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性的魅惑:修澤蘭與她的時代

75折$ 360
4.5 /5
1位讀者評分
5
100%
4
0%
3
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1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4.5
|
2020/06/03
我每次去陽明山爬山都會有一種特別的感覺,沿著仰德大道而上,覺得那裡有一股隱隱約約卻難以言喻的氛圍,這種氣氛其實從士林開始就有了,經過故宮一路往山上而去。第一次感受是國小畢旅來到台北,那時南部學校畢旅的經典行程一定有士林夜市、士林官邸和故宮,以及小油坑和擎天崗,那是第一印象,後來陸陸續續數度造訪台北(採海芋、爬七星山),才把陽明山的全貌逐漸拼湊起來。這種具有感官連續性的區域地景,隨著年紀漸長才懂得如何抽絲剝解,套進解釋的框架,這才一目瞭然。陽明山一帶是蔣家父子生活起居的重心,陽明山以一種服侍政治的目的而存在,私人王朝怡情養性的清淨地,所以陽明山的開發帶有一股權威性的氣質,屬於貴族的特質,仰德大道兩旁的別墅群看似老舊,但回溯一下時間軸,就會驚覺在三四十年前的經濟環境下,竟然就有一群人能夠坐擁台北城的風景,庶民與貴族的差異立見分曉。

作為一個台灣人,不知道為什麼,從小被灌輸的理念會下意識地鄙視台灣的建築。新聞媒體也經常把台灣的街景吐槽的一蹋糊塗,最常被砲轟的是台灣的招牌風格,雜亂無章的滋長,彷彿雜草藤蔓,蔓延於大街小巷…接下來鏡頭會切換到日本的商店街,瞧! 井然有序,方方正正,條理分明,秩序之美。在我的印象裡,很少有讚揚台灣建築的訊息,甚至連在都市計畫的書籍中,我也讀過貶低台灣都市規劃的論點。以台北市為例,建築/都計領域的專家似乎都同意台北市純粹以市容而言,的確是個不怎麼樣,灰僕僕,髒兮兮的大城市,但是因緣際會,這種不整齊的樣子,反而賦予生活機能上的有機性,像雅痞? 不拘小節,竟然成了有溫度的感性。

比較懂事以後,開始想透過閱讀,學習如何以較準確或正確的視角欣賞世界。置身於各種情境,不想再當傻呼呼的小孩,別人好像都無師自通就具備高度的情境辨識力,只有自己活在泡泡裡看外面,模糊的散射,讓一切看起來如哈哈鏡,扭曲變形。累積一定的閱歷,大夢初醒一般,原來過往的目光如此短淺,世界之大之美,竟從來不曾領悟過。

關於台灣建築的辨識力,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以前生活在其中,隱隱然,感覺某種建築物的魅力,卻不懂跳脫第一人稱觀點,從第三人稱來理解何謂台灣建築,甚至何謂建築? 當一個人開始利用感官審視建築存在的意義,它就不再是冷冰冰的一磚一瓦,而是能與心靈起共鳴的空間詩學。旅行真的能啟發人的靈性,有幸走訪過一些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建築,置身在那些場域裡,對於空間的敏銳開關就此打開,從此看影片或閱讀時,畫面和文本,不再是純粹的想像,而是間接的悸動。原來能夠用這種心境認識世界,別枉費了人類感官的美好體驗。

很粗淺的涉獵過西方的建築史後,該把目光聚焦在台灣身上了。這倒也不是愛國情懷,純粹是一種心態上好奇心使然。台灣是自己生長了二十幾年的地方,形塑了我這個人的所思所想,因此追本溯源,沿著時光前緣走去,看看台灣如何被形塑,進而塑造了我這個人,這種顛倒又雙向的思考很吸引我。在邏輯上很像研究宇宙起源,了解太初之始,有助於探討人類存在的意義。建築空間除了遮風避雨,它在哪種層面影響了我呢?

抱持著這種心情,在圖書館新書區看到本書,立馬就借回來閱覽了。另一個原因是名字取的很有誘惑感啊,斷句沒斷好,似乎就要變成男歡女愛的專書了。身為一位男性,骨子裡還是有直男的壞習慣吧,對於融入女性元素的視角,忍不住會做翩翩聯想,哎呀,就像中國作家馮唐所說的,就是有種莫名的吸引力。總想試著從另一種性別的維度進行思考,往往能引起截然不同的心情。

本書的主角是修澤蘭女士,被譽為台灣第一女建築師,在幾十年前男性主宰的社會結構裡,身為女性建築師,本身就是不容易的事,更難得可貴的是獲得了各界的讚譽,在陽盛陰衰的建築領域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這本書就是聚焦在修建築師身上,藉由研究個體,進一步把視角擴大,探討一個時代的環境與精神。

本書作者殷寶寧教授的研究專長為建築、文化、性別、都市計畫,這本書因此結合了跨領域的視角,以建築為主體,融合多維度的思考,呈現一個人與一個時代的多元樣貌。閱讀的過程可以想見研究者付出的辛勞,關於修建築師的研究本來就不多,她也沒有留下回憶錄之類的第一手訊息,她的建築師事務所甚至兩度遭遇祝融,許多珍貴的圖稿就消失了。為了研究,作者花費十年的時間蒐集素材,透過訪談、實地走訪、文獻的研讀…拼拼湊湊,才獲得足夠的資料研究出版。有經驗的人都知道研究工作很寂寞,特別是向來被忽略的研究對象,光要找到有價值的資訊就不容易了,若要蒐集到足量的資料,更是心力交瘁。正是如此,我們更應該珍惜這種出版品,用心閱讀,至少讀一讀序言和結語,關注社會的走向,同時反思這些知識如何跟自己的生活經驗結合,強化自己的感官思維。

本書含前言共分成七章,每個章節都從不同的角度切入,討論修澤蘭女士的建築理念、成就、影響。這些切入面都很有趣,讓讀者瞭解建築研究的方法,也透過修建築師的作品,把抽象化的辯論轉化為生動的案例。書中提供了足量的圖片,彌補了純文字敘述的侷限性。

修建築師最知名的作品就是陽明山的中山樓,據說是蔣介石欽點的建築設計師,這就引起許多研究者的議論,關於建築是否只是政治的酬庸,她的建築成就與政治是否掛勾?在那威權統治的年代,她的設計是否為了迎合執政當局而犧牲了最純粹的建築理念? 乍看之下,她的功成名就似乎脫離不了(威權)政治的光環,不過作者透過研究,將修建築師的職涯仔細的梳理一番,認為政治因素固然密不可分,但修建築師展現的大師風範,反而往往被輕忽了。在當年的時代背景下,修建築師勇敢的進行嘗試,兼具女性細膩的關懷,傾盡心力營造夢想家園(花園新城);九年義務教育推行後,台灣廣設中小學,她受邀參與校園的設計,她思考如何透過校園空間,潛移默化提升學子的美學素養…

書中另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中國文化在台灣建築領域的去留。兩岸政經環境的此消彼漲,意識形態的時過境遷,所謂中國化 vs 台灣化(本土化),一直是文化場域的敏感議題。老一輩的人出生於中國,在時代的動盪下來到台灣,中國文化的根,在島嶼上如何落地生根? 後來美國文化大舉入侵,幾乎徹底的改造台灣的社會和文化,這種多重文化的夾擊,新舊世代的觀念認同也迥異,若說修建築師反映了那個年代的台灣建築精神,她本人是如何適應呢? 書中也有著墨。這種論述很有啟發性,讓我從建築的視角去思考自己的文化構成,所謂文化都是被建構出來的,大概就是這種感受吧。

這本書比較硬,畢竟是學術著作,閱讀的樂趣也就相對薄弱。不過本書對於讀者思想上的啟發應該是可以預期的,至少我學到很多新知識和觀念,未來觀看台灣的文化地景,會用全新的視角來欣賞。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