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常態性的情況是:你並沒有發現特別重要特別想講的東西、或選擇不想講(包含避免得罪人、或部門權責以外事項)。這時才會用慣例的圖或表或其他格式,堆些該會議標準會擺的數字與格式等,適當措詞表述變化後帶過,original plan is still on going, just some variances。具體的說,本來就不可能在例如每月例會上,每個月都看到顛覆所有人既成印象、或是要翻轉目前作法的大發現。
首先,作者提出在資料、資訊、見解、決策與行動之前,大眾通常數據故事被忽略可帶來的改變與價值。書中提到 Chip Health 的實驗發現 63% 受眾記得故事,對比僅有 5% 受眾記得數據,說明人的記憶,可能較擅長故事而非數據。由於單獨的資料無法說服人心,而無憑無據的故事也是,往往變成單向的告知,而非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因此在未來以 ZB 計的數據時代,情理兼備者的資料故事,帶動別人左右腦兼用,由關注、了解、記得到行動。
其次,作者對比了歷史上南丁格爾與塞麥爾維斯的分別,來自英國的善用故事與數據來解釋,克里米亞戰爭中傳染病比戰火更具殺傷力,成就醫學與社會的進步;塞麥爾維斯雖然發現產褥病與醫護洗手的關係,卻引用業界的反感與抵制,因其忽略了說服業界的技巧,無法帶來真正的改變。這便牽涉到人們思考的系統一與系統二,前者較快但情緒化,後者較理性卻來得慢,然而問題並不在於平白直說數據,而在於善用心理學鼓勵他人行動。再者,作者試圖說明故事的要素,引用阿里士多德和 Gustav Freytag 的理論,說明情境化的故事,雖然轉折與高潮,然後帶出洞見,故事才會引人入勝,這才有機會換來別人的理解與主動參與。
最後,作者提出製作吸引觀眾的資料故事的七個原則,比如去除雜訊、懂用對比,又於最後一章以 Hans Rosling 的影片製作為實戰案例 。總而言之,作者思考判斷出在未來的職場,用資料說故事,並多次引用其他名家,指出這是廿一世紀必備的職業技巧。除了概說了作者整作圖表與簡報的心得之外,另一個優點便是此書乃說故事的極佳範本,尤其是第三章中討論的層層遞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