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鐘終結慣性拖延,短時間完全專注:掌控專注力,人生不再拖拖拉拉(短時間「完全專注」新修版)

79折$ 236
4 /5
3位讀者評分
5
0%
4
67%
3
33%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3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3.0
|
2024/02/21
很喜歡裡面一篇回顧紀錄
就像下圍棋一項訓練就是「覆盤」
每2-3小時檢視自己的進度確實修正、精進
畢竟人的意志力比想像中更薄弱
瞬間的回顧重讀一次變成每日(週)回顧
很像是工作紀錄,幫忙自己強化專注力
展開
user-img
4.0
|
2023/05/17
劇透警告
【專注力弱勢族群必讀!對抗拖延的心理學】

恭喜你!
讀完標題還願意繼續讀下去,
代表你也想當個狠人,
當個戰勝拖延的狠人!

當然,
你也許可能認為自己不值得恭喜,
因為自己太會拖延,
因為自己無法專注。

但,村長偷偷告訴你:
你只要有想戰勝拖延的心,
就真的可以做到!
不信?
那你一定要瞭解一下「器官自卑感」理論。

該理論是由心理學家阿德勒提出,
它說明:
「身上有缺陷的人較容易感到氣餒而自卑,
但會為了克服缺陷而發展出自己的才能,
甚至超越沒有缺陷的一般人!」

什麼意思?
就是你可能先天專注力不太夠,
但可以透過後天練習,
變得比一般人更懂如何專注,
然後成為戰勝拖延的狠人!



知道這理論後,
還別高興得太早,
因為若沒有正確地訓練專注力,
拖延病還是會一犯再犯。

沒錯,我就是那個一犯再犯的。
村長現在也是個拖延慣犯。
而我現在對抗拖延的方式很粗暴,
就是用超級早起的方式來和拖延打架。
先說結果:沒什麼用,還是會拖。

每天早上五點半起床,
目的是為自己爭取更多時間,
但我沒料到的是:
就因為還有很多時間,
所以做事情拖拖拉拉…

例如我正在寫閱讀心得時,
時不時就被貓咪短片吸走;
時不時就被聳動新聞抓住;
時不時就被朋友訊息綁架。
原本以為寫完可以悠哉吃早餐,
殊不知,寫完了剛剛好吃午餐。

經歷這些我才知道,
早起不一定做事效率高啊啊啊!
多麼痛的領悟!恨啊!



就在我垂頭喪氣之際,
佐佐木正悟的文章告訴我:
「你之所以會不斷拖延,
有沒有可能是『你根本不相信自己能戰勝拖延』?」

是呀!
因為常常把事情一拖再拖,
所以再也對自己沒那麼高的期望了吶。

後來讀完佐佐木的文章後才發現,
戒掉拖延症的第一堂課是「相信自己」,
相信自己能夠打贏拖延妖怪!
一定要抱持著這個信念
才有辦法成為「高效率人士」!

幸運的是,
佐佐木連同第一堂課,
把戒掉拖延的第二堂、第三堂課編成一本書,
造福我這樣的專注力弱勢族群,
這本書叫《一分鐘終結慣性拖延》,
也就是嘗試書中的方法1分鐘,
效果可能會令你嘖嘖稱奇唷。

佐佐木是一位心理學新聞撰稿人,
他不僅擁有心理學博士學位,
還把「效率化」和「心理學」融合在一起,
所以此書會有許多心理學及
其他科學研究的案例。



話不多說,
馬上來與各位分享幾個
斬殺拖延惡鬼的方法:

1. 聽音樂提升專注力

大家可能認為聽音樂會干擾思考,
降低我們的專注力。
沒錯!真的有害專注力!

但是「聽同一首音樂」的狀況就不同了。
有心理學研究指出,
當我們聽到熟悉的旋律時,
大腦中掌管注意力的區塊會更加活躍,
所以你的專注力會上升!

也就是說,
當你在工作時,
記得要聽同一首音樂,
如此才有辦法提升專注力!

以我自己為例,
我在寫論文時喜歡重複聽Hans Zimmer的Time,
就是電影《全面啟動》的主題樂,
邊聽邊寫 很容易進入心流狀態呢。

那為什麼聽不熟悉的音樂,
專注力容易下降呢?
因為大腦會自動分析
「這首歌在唱啥?」「這段的歌詞是啥?」
大腦資源都被拿去分析了,
自然就沒有資源分配給專注力了。

所以聰明的你讀到這會發現,
其實只要降低大腦的負荷,
就能分配更多資源給專注力,
所以工作時除了聽同樣的音樂之外,
也可以選在同樣的環境、同樣的時間工作。

2. 設定截止期限

顧名思義,
就是給自己訂個工作死線,
一定要在這個時間點前完成,
否則會一直拖拖拖,
拖到最後一刻才完成。

大家聽過「帕金森定律」嗎?
它指的是,
「工作時間會在時限內不停增加,
直到填滿時限為止」。

意思就是,
如果有1小時可以使用,
即使你的工作只需要半小時就能完成,
最後你都會花上1小時才完成它。

所以你設定的工作時限
必須比真正的時限還要短,
這樣就有辦法讓你更專心、提早完成工作。

只要提早完成工作,
我就能早點吃飯、早點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如此也能早點睡覺,
隔天還能早起,
這就是正向回饋的威力!

3. 把雜念寫下來

在工作時,
心理太多雜念很容易分心,
作者建議我們將雜念寫在筆記本上,
如此就有辦法專注於眼前工作了。

那到底為什麼寫下雜念就能專心呢?

「蔡加尼克效應」指出,
還未完成的項目(雜念),
會佔據我們的短期記憶
直到完成為止(不斷占用大腦資源)。
所以只要把雜念記下來,
然後相信自己之後會去處理,
這樣大腦就能夠釋放更多資源給專注力。



一不小心就分享那麼多了,
但村長偷偷告訴你,
這只是《一分鐘終結慣性拖延》
的冰山一角,
裏頭還有更多的實用方法及技巧。

話說,
我讀過的拖延書不算少,
這裡推薦另一本我的愛書
《一本書終結你的拖延症》,
裏頭也提到許多有趣的心理學理論及故事。

最後祝福各位
順利斬殺拖延惡鬼,
投向專注天使的懷抱!
展開
user-img
4.0
|
2023/05/03
為什麼你無法保持專注?

這本書中提出一個很有趣的說法:低估了現在的自己,又高估了未來的自己。

許多人會用偏見來否定自己,認為自己天生就無法持之以恆、做事容易厭倦,低估了現在的自己所能做到的專注程度;另一方面,又高估了未來的自己,相信明天就會好好專注在該做的事情上,來合理化當下的慣性拖延。

專注力會被周圍的事物吸引而分心,這一點是事實。杜絕環境干擾是關鍵,但也有一部分是被自己的聲音所干擾了,像是告訴自己做不到、等一下再做、現在有點累之類的話語。

如果你已經讓自己處於能保持專注的環境卻還是無法好好集中精神。或許該認真思考,妨礙自己專注的原因是什麼?

如果你知道答案,其實無法專注的問題可能就已經解決一大半了。而這本書就是從「內在想法」與「外在因素」兩個層面雙管齊下,提供許多簡單實用、好上手的技巧,改善你的專注體質,讓你在一分鐘內就可以迅速進入專注狀態。

不少觀點讓我想到《五秒法則》這本書。

當我早上賴床時,會在心中默念「五、四、三、二、一」然後就像火箭發射一樣,一鼓作氣充滿幹勁的起床。當自己需要專注投入在某項任務上前,我也會用這種方式讓自己快速進入狀況,就像是一種儀式感吧!在這本書中也有不少這樣的小技巧,比方說聽同樣的音樂、設定相同的條件、設定截止日期或是採用遊戲化的方式來完成任務等等。

我覺得這本書挺適合不喜歡看長篇大論、也不想知道背後心理學或腦科學理論的讀者,直接從日常可實踐的小習慣開始做起,逐步改善你的慣性拖延症。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