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於深度學習的驚人進展,開啟了第三波人工智慧革命,而各界專家開始紛紛對未來做出看法,這些做出未來趨勢樣貌的專家,包括歷史學家、人類學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商界領袖,甚至是未來學家。有趣的是,其中的 AI 專家似乎不是很多。我認為,對於人工智慧如何影響產業,沒有人工智慧相關的硬知識,是很難提出真正的真知灼見,多數「外行專家」只是捕風捉影地提出猜想,而且是很粗糙的猜想,更別說那些基於科幻小說的想像。也因此,對於那些誇張的說法我都抱持的保留態度。不過也因為多數 AI 專才不熟悉巨觀等級的趨勢判斷,也不敢貿然做出預測,所以這些臆測的工作就輪到其他常常做出總體判斷的人。而這本書最有價值之處,就是出自於 AI 專家,作者陳昇瑋從工程師出身,而後進入學術界,最後轉戰產業界,是具有豐富實戰經驗的專家,實在是不可多得。
本書很務實的介紹了什麼是「人工智慧」,從 AI 發展的簡史談起,接著釐清相關概念,例如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深度學習這些概念之間是什麼關係,也談到了有關於人工智慧常見的迷思。最珍貴的部分就是作者與多家企業合作,將人工智慧相關技術導入企業的「實務經驗」,你不會看到那種類似自駕車的新潮人工智慧,而是結合統計技術,改善企業決策的演算法,如瑕疵檢測、自動流程控制、預測性維護、原料組合控制等等。雖然少了點振奮感,但這才是人工智慧在大多數企業應用的可能面貌。作者對於產業人士、政府單位給了相當多的建議,有感於人工智慧是大勢所趨,但國內的人工智慧發展卻是慢半拍,更有許多困境待突破,因此作者不遺餘力的推廣,從學者身分直接跨足業界,試圖消弭產學之間的鴻溝,甚至開了一所學校來培育 AI 大軍,實在令人敬佩。
比較可惜的是,對於非工程背景人士,本書無法給出太多實用建議,雖然作者看法務實,正確指出人工智慧不會一夜之間就取代你我的工作,但許多職業在十幾年後可能真的會消失,等到快被淘汰再來找出路就為時太晚,例如十年後四五十歲的人,離退休還太早又難以學習新技能,學了也被年齡歧視,被 AI 取代後真的會陷入絕境。當然作者重點不在於人生規劃,而是推廣台灣產業把握人工智慧浪潮,不過對於關心未來 AI 與自身規畫的人而言,還是非常具有參考價值。
最後一章是講白領工作者該如何面對AI時代的挑戰,這個議題應該很多人都研究過了,那句很無聊的話:[AI不會取代你,但懂得使用AI的人會!] 最近看了一些AI的新應用,超誇張的啦,已經可以寫歌(陳珊妮老師的歌、歌手蔡佩軒的MV)、寫詩、寫小說、繪畫,本書原本說創意性質的工作將不會被取代,但科技的進步果然超乎預期。科幻大師姜峯楠月初在《紐約客》寫了一篇評論〈Will A.I. Become the New McKinsey?〉,科技公司研發AI的目的依然是資本主義的核心精神——「追逐利潤」。就像麥肯錫這種顧問公司被戲稱為大規模裁員的劊子手,讓美國的中產階級消失殆盡,上演真實版游牧人生。管顧公司出具專業的第三方報告,讓資本家可以將大裁員合理化。《When McKinsey Comes to Town》是講述管顧產業的一本新書,期待中文版趕快出版~在這種工作隨時會被機器人取代的時代,根本逼人陷入生存危機啊~AI已經有靈魂了,甚至比人類還要有感情,我們除了要拷問人性的本質,還要不斷想辦法提高生產效率和學習新技術,不然就等著被自動化回家吃自己>_<
有一些職場經驗以後讀這種書才會特別有fu,學生時代傻傻的,喜歡去思考如何學習新技術去改變世界,現在閱讀的動機變成思考如何向上階級流動,以及避免被資本的齒輪輾斃,資本社會真的不好混。最後,私心再推薦一本書,軟體已經吞噬全世界了,軟體工程師是驅動我們這個時代的幕後推手,《Coders: The Making of a New Tribe and the Remaking of the World》這本書專門介紹coders這個改變世界的群體,現在大家都在說要多培養軟體人才,這本書應該值得譯介給台灣讀者,我已經讀完了,五顆星推薦!! 想要瞭解AI就需要認識其造物主,coders才是真正的上帝,這本書是很精彩的人類學田野調查/報導文學,如果想要從人性的視角去認識當今的科技文化,記得去翻閱一下~
最後一章是講白領工作者該如何面對AI時代的挑戰,這個議題應該很多人都研究過了,那句很無聊的話:[AI不會取代你,但懂得使用AI的人會!] 最近看了一些AI的新應用,超誇張的啦,已經可以寫歌(陳珊妮老師的歌、歌手蔡佩軒的MV)、寫詩、寫小說、繪畫,本書原本說創意性質的工作將不會被取代,但科技的進步果然超乎預期。科幻大師姜峯楠月初在《紐約客》寫了一篇評論〈Will A.I. Become the New McKinsey?〉,科技公司研發AI的目的依然是資本主義的核心精神——「追逐利潤」。就像麥肯錫這種顧問公司被戲稱為大規模裁員的劊子手,讓美國的中產階級消失殆盡,上演真實版游牧人生。管顧公司出具專業的第三方報告,讓資本家可以將大裁員合理化。《When McKinsey Comes to Town》是講述管顧產業的一本新書,期待中文版趕快出版~在這種工作隨時會被機器人取代的時代,根本逼人陷入生存危機啊~AI已經有靈魂了,甚至比人類還要有感情,我們除了要拷問人性的本質,還要不斷想辦法提高生產效率和學習新技術,不然就等著被自動化回家吃自己>_<
有一些職場經驗以後讀這種書才會特別有fu,學生時代傻傻的,喜歡去思考如何學習新技術去改變世界,現在閱讀的動機變成思考如何向上階級流動,以及避免被資本的齒輪輾斃,資本社會真的不好混。最後,私心再推薦一本書,軟體已經吞噬全世界了,軟體工程師是驅動我們這個時代的幕後推手,《Coders: The Making of a New Tribe and the Remaking of the World》這本書專門介紹coders這個改變世界的群體,現在大家都在說要多培養軟體人才,這本書應該值得譯介給台灣讀者,我已經讀完了,五顆星推薦!! 想要瞭解AI就需要認識其造物主,coders才是真正的上帝,這本書是很精彩的人類學田野調查/報導文學,如果想要從人性的視角去認識當今的科技文化,記得去翻閱一下~
近年來由於深度學習的驚人進展,開啟了第三波人工智慧革命,而各界專家開始紛紛對未來做出看法,這些做出未來趨勢樣貌的專家,包括歷史學家、人類學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商界領袖,甚至是未來學家。有趣的是,其中的 AI 專家似乎不是很多。我認為,對於人工智慧如何影響產業,沒有人工智慧相關的硬知識,是很難提出真正的真知灼見,多數「外行專家」只是捕風捉影地提出猜想,而且是很粗糙的猜想,更別說那些基於科幻小說的想像。也因此,對於那些誇張的說法我都抱持的保留態度。不過也因為多數 AI 專才不熟悉巨觀等級的趨勢判斷,也不敢貿然做出預測,所以這些臆測的工作就輪到其他常常做出總體判斷的人。而這本書最有價值之處,就是出自於 AI 專家,作者陳昇瑋從工程師出身,而後進入學術界,最後轉戰產業界,是具有豐富實戰經驗的專家,實在是不可多得。
本書很務實的介紹了什麼是「人工智慧」,從 AI 發展的簡史談起,接著釐清相關概念,例如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深度學習這些概念之間是什麼關係,也談到了有關於人工智慧常見的迷思。最珍貴的部分就是作者與多家企業合作,將人工智慧相關技術導入企業的「實務經驗」,你不會看到那種類似自駕車的新潮人工智慧,而是結合統計技術,改善企業決策的演算法,如瑕疵檢測、自動流程控制、預測性維護、原料組合控制等等。雖然少了點振奮感,但這才是人工智慧在大多數企業應用的可能面貌。作者對於產業人士、政府單位給了相當多的建議,有感於人工智慧是大勢所趨,但國內的人工智慧發展卻是慢半拍,更有許多困境待突破,因此作者不遺餘力的推廣,從學者身分直接跨足業界,試圖消弭產學之間的鴻溝,甚至開了一所學校來培育 AI 大軍,實在令人敬佩。
比較可惜的是,對於非工程背景人士,本書無法給出太多實用建議,雖然作者看法務實,正確指出人工智慧不會一夜之間就取代你我的工作,但許多職業在十幾年後可能真的會消失,等到快被淘汰再來找出路就為時太晚,例如十年後四五十歲的人,離退休還太早又難以學習新技能,學了也被年齡歧視,被 AI 取代後真的會陷入絕境。當然作者重點不在於人生規劃,而是推廣台灣產業把握人工智慧浪潮,不過對於關心未來 AI 與自身規畫的人而言,還是非常具有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