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的精神分析【隨書附贈書籤一枚】

9折$ 405
4 /5
1位讀者評分
5
0%
4
100%
3
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1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4.0
|
2022/06/12
主題很有趣,談遐想,但以詩學的方式談論,讀得似懂非懂。

讀懂一些有趣的段落,「對於原始人來說,思想是一種聚精會神的遐想,對於受過教育的人來說,遐想是一種鬆弛的思想」,對於原始人來說,遐想即為真實。或許人類相當晚近才發展出各種思考法,如辯證、科學假說。

作者雖然也提到榮格,但沒有進一步闡述遐想與無意識的關聯。遐想是否介於無意識與意識之間的灰色地帶?我們有什麼語言可以談論它?如果不透過語言,我們還可以理解遐想嗎?

作者提到哲學起源於遐想。如果人類的思考能力起源於遐想,那麼思考就同時繼承有主動性與被動性,是否可以說人類發明的符號,是為了補強思考的主動性,讓思考可以循符號運算的軌道展開?而關於思考的被動性、被給予性,我們能做的又是什麼呢?

作者也提到遐想與孤獨的關係。如果進一步探問是蠻有趣的,人因為遐想而感到孤獨嗎?原始人在遐想中感到孤獨嗎?或者是文明使人辨識遐想與現實的差距,是真實感與現實之間的鴻溝,當人意識到遐想並不是現實的時候,他開始感到孤獨,這種孤獨是主觀的真實感與客觀的現實之間的隔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