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語言
English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相關網站
回首頁
售票網
企業採購
福利平台
海外專館
:::會員服務|快速功能
會員登入
黃金會員
前往會員專區
我的電子書櫃
訂單查詢
瀏覽記錄
下次再買
可訂購時通知
本月獨享
可用E-Coupon
0
張
可用單品折價券
0
張
可用購物金
0
元
可用 OPENPOINT
0
點
登出
訂單查詢
購物車(
0
)
電子書櫃
繁體
展開廣告
關閉廣告
HOT
文創聖誕市集
心理祭折20
聖誕禮物季
閱讀器送好禮
:::網站搜尋
全部
全部
圖書
電子書
有聲書
訂閱
影音
美妝
保健
服飾
鞋包配件
美食
家居生活
餐廚生活
設計文具
無印良品
星巴克
3C
家電
日用
休閒生活
婦幼生活
電子票證
寵物生活
票券
玲廊滿藝
故宮精品
雜誌
售票
海外專館
快速到貨
禮物卡
必讀暢銷榜
天天爆殺
今日66折
每日簽到
禮物卡
現領折價券
全站分類
電子書
兒童館
旅遊戶外
家居日用
美妝個清
健康運動
品牌旗艦
旗艦品牌
中文書
.
簡體
.
外文
電子書
.
有聲
.
訂閱
雜誌
.
日文書
CD
.
DVD
.
黑膠
線上藝廊
文具
.
動漫
日用品
.
婦幼玩具
彩妝
.
保養
.
洗沐
鞋包
.
黃金
.
服飾
3C
.
手機
.
電玩
家電
.
視聽
美食
.
生鮮
.
保健
寵物
.
家居
.
餐廚
運動
.
戶外
.
旅用
禮券
.
票證
.
票券
博客來
讀者書評
為何家會傷人:讓愛不再是負擔 的所有評鑑
取消
送出
取消
送出
確認
瀏覽次數(142)
分享至Line
分享至FB
複製連結
5
為何家會傷人:讓愛不再是負擔
中文書
心理勵志
武志紅
幸福文化
|
2021/10/06
79
折$
387
放入購物車
5
/5
2位讀者評分
5
100%
4
0%
3
0%
2
0%
1
0%
立即評分
全部書評
|
共2則書評
評鑑星等
(可複選)
全部
5星
4星
3星
2星
1星
評鑑日期
全部
最近一個月
最近三個月
最近半年
最近一年
最近三年
三年以前
前往
第 1 頁
Rita
Lv.1
追蹤書評人
5.0
|
2024/01/25
|
電子書
劇透警告
非常棒的一本書。 給有婆媳問題、親子教育糾結的人,心中疑問得到解答。
家為何會傷人? 因為我們身上帶著傷,以致於無法用健康的心去面對親密關係。如果你有不健康心理的家屬,就會需要了解這些問題,然後同情他們,知道處理的方式,不然容易陷入互相衝突傷害的迴圈
展開
夏一古
Lv.5
追蹤書評人
4.5
|
2022/01/28
《為何家會傷人–讓愛不再是負擔》武志宏 著 (上)
如果你看陸劇《以家人之名》或《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時,覺得共感而潸然落淚過,那或許可以讓這本書,讓你從「家」的深淵或桎梏裡給你一個新的觀點,重新回看與校正自己失衡已久的人生。
更重要的是,讓那份從原生家庭帶來的傷痛,不會繼續傷害從你所出的下一代。就像薩提爾曾提過的,「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很多時候,療癒與決斷來自一個觀點的轉換。
攤開目錄,作者從【夫妻關係是家庭的核心】、【讓孩子成為她/他自己】、【別把焦慮轉嫁給孩子】、【面對你內在的小孩】敘述他的觀察,往往在之中的個案引用,你會看見自己、父母、好友的身影,書中援用個案那些根深蒂固以為正確的觀念,是如何深深遺毒著我輩與下一輩。
✔ 【夫妻關係是家庭的核心】
只有健康與幸福的夫妻伴侶關係,才能讓孩子在耳濡目染間感受學習愛的本質。表面維持父母俱在的婚姻關係,然後在往後無數的日子裡,不斷痛陳自己的傷痛,並以此要脅孩子說:「我都是為了給你一個健全的家,才不離婚」、或是「要不是因為你,我早就離婚了…」,殊不知,孩子成天活在父母吵鬧爭鬥的陰影下,漸漸侵蝕了自信與安全感。往後,在談戀愛或擇偶時,下意識去選擇「遺缺的理想父母原型」,或是找了與父母同類型的人,不自覺成為命運輪迴的又一代人。
🔱金句:《家庭裡主要處理的是感覺,理解與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核心。》
✔ 【讓孩子成為她/他自己】
「母親,是孩子們的鏡子。」你看著事物的那一刻,那個事物也因你的注視而得以存在。常見的問題是,當母親缺乏尊重孩子感受的意識時,孩子會為了討好母親而盡一切努力,漸漸的抹煞了自己的感覺,而將重心放在「討好」、「投其所好」,因此也養成非常在意他人目光與評價,忽略了自己內在音聲。對自己沒有自信,就是長期在這樣的匱乏下養成。
當我們說讓孩子走他想走的路時,但絕大多數的父母,又總會下指導棋,總按自己的意志或圖自己的輕鬆方便去塑造孩子,於是壓抑了孩子的自我意志,漸次地讓孩子在成長路上丟失自己。
🔱金句:《親子關係中,或在任何關係中,我的感受能被感受到,這一刻,我存在,你也存在。這一刻,就是愛。》
✔ 【別把焦慮轉嫁給孩子】
本書的這一大段,建議佐看吳曉樂的書《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或是同名劇集,會有更深的體悟或醒覺。
我們常說現在孩子比以前的我們學習壓力大,觀其癥結來自於,父母將自己的焦慮轉嫁給了孩子。尤其,如果是父母任一方當他們自己的成長停滯,對自己能否適應社會產生了巨大的焦慮,但他們並非透過自己的成長去解決問題,而是將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變著法跟孩子說「我都是為了你好」、「如果不愛你,就不會這樣要求你」........。
還有一款的父母屬於知識型父母,也就是父母仍追求自我成長,但是孩子卻成了證明自己的工具,並非將孩子視為獨立個體,他們心中想著,「只有孩子成功了,自己才有面子。」於是,想盡辦法投資一切佐助小孩,當孩子表現不理想時,他們在心裡,自然地將孩子與「債主」畫上等號,時刻要求孩子償債以達自己的投資報酬率設定,而不是去觀察孩子的感受並輔佐孩子。
成長過程中的孩子,其實更在乎的是「愛」,因為在乎父母與師長,更在乎父母與師長的情緒。當這些長輩們將成績與愛畫上等號,可想而知,孩子會吞服多少壓力,以追求這些非來自自我內心導向需求的桂冠。
🔱金句:《伯特‧海靈格說:「孩子是家庭的守護神。」健康家庭猶如平地,孩子會成長為挺拔的大樹,而有問題的家庭,孩子會成長為奇形怪狀的樹,之所以會如此,是為了保持家庭的平衡。成熟的愛,是要求孩子們從家庭的牽連中釋放自己,不再重複那些有害的事情。》
✔ 【面對你內在的小孩】
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愛」與「自由」。前者容易被辨識,也容易被錯誤認知;但後者,範圍經常讓父母不知所措,衍生出許多擔心,例如「太自由了,容易學壞。」。但這些擔心,其實來自於父母心中的恐懼。
究其源頭,還是出自於父母成長過程裡的木馬程式,那些被壓抑的,往往成長過程會形成內在的陰影怪獸,時不時將好不容易餵養長大的信心與勇敢一口吞沒。
「一個人的存在感,來自於他的感受被另一個人看到。」美國心理學家萊茵如是說。孩子經常為了刷存在感,努力投父母所好,只為了成為父母眼中能被看見、被重視的孩子。但當這些討好與自己的能力相悖,或與自己的想望背道而馳時,與父母開始起衝突,或孩子開始自我身心岔離裂解,也就慢慢形成病根。
🔱金句:《願你從現在開始,從那些看似瑣碎的時刻開始,活出你自己。》
展開
共
1
頁
前往
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