫用抗生素才導致的危機,但是漸漸的看下去才發現,原來是一個陰謀。「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大概就是說這樣吧,為了自身利益卻引發不可收拾的危機。
讀者就如同戴斯蒙.休斯一樣失去記憶,在閱讀的過程中找回遺失的記憶。看著看著會讓人忍不住想,「無知」是不是比較好一點呢?但是後來又想想,不要說痛苦的事情,那些快樂、甜蜜的事情也想不起來,那種一片空白的感覺讓人無法想像。
想到現在只是看首部曲就覺得很不安,一方面是很想之後是不是真的會面臨世界末日的情景,另一方面是很杞人憂天的怕現實世界也會發生這樣的悲劇,希望一切都是Happy Ending。
展開
user-img
5.0
|
2019/04/28
「醫療科幻驚悚」又出現一個新的小說類別,非常對我的胃口阿!作者以本書向公衛界的無名英雄們對世界衛生的努力致意。的確,除了第一線的醫護人員,還有背後多少研究、追查的團隊及組織,才能讓全球出現的各種流行病資訊互通,以讓決策者做出必要的政策,避免更多人感染。2003年的SARS(重症急性呼吸症候群),雖然經過16年,但當初每天戴著口罩,進出每個地點都要測量體溫的記憶仍鮮明,害怕每一個人打出的噴嚏,對每一個戴口罩的人保持距離。沒有特效藥,只能靠自體免疫恢復,所以,要避免被傳染才是保命的最好方法。但看不見的細菌和病毒,怎麼有辦法阻止呢?

調查流行疾病經驗豐富的珮彤,這次帶領一群學員追查這艱辛的難題。雖然有防護衣和高科技設備協助,但面對未知的狀況,再多的防護,都顯得脆弱。珮彤傾盡全力要阻止疫情,追查出根源,把此視為自己的志業,當年失去父親和哥哥的傷痛,讓珮彤和媽媽集姐姐的感情更為深厚。但我一直覺得珮彤的哥哥真的死亡了嗎,康納出現時,我一度覺得他是否會是珮彤的哥哥(?)。珮彤在學業、工作和感情上同樣認真,但感情的成績單卻無法交出滿分。要兩人不同背景的人,以同樣的速度和目標共同規畫未來,真要有很強的決心和勇氣。所以大多數人,在感情的路上跌跌撞撞。心靈上的傷痕,沒有特效藥能治療,隨著時間過去,傷痕可能仍然發痛,或根本無法癒合。

作者設定傷痕累累的戴斯蒙為主角,而他本身也是個謎團,看似也是所有事情的關鍵。從一開始,戴斯蒙本人的失憶和我們讀者一樣完全是張白紙,這角度很有趣。隨著某些情境觸發,戴斯蒙慢慢恢復回憶,自己的傷疤、對於危機來時產生的生存反應,原來都是自己從小累積的本能。作者這樣鋪陳,讓原本有著距離感的戴斯蒙慢慢有了溫度。在戴斯蒙回憶起重要時刻的同時,我也不禁會想到自己的那些重要經歷,他像我們一樣,渴望家庭的溫暖,喜歡愛侶陪伴的甜蜜,害怕參加伴侶家人聚會時的嚴刑拷問,曾經投資失利而無業在家失去方向。隨著書中故事推進,戴斯蒙逐漸像我的好友般,開始擔心他是否能順利追查到結果。

冷靜而美麗的艾芙莉殺人不眨眼,但她究竟知道多少事情,她是疫情散播的推手嗎?而她和戴斯蒙之間是對手、夥伴或是情侶?

還很好奇珮彤的主任艾略特所規劃應變計畫,真的有辦法抵擋這鋪天蓋地的病毒攻擊嗎?特別注意艾略特針對政府的緊急應變措施所做的處理為何。在疫情失控地當下,各地政府是否能有效控制、分類民眾,這樣的隔離,感覺好慘忍,但是否為避免全人類滅亡的唯一辦法。是否,我們也該隨時準備好應變方式以備任何的外敵入侵。

第一集完結,全球已有46億人感染,1百萬人死亡。我的喉嚨,忽然隱隱作痛,邊看著書中大家陸續感染死亡,疫情升溫的同時,我好像也出現書中感染者的初期症狀,忍不住看看自己身上是否有出現紅疹。是否,有別的疫情在現實世界中一觸即發…
展開
user-img
4.5
|
2019/04/28
雖然曾有過2003年的SARS事件,然而那種驚慌、恐懼、猜忌以及不安,終究還是很難讓人有真實感,畢竟主要的疫區離自己好遠。在看了《大滅絕‧感染》才知道,當年讓人為之惶恐的非典型肺炎,不過只能算小菜一碟而已……

肯亞曼德拉醫院走進了兩個美籍年輕人,艾利姆醫生警覺地向肯亞政府申請協助,只因擔心這兩人染上了具高度傳染與致死率的疾病。而儘管訊息也以極快的速度傳向世界衛生組織(WHO)與美國疾病管理預防中心(CDC),這個莫名的傳染病卻以令人措手不及的速度,迅速蔓延至全世界。

另一方面,戴斯蒙自柏林某飯店醒來,他似乎對自己是誰、來自哪裡毫無記憶,卻發現房裡有具屍體。在逃避德國警方的追捕之時,他發現一個名為魔鏡的計畫,而他赫然是此計畫的關鍵人物!

來自CDC的珮彤等公衛醫護人員,準備前往肯亞災區,了解疫情及做後續因應。她從種種跡象懷疑這可能是生化攻擊,正待進一步調查之際,卻又遭遇了當地青年黨的恐怖攻擊,基地死傷眾多,她和另名實習生漢娜也就此被擄走。

短短不到十天,全世界已有近半數的人類受到感染,然而世界各地都仍對此症狀感到束手無策,只能採取消極的隔離策略。這會否是人類的窮途末路?

傑瑞‧李鐸在《大滅絕‧感染》所描述的場景也許並不令人感到陌生,來自非洲的病源經由宿主傳至各地,而等到宿主開始有自覺症狀之時,病源早已傳遞至各地、難以控制了。

在交通尚未發達之前,縱使致死率再高的疾病,也受限於人類的遷徙距離,而比較不會造成全球性的傳染。然而隨著交通的便利與地球村化的世界,疾病也難以再被侷限於某些地區。前述的SARS便是一例。

而後隨著科技的進展及國際之間緊張的局勢,更曾有段時間生化攻擊竟隨著國際郵件傳遞,使得人心惶惶。

生活在當代的我們,往往很難想像與自己生活迥異的世界,縱使藉由視聽媒體看見不同國家所發生的各種人為或天然災難,也可能跟虛擬的電影般無感。而這也連帶使我們很難察覺到我們之所以能過著無虞的生活,多半是因為在背後有些我們所不知曉的無名英雄在努力著。

正如本篇故事中的珮彤等公衛醫護人員,藉由他們對傳染病的檢疫、隔離與防護,我們才能活在一個尚稱安全的世界裡。然而正當我們畏懼傳染源之無遠弗屆時,卻可以發現最美的風景與最醜惡的現實都是人類!

所幸,在歷史上我們所能找到的相關案例,雖讓我們對人性常感到失望,卻不致絕望,因為勇氣與信心是會彼此砥礪與增生的:「有個東西,我從前不明白價值所在,但這幾天卻有所體悟,那就是『信心』。昨天我還覺得自己沒有可能再走出病房啊。湯瑪斯醫生,你也要保持信心,保持耐心,奇蹟需要時間,我們則需要等待的勇氣。」

但願那天到來之前,我們也能持續擁有這樣的信仰。
展開
user-img
4.5
|
2019/04/28
2014年西非第一次大規模爆發,史上最嚴重的伊波拉病毒疫情,距今不過四、五年的時間,相信許多人還記憶猶新,由於對人跟靈長類來說,是一種感染後致死率可高達90%的嚴重致命疾病,加上迄今仍沒有辨認出任何有能力在爆發時存活的動物宿主,因此,伊波拉不僅被列為生物性危害第四級病毒,也被視為生物恐怖主義的工具之一,《大滅絕》系列感覺正是從這樣的幾個特點發想。

《大滅絕首部曲:感染》一書中,起初在肯亞曼德拉發現而通報的病毒,發病症狀一度被懷疑是馬爾堡或伊波拉,然而該病毒傳播速度、席捲全球之快,及所展現出的駭人殺傷力,對其他病毒而言似乎是望其項背,才短短二周14天,全世界就已經有61億人遭受感染、1800萬人死亡,數字還不斷在攀升,而人類能否得救的關鍵,緊繫在珮彤.蕭和戴斯蒙.修斯這兩個人的身上。

珮彤.蕭是在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工作的流行病學家,而戴斯蒙.修斯則是被設定為一名在飯店醒來、發現自己失去部分記憶的人,所有的線索都指出,唯有解開戴斯蒙失憶之謎,曼德拉病毒造成的疫情才有望獲得掌控,於是乎讀者在關心疫情發展的同時,也不得不隨著書中人物的思維進入他們的回憶裡,一方面釐清些事,再者幫助讀者更進一步認識這些人物的性格、工作及生活。

由於並非所有的人都單純地想以遏制疫情為目標,有心人士一再地追擊,致使珮彤和戴斯蒙屢屢深陷險境,不僅加乘了情節步調的緊湊度,也讓讀者因為迫切想知道,被無形時間與有形人物同時追殺的兩人,究竟要如何突破困境而捨不得放下書,所幸儘管曼德拉病毒來勢洶洶,即便相關負責醫療行政單位的人員免不了受波及,讀者還是能從字裡行間找到一絲絲的存活下去的希望。

閱讀《大滅絕首部曲:感染》,確實能讓我們想起許多事,像是那群始終跟我們同在,卻絕大部分是默默無名的英雄,即便是我們的親人、朋友,我們尚且無法全然感受的他們的辛勞,更不用說是我們不熟識的人,這些人或許在台灣,或許是外國單位人員,尤其是當國際間重要公共衛生事件發生時,往往是以身涉險的第一線,而我們又曾幾何時,真正由衷感謝過這群英雄的付出呢?

透過戴斯蒙尋找失去的記憶過程,帶領讀者抽絲剝繭,力求找出遏抑疫情蔓延,甚至能掌控、銷毀曼德拉病毒的方法,試圖還給人類一個有希望的未來,同時似乎也在提醒讀者,之所以需要找回記憶,主要的用意是為了要勇於面對過去,只有面對並接受過去發生的一切,才有望突破現在而後展望未來,逃避無法根本解決問題,看待病毒如此,看待心靈的傷痛更應如此。

融合了至今醫療現況及過往現實發生的幾起對人類造成震撼的事件,明明是虛構卻又不失真實,難以忘懷的傷痛、幾許熟悉,使得《大滅絕首部曲:感染》讀起來更具臨場感、更深入人心,感念所有英雄的同時,也不忘再回過頭思索,對所謂災難、人禍的警覺心是否如故?那些用生命換來的經驗,是否仍持續發揮作用?在掌控病毒或具殺傷力武器之前,是否先掌握了自己的心走向良善?
展開
user-img
4.5
|
2019/04/28
《大滅絕首部曲:感染》
這篇小說同時有兩條故事線同時進行,故事一開始講的是:兩個美國年輕人,立志於改善非洲等第三世界國家,路經肯亞一個偏僻的小鄉村途中,其中一位疑似感染伊波拉,在當地唯一一名醫生的搶救下,最後沒能救回他。不過,卻發現他感染的是一種前所未見的病毒。醫生也聯絡了國際組織前來協助,在此同時,同行的另一名美國青年也出現了同樣的症狀,病情就這樣悄悄地開始擴散了。
另一條故事是描寫失去記憶的男主角—戴斯蒙.修斯在柏林的一家飯店的房間內醒來,發現自己身旁躺著一具屍體,但他完全不記得發生什麼事,而警察又正好要進入他房間臨檢。因為不想不明就裡地被逮捕,他選擇打昏警察逃走,一邊慢慢找回自己的記憶。
小說的前面是兩條故事線相互切換,這一章是描寫疫情漸漸地擴散,下一章就寫戴斯蒙躲避警方追緝的。一慢一快,不同的節奏讓故事在推進時不會顯得無趣,讀者在慢的時候可以稍加休息,同時又在為之後的劇情鋪敘;在快的時候可以跟著激動,但也不會一直都是快到窒息的地方。隨著主角逐漸找回自己的記憶,故事也慢慢往同一個地方收束,主角的身世與不知名病毒的關係也漸漸明朗。
小說裡,除了描寫病人發病時的特徵外,在心理方面也處理得相當入微,其中有一段:病人在看到醫生感握住感染不知名疾病的他的手時,心中頓時湧現溫暖的感覺。因為在感染後,除了被隔離開來外,其他人也是對他避之唯恐不及,雖然醫生是穿著防護衣握著他的手,但他還是感受到自己仍被當成人對待,而不是帶著病毒的東西。
另外我覺得這本小說雖然提及很多醫療與疾病相關用詞,但都沒有很艱澀,常常在角色的對話中就能讓我們了解其中的意義,並且幫助我們理解這個傳染病的嚴重性。
我覺得整本書的節奏控制的很好,不會一直讓讀者處在很緊張的氣氛,但也不至於太過沉悶。其中也有許多社會議題,例如:描寫貧窮、恐怖份子、醫療資源不足等等,看似只是單純的提及,說不訂作者其實也想藉著這本書來暗喻什麼也說不定,歡迎大家看到這裡時不妨停下來想一想。
最後,如果想試試看這本書到寫了些什麼,歡迎來看這本書。
展開
user-img
4.5
|
2019/04/28

馬克吐溫:現實的人生往往比小說離奇,因為現實人生不必顧及可能性。

在翻閱這本小說之前,非洲豬瘟仍舊在亞洲這片土地蔓延,以一種緩慢卻盤根錯節的方式擴散,而我們對於病毒的防治與理解,依舊是破碎難虧全貌,哀傷的是,在面對病毒擴散的防治,往往最有效的限制是資訊而不是病毒本身,當國家的最高權力傾全部資源去封鎖的,通常是人民最基本的權利,在小說的序篇,我們很快速地就從現實的荒謬理解了書中建置的背景故事。

單從奇幻小說的敘事與設定去拆解,這本書設定相當的精準,流行病學家與失憶的男主角兩條分岔,透過女主角前往病毒防疫前線的鋪陳,完整編寫了對於病理專業架構的設定,而在之中,又穿插著猶如007探員的身手與帶著眾多秘密的男主角,不可否認的,這樣的小說寫法,很常見,但是,能夠寫的鉅細彌遺到與現實幾乎同步就讓我相當訝異。

在閱讀本書的同時,也剛好閱讀到剛果因為伊波拉病毒造成八百多人死亡,伊波拉病毒從1976年在剛果首次被發現後,就已經復發將近十次,這也導致人民恐懼的心理瀰漫出「陰謀論」,而假新聞更因此讓事件越演越烈,人民認為病毒是由外國人帶入,甚至是故意一直讓病情復發,才能讓醫療人員持續箝制整個國家,導致WHO所派遣的醫療人員被假新聞誤導的暴民攻擊致死,在大滅絕一書中,雖然在前頭只是稍微帶過這樣的類似事件,卻因此在閱讀時,使整個感受更為深刻。


或許是因為非洲豬瘟跟多年前的SARS風暴在我內心留存著陰影,雖然這兩種病毒有著絕對性的不同,就是人畜共通這點,然而,病毒的變異總是快的難以想像,未來會如何,我們能預知嗎?在這樣的心情之下,這本大滅絕的小說誕生,或許代表著人們最原始的生存焦慮,在這個人類不斷的開拓未知的環境之時,逐漸地把古老病毒一一的釋放的年代,或許,可以一讀此書去思索人類自身的命運。
展開
user-img
4.5
|
2019/04/28
劇透警告
《大滅絕首部曲:感染》
這是一場逃無可逃、攸關存亡的戰爭,沒有人能是局外人!一項籌畫千年的計畫,野心無比龐大的黑暗組織,將引爆一場沒有極限、無法談和的死生之戰。敵人就在暗處守株待兔,時時與我們同在,失敗的代價就是死亡與絕望在你心底相互交錯,讓你很猶豫這一步究竟是對還是錯。但是有些時候人類被逼迫到別無選擇時,只能勇往迎面對抗,哪怕是超乎想像的事情有都會做得出來,全球將進入終極緊急狀態,種族滅絕警鈴高聲響起的戰爭宣言。
聖經啟示錄的四騎士一直以來都是關於「末日」的小說熱門的題材,瘟疫、戰爭、饑荒和死亡這四大災難都是相輔相成的因果循環,有些是可以提前預知或是掌握的危機,那些被古代統稱為「瘟疫」的傳染病,是即使醫學上面發達的今日或是醫療設備時分完善,依舊是令人聞之喪膽的頭號殺手!
然後,這世界上的人類無一不是自私的?有些人對周圍的人尊重、幫助、包容,有些人一心一意只對自己有利的事情加以關注。不知道未來的我們會不會被貪婪而蒙蔽雙眼?
當我翻開這一本書籍的時候我變也被感染了,那些再熟悉不過的醫療、人性、病毒、感染等……….一想到會發生很現實、很現代化、更有栩栩如生的畫面浮現在你腦海卻被那驚奇無比的劇情所吸引,讓我想一探究竟。
展開
user-img
4.5
|
2019/04/28
劇透警告
每回讀這類型小說,特別容易將文字影像化,想像自己是在看一部電影,於是驚悚指數呈等比級數直線上升,掩卷仍驚魂未定。

故事開頭分兩線進行,一邊是新種病毒株肆虐,疫情逐漸擴散至世界各大洲的災難醫療劇,一邊是疑雲重重驚險刺激,帶了點科幻色彩的推理動作片,當兩線交會之際,便是真相呼之欲出之時。

以感染及死亡人數來作為章節的標題帶來令人驚心動魄的強力效果,有對疫病蔓延之快的驚愕,也有沉重無比的無力感。當發生這種人類幾乎要滅絕的大災難時,人類有如躺在刀俎上無措地等著被宰割的魚肉,倘若一切皆是人為策劃造成的世紀浩劫,因此無端遭遇橫禍喪命的人又是何其無辜?世上人類百百種,總是不乏追求自以為的理想而禍害無辜他人的奇葩。

故事中的男主角在飯店房間昏倒甦醒後,驚覺自己不但失憶更成了殺人通緝犯,聰明絕頂如他,透過有限的線索抽絲剝繭,發現自己的失憶有貓膩,並且正在全球橫行霸道的恐怖病毒似乎也與自己脫不了干係。處在危機四伏的境地,他該如何逃出惡人魔掌保全自己的性命安全?又該如何阻止這場世紀大災難繼續惡化下去?

另一方面,身為疾管局人員的女主角,處境也是險象環生,冒著被傳染的風險仍大無畏地在疫區裡穿梭救病,又莫名其妙被綁架。然而,一項驚世駭俗的恐攻計劃卻也因此漸漸浮上檯面,人類的大滅絕如火如荼地在全球展開,暗地裡,有張猙獰的面孔掛著變態的訕笑......。

災難故事總是最能看透人性的光與暗,常會端出極惡與極善的對照組:想毀滅世界的惡人與懲奸除惡的英雄,於此姑且不討論極端,讓人更有興致探究的是諸如你我這種普通小老百姓的反應。或許與故事主旨關係不大,但仍不免思忖在面臨傳染病的危機時,所謂惡的定義是什麼?稍微一點小自私的想法或做法就是惡嗎?先捫心自問之後再回答吧!
展開
user-img
4.5
|
2019/04/28
疾病的傳染一直都是人類所害怕,並且有時候,會因為沒有辦法面對那樣的大規模傳染而束手無策,或是造成全人類的恐慌。作者以一個不知名疾病的爆發、逐漸蔓延為開端,開始建構出了一個懸疑而複雜的世紀。
讀者在一開始閱讀的過程,無法確信究竟背後曾著的是什麼樣的陰謀,因為主角他在一醒來就失憶了。他忘了自己是誰、為何身處在此處,以及,那些逐步向他靠近的威脅究竟是來自何方、因為什麼。就像是推理小說中一步步解開謎題,越來越接近事實的真相的過程,主角為了想要弄清楚自己目前的處境以及避開那些未知的威脅,而展開了一連串逃亡、找尋的過程。
另一方面,女主角則是忙碌於疾病的防治。她就像是那些在我們現實生活中非常努力地致力於防治傳染疾病,並且站在第一線防禦並治療那些不可見的病毒的戰士,無所畏懼的奉獻自己所能。

很喜歡作者所營造、堆疊出來的懸疑感以及危機感。因為無法確信事情的全貌,讀者循著作者的文字,跟著主角的歷程,一步步地揭開事實的真相,並且慢慢的掌握整個故事的節奏。這就像是一個完整的樂章,從一開始的前奏,慢慢的堆疊、慢慢的發展,一直到最後進入到樂曲的最高潮。
這本書也能讓我們進而去思考,關於疾病,我們所能夠做到的。前幾年造成人類恐懼的伊波拉病毒,隨著世界的移動越來越頻繁而造成許多國家的恐懼。而書中也有描繪到關於人類對於疾病的恐懼和處理。結合了推理小說的懸疑元素,這本書帶給了讀者一個不一樣的世界和閱讀體驗。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