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眼睛,才會看見的世界:脫離思考與感知的理所當然,重新發現自己、他人和世界的多樣性

66折$ 224
5 /5
3位讀者評分
5
67%
4
33%
3
0%
2
0%
1
0%

精選書評

全部書評 | 共3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4.0
|
2023/12/16
眼見不為實

人類有八〜九成的資訊,都是由視覺得來,但我們也等於太過依賴雙眼,甚至以為眼睛看到的就是全部。
看不見的人,是感受世界另一個樣貌的專家。

作者探討了視覺和非視覺世界之間的差異,並以視障者的生活和感知方式,提醒我們世界的多樣性和感官的多樣性,當然也彰顯人們對於感知方式的依賴性。換許暫時關閉視覺,可以使我們開始嘗試通過不同感官和思考方式來理解世界,並嘗試站在他者的立場重新觀察世界。
這種理解除了促進多元與人際連結,也鼓勵我們轉變觀念,從「欠缺」轉向「差異」,讓我們更全面地理解人與人之間的獨特之處。
最重要的不是我們能透過感官能取得多少「資訊」,而是在取得資訊之後,如何轉化成對自己有用的「意義」。
展開
user-img
5.0
|
2023/12/04
讀的時候想起狐狸對小王子說「真正重要的東西,只用眼睛是看不到的。」 這本書在講看得見 vs. 看不見,看得見的人 vs. 看不見的人,以及看得見的東西 vs. 看不見的東西。

感官處理的是資訊,心靈處理的是意義。當感官的訊號有限時(例如看不見的人只能接收聲音、觸覺的訊號),心靈需要以更大的統整力、想像力把有限的資訊整合成意義。反映出來的差異是,看不見的人有時候成為「嚮導者」(社群藝術觀賞的案例),或是更能掌握物體在空間佈局的整體性,或是玩足球時不需要視覺回饋就能射門(因此更難防守)。

作者在導論章節提到,她的出發點來自美學,美學是哲學的分支,用語言分析那難以言喻的東西(這個命題本身就帶有矛盾的張力),難以言喻但又感受得到。因為是感受到的,所以也就是關聯到身體感受的。所以美學關注的是語言與身體的辯證,語言如何回歸到身體?身體如何產生語言?

在這層意義下,作者示範了有趣的例子,當身體的條件改變,使用的語言隱喻也就改變(例如不再有內、外之分),描寫幽默感的章節也反映創造新隱喻的能力。然而讀完意猶未盡的是,原初的美學關懷是否得到新的啟發呢?

美學傳統上關注的是「完整(unconditional)」的身體,但作者從「受限(conditional)」的身體切入,那麼是否有所謂殘障的美學?不完整的美學?

身體作為一種有條件的存在,似乎在哲學上越來越受重視(例如認知哲學探討精神分裂症、憂鬱症),以 conditional truth 對比於 unconditional truth,前者是生活世界的現實,後者是想像世界的法則(例如數學語言)。如果哲學關心的是生活世界的現實,那麼不完整的事物帶有的訊息將比完整事物還多,因為能讓我們認識到那些既保護又束制我們的條件是什麼。
展開
樂讀|不用眼睛,才會看見的世界:脫離思考與感知的理所當然,重新發現自己、他人和世界的多樣性

這個世界對大部分的人來說,除了內心的反射之外,更多的生成則來自於我們的雙眼,也就是視覺。每天一睜開眼睛,眼前的一切便開始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外加許多資訊映入眼簾,說實在的,有時候真的會覺得莫名焦慮。
 
我非常喜歡《不用眼睛,才會看見的世界》裡面的一段話 ───
 
"當我們生活在都市裡,眼睛捕捉到的絕大多數都是人工資訊 ─── 大型螢幕裡的偶像明星、宣傳新品的廣告看板、電車裡垂掛的海報……我們的四周氾濫著各種刻意要讓人看見、其實跟自己沒什麼關係 ─── 或許也不具備「意義」─── 的單純「資訊」,這些洪水般的資訊完全佔據了視覺的注意力,看得見的人的大腦,裡面幾乎沒有「空白的地方」存在。"
 
不曉得有沒有讀者和我一樣,曾思考過如果有一天自己再也看不見這個世界時,生活會變得怎麼樣呢?
 
《不用眼睛,才會看見的世界》是由作者伊藤亞紗訪問六位視障者所完成的作品,內容極為豐富,關於視障者的生活,從最細微的散步、運動、鑑賞藝術,再走入他們的內在,你會發現,原來這個世界還有如此新奇的視角,真的非常有趣!
 
閱讀完之後,完全顛覆我對視障者既有的刻板印象,也更加瞭解未來若有機會面對視障者,該怎麼建立彼此都舒心的與溝通交流與關係。
 
非常推薦給大家,學習理解彼此的不同之處,也才會有相互包容的可能性。
 
順帶一提,前陣子我正好看到一部滑滑板的影片,而且很高難度,會跳來跳去的那種,影片一開始,其實壓根兒不曉得他是位視障者,直到我仔細看才發現他的手上有拿支拐杖,不禁在內心驚呼,真的太強了啊!

instagram:lovelove_reading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