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陌生人:顛覆識人慣性,看穿表相下的真實人性。

7折$ 336
4.5 /5
7位讀者評分
5
57%
4
14%
3
29%
2
0%
1
0%

精選書評

全部書評 | 共7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4.5
|
2024/07/14
葛拉威爾是一位相當善於敘事的科普作家 翻譯者的譯筆也相當流暢易讀
我們常說防人之心不可無 但如何防範卻不容易 作者提到人們有"預設為真"的謬誤
儘管很多線索都看似可疑 我們都會預設對方的說詞解釋是真實的 可能會讓我們因此被欺騙

另外"透明度"理論認為我們可以從人的外表包括表情 談吐 肢體動作等 來了解人的內心
但若說謊者是善於利用言詞或外表可信的人 或犯罪者可以只要表現十分後悔的演技就可以獲得法官的減刑
而有些緊張不擅交際的無辜者反而會因為不洽當的言行被冤枉
本書提出的觀點剛好與過去流行的解讀人類"微表情"的相關書籍作為補充

但本書缺點只在提出問題 卻在以為會有答案時卻戛然而止
展開
劇透警告
#期盼因為不理解產生的是非爭辯都可以被撫平

我們總是希望可以透過見面,感受這個人,但究竟看著面向或是即時行為下的反應,真的能當作判斷的依據?或是更加重錯誤判斷的機率?

麥爾坎。葛拉威爾的著作《解密陌生人》
不會告訴你以邏輯推演的方法判別陌生人真心還是假意,但他整理歸納為何人類對於謊言總是誤判的理論,並用社會案例故事,讓讀者融入情境。

其中談論人類為何對他人的謊言如此笨拙,心理學家萊文提出《預設為真的理論》:

為了社會團體和諧,我們通常會相信一個人,來促進合作關係。偶而被欺騙不會影響生存,但有效互信的溝通則對生存有極大影響。

另外作者探討有哪種人較易看出真相
——聖愚者。

作者解釋:「聖愚者是不適應社會、自我中心、不受歡迎,有時候甚至瘋狂的人—僅管如此,他們卻能通曉真理。」

用中文說就是吹哨者,這些人反而不會因自身交情影響判斷他人說謊的程度。

我們習慣以外表行為舉止來判斷瞭解他人的內心想法,以刻板印象來判斷陌生人的好壞,省去長時間溝通,這是人類社會能快速求生存的技能。

但刻板印象經常是錯的,這會導致某些無辜者因行為不符合預期,判定有罪的誤判。

被誤判成殺人犯的人說:

『你們想從我的眼睛找尋答案,為什麼?這是我的眼睛不是客觀證據。』

———

閱讀本書後,我發現沒有什麼解密陌生人的精確方法,判別陌生人意圖的能力有所極限。

因此真誠待人,理性分析判斷,不拘泥於刻板印象,拉長時間軸觀察一個人。甚至更開放性的,從他人的生活角度,不帶成見,去了解世界不同性質的人。

別想著解密陌生人,真誠溝通對待,才能了解一個人。
展開
user-img
3.0
|
2022/04/27
劇透警告
葛拉威爾在本書中歸納出誤判的三大依據:假設為真、透明性謬誤、耦合,並以各種案例和學術理論,探討為何我們會對陌生人判斷錯誤。作者很會說故事,敘事流暢,可讀性高,會讓人想一章接一章讀下去;但本書其實沒有提拱耳目一新的觀點,看到最後一頁時會有一種突然結束的感覺。
展開
user-img
5.0
|
2021/06/13
「我們深信我們了解別人,勝過於別人了解我們。我們甚至以為我們對別人的了解,勝過於他們對自己的瞭解。導致我們在應該要傾聽時卻說話,在他人表達他們被誤解或遭到不公平批判時卻缺乏耐性。」節錄自書中我最喜愛也一針見血的一段話。還真的挺相互矛盾的呢!把自己看得很複雜,但卻總認為他人很簡單,掉入完全說不通的思考陷阱。

開頭時報董事長的推薦序就先引人入勝。而作者以真實的社會事件舉例說明:「該狀況是否有更好的處理方式。」以及「陌生人真的有辦法被了解嗎?」

此書共分為五篇大章節,各有各的主題探討我們對陌生人的慣性偏誤。例如,納粹政權時期,英國首相張伯倫曾幾番與希特勒會面,張伯倫仔細觀察對方舉止,信誓旦旦地得出「他是一個說話算話的人!」並帶回和平協議。但希特勒最終仍打破親手簽名的協議,大舉引發戰爭。而英國繼任首相邱吉爾始終相信希是口是心非的惡棍,但他對希特勒的認識只來自閱讀。

「正確認識希特勒的人是那些完全不認識他的人,誤判希特勒的人是那些和他談過數小時話的人。」書中這兩句註解下的可真好!

每個人內心或許皆有某一塊不想被他人觸碰到,在我們層層掩蓋事實的堆疊下,你還有把握你看到的我,真的是我嗎?營造後的假象深深蒙蔽了我們的雙眼,在應該要睜大眼睛檢驗時,卻看不清那早已漏洞百出的謊言。

從每日新聞也能看出這些大夥的通病,而閱讀此書有被搖醒之感,看你還敢不敢先入為主地識人。
Ig書閣
展開
user-img
3.5
|
2020/08/09
《解密陌生人》的作者是知名的記者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我之前讀過他筆下的《異數》和《引爆趨勢》,他擅長用不同的眼光詮釋大家習以為常的事物。自此之後我便被圈粉,陸續找了他的所有作品來讀(還沒讀完!)。

這本書在美國出版之後,引發熱烈的討論和爭議,主要原因是內容碰觸到許多敏感議題,例如:白人警察路邊臨檢黑人女性最後演變成獄中自殺、史上最駭人的兒童性侵案被掩蓋長達20年、校園撿屍性侵是酒精催化後意識不清的結果。

作者試著從這些真實案件中抽絲剝繭,指出這些悲劇事件的背後,跟「人們對於陌生人的誤解和盲點」有著強烈的相關性。我們該如何認識眼前的陌生人?又該如何跟他們打交道?書中給的不一定是答案,而是顛覆你既定看法的另一種新視野。

讀葛拉威爾的書有一種很有趣的感覺,你不一定會被他完全說服(至少我),但是他簡潔、優雅的文字很容易讓你沉浸在故事裡頭。他傳述的不一定是真理,但可能會推動你邁上尋找真理的道路。

不久之前,美國黑人佛洛伊德被壓頸致死案鬧得全美沸沸揚揚,我在這本書中讀到另一起類似案件〈2014年美國黑人埃里克.加納被員警鎖喉致死〉的時候,感到一股強烈的既視感。但是,種族議題,在這本書中並沒有被提出討論。

作者引用〈白人警察臨檢黑人女駕駛,演變成獄中自殺的悲劇事件〉,當成呼應全書論點的最末章,他這麼評論這個事件:「他們彼此是陌生人。如果我們願意從內心省思我們如何接近和了解陌生人──她就不至於最後死在德州的牢房。」

我心裡的疑問是,如果被臨檢的對象是白人女性,白人警察安辛尼亞在上前盤查的時候,對女駕駛的懷疑心會這麼重嗎?受到威脅的感覺會提高得這麼快嗎?對方不願服從命令時,他會這麼強烈地施展警察的權力嗎?

最後,引用作者在書本開頭的這句話:「悲劇,不該只是喧騰一時的新聞」,透過作者的觀點,你會對這些悲劇多一些認識。但也別忘了提高警覺,再多問自己一些問題。推薦這本書,你會得到不同於以往的觀點,用新的視野去探索這個世界。

完整使用心得發表於部落格:閱讀前哨站
展開
user-img
5.0
|
2020/07/27
老葛說故事的功力依然精彩,
不論你覺得自己常看錯人,
或是有自信很會看人,
都可從書裡發睍自己可能有哪些盲點。
展開
user-img
3.0
|
2020/07/18
現在很流行”意見領袖”,英文稱為thought leaders。有一本剛出版中文版的書叫<贏家全拿: 史上最划算的交易,以慈善奪取世界的假面菁英>,書中第四章討論的就是這個現象,Malcolm Gladwell正是被提到的第一人。(打個岔,”贏家全拿”感覺台灣沒什麼人在讀,卻在海外引起一陣熱烈的討論啊,這是一本難得的好書,不看太可惜了~)。

<解密陌生人>這本書在Goodreads上排行第三的網友(Allie)只給一顆星,評論寫到:[If I were possible to give a book negative stars, this would be a -10 for me…Malcolm Gladwell is incredibly influential. From books to podcasts to TED Talks ,he seems to be everywhere…]。他提出的一些概念被全世界當作黃金準則(例如:一萬小時法則),到處都可見葛拉威爾,他的書和他說的話極具影響力,儘管很多人都沒聽過他的名字,但是他的理論卻被廣泛地引用。他甚至被譽為21世紀的彼得‧杜拉克,一個極為崇高的讚譽! (話說最近杜拉克的書又重新再版了,我讀過他的自傳<旁觀者>,佩服他觀察人的能力。但拿葛拉威爾跟他比較? 好像有點不相稱。)

我沒有讀過他以前的經典暢銷書,這是第一次閱讀葛拉威爾的作品,如果這本書可以代表他的寫作風格和技巧,那我覺得他有點被過度造神了,英文形容詞是overrated。你一定有過如下的經驗,花了三天,甚至好幾個禮拜閱讀一本書,最後闔上書本的時候腦袋浮現了一個問號…我究竟讀了蝦米碗糕? 這就是我看完的感受。

我搜尋一下國外媒體的書評,似乎也有不少人覺得這本書有點讓人失望。The Atlantic上有一篇書評[Malcolm Gladwell Reaches His Tipping Point],這個標題取的真幽默,試著探討葛拉威爾現象,他是否江郎才盡了? 文章中提及他最擅長的說故事技巧吸引了數百萬的讀者,可是有時候他引用的學術研究和證據卻顯得有些牽強。

這正是我閱讀時的感受,書中大概有80%的篇幅都在說故事,然後葛拉威爾會引用各種學術論文來”證明”他的論述。如果你有讀過研究所,應該知道學術研究經常產生矛盾的結果,不同研究人員對於同一件事可以產生截然不同的解釋,寫報告的一個小技巧就是選擇那些支持我們論述的文章,刻意忽略那些相反觀點的論文。

另外學術研究有一個令人莞爾的傾向,把基本常識複雜化,套上術語和模型,一切就變得冠冕堂皇。葛拉威爾可能是箇中大師,他選擇許多有趣的研究向讀者證明他的觀點,透過各種故事情節,試圖讓讀者恍然大悟! Eureka moments! WOW,我怎麼從來都沒想過,因為”預設為真+透明性+耦合”三大原因,我們經常誤解陌生人。在現實生活裡,不能太相信陌生人,陌生人有時候會騙我們,儘管大部分陌生人都是好人,騙人的陌生人是少數的人,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好人,但如果我們習慣性把所有人都成壞人,這樣社會就無法運作了,所以我們還是要相信大多數人都是好人,但不能忘記,有一些陌生人是壞人…bla bla bla…。

葛拉威爾真的是用這種筆法在講故事喔,超像繞口令,一個很簡單大家都明白的道理被他寫的好深奧,他試著用一本書的篇幅詳細分析,但整體讀下來,我覺得很空虛,那些研究和故事比較像硬湊在一起,邏輯性不強,關聯性也低。這本書沒有給我什麼新的啟發,我的收穫反而是從他擷取的故事中,補足我對於一些重大新聞事件的缺口,例如:震驚全球的性侵案件: 賴利.納薩爾和傑瑞.桑達斯基案件的細節。葛拉威爾在處理這種敏感議題上的方式實在是讓人汗顏,例如:他把受害者在法庭紀錄裡的說詞仔細的挑毛病,彷彿事後諸葛,他儼然全知的旁觀者,甚至有種偏袒性侵犯,質疑受害者的fu。

第八章的案例研究:兄弟會派對,講述的是2015年的發生在史丹佛大學的性侵案。女主角的名字叫艾蜜莉朵依(Emily Doe),Emily Doe是法庭上的化名,她真正名字叫Chanel Miller (張曉夏),她去年9月終於站出來,把她的故事寫成一本書[Know My Name],並獲得美國書評人協會年度最佳回憶錄。看完第八章讓我對葛拉威爾的論述失去了信心。我上個月才剛讀完女主角的書[Know My Name],這是我讀過感受最強烈的書之一,相對照之下,葛拉威爾硬要把酒精跟性侵扯上邊,然後對性侵犯Brock Turner抱持同心,實在是混淆是非了。[Know My Name]中文版應該也快推出了吧? 希望能登上暢銷書排行榜,這本書實在太深刻,沒有道理不紅。

我買這本書完全是衝著葛拉威爾的名聲,坦白說有點失望。當然本書中有一些值得省思的觀點,這些觀點若分別獨立出來思考,其實蠻有趣,但是統整在一起就像鬆掉的弦,彈不出清脆響亮的聲音。之後再來讀一讀他以前的作品,或許能有真正的啟發。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