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2041:預見10個未來新世界

79折$ 474
5 /5
4位讀者評分
5
100%
4
0%
3
0%
2
0%
1
0%

精選書評

全部書評 | 共4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4.5
|
2024/09/25
本書是華人圈最有名的AI專家李開復先生出版於2021年的科普書,他與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非歐美的星雲獎) 2013年最佳長篇小說得主陳楸帆合著一本向普通讀者介紹AI的作品。根據訪談,兩人皆表示希望讀者可以透過一本書就能瞭解AI在未來20年將產生哪些影響,因此書名取為”AI 2041”。這本書的結構很特別,總共分成10章,每一章都是一篇獨立的科幻故事,長度落在20~40頁,接著再由李先生花大約十幾頁的篇幅解讀故事中的科技。本書500頁其實滿厚的,所以書中的資訊量很豐富,我陸續讀了大約兩個星期。

如果你對AI仍感到陌生,這是一本很棒的入門書,當然若你已經關注AI已久,應該都知道書中的資訊了。陳楸帆是一位新生代中國的知名科幻小說家,他畢業於北大中文系,文字造詣很好,作品也獲得許多獎項,我也很喜歡他創作的這十篇故事。不過因為是帶著科普的初衷,李開復會提出希望探討的科技,再由陳楸帆將其寫成故事,所以讀起來難免會比較生硬一點,跟平常天馬行空不用顧慮科技可行性的科幻故事相比,會有比較多的限制。話雖如此,個人還是非常推薦對科技好奇的讀者親自閱讀。本書雖然主角是AI,但其實AI是一個傘狀式的統稱,底下覆蓋很多不同領域,所以不妨將本書視為未來20年的科技預言書。

李開復先生是走在最前緣的人物,他2023年創辦AI公司「零一萬物」,僅僅一年多就已經取得亮眼成績,稱其為AI趨勢專家實至名歸。由大師提出的科技評論可信度很高,書中提及的科技都是奠基於2021年的技術基礎來預測,前面的章節技術越成熟,後面的章節相對尚未成熟。這十章聚焦的科技分別為: 深度學習、電腦視覺、自然語言處理、機器人技術、元宇宙、自動駕駛、量子計算、AI對工作的衝擊、AI如何衡量幸福、AI提高各種技術和效率以引領人類走向豐饒的社會。這十章的故事都發生在不同國家,陳楸帆也費盡心思蒐羅各國的人文元素融入故事中,讓劇情更有立體感。

以首章為例,這個故事其實已經是現在進行式,而非天方夜譚,本章將深度學習應用於金融科技。印度孟買一個家庭參加AI保險程式的官方活動,AI會不斷鼓勵保戶貢獻自己的個資,表面上會給予保費折扣,但保戶一直餵養這麼敏感的資料給電腦深度學習,結果就是AI開始學會冷酷的依照機率做決策,為了降低綜合損失率,開始限制保戶(由保險公司認定)的不良行為,甚至開始引導保戶進行保險公司希望你從事的行為,否則的話就直接拒保。

這個故事的女主角納亞娜對班上新來的男同學薩赫傑有好感,但講到印度怎麼能不提到種性制度對吧,AI保險程式認為若跟一位低種性的人交往,可能提高貧窮或生病的風險,所以當AI偵測到她追蹤他的動態+按讚,為了轉移納亞娜的注意力,就會開始有意無意推播垃圾訊息,甚至直接推送歧視低種性的觀點希望讓女主角死心。納亞娜的媽媽愛上了AI保險程式的遊戲化設計,毫無保留的向金融機構掏心掏肺,當然故事的結局是女主角擺脫了電腦的監控,勇敢追愛。李開復在故事完成後,介紹了這一波AI浪潮的核心技術:何謂深度學習,以及訓練資料若帶有偏見,可能就會導致上述意想不到的後果。

近期隨著通用型AI模型越來越強大,關於AI的負面影響也獲得更廣泛的關注,本書中每一章基本上都會提點這項科技可能導致的不良後果,以及人類該如何避免科技遭到濫用。對於沉迷於社科作品的讀者來說,可能會很不屑這些科技專家的建言,就跟矽谷公司一樣,一方面警告科技即將毀滅人類,另一方面又爭先開發最尖端的技術。我以前也是這種人,但隨著社會經驗累積,還是會變得比較入世,變為悲觀的樂觀主義者。

李開復先生很用心著書立說,分享他對於AI這項劃時代技術的觀察,而且帶有強烈的人文情懷,真的難得可貴。因此本書的基調是正面的,《AI 2041》不是黑鏡的續集,而是一座看向遠方的望遠鏡,肉眼所及宇宙充滿美麗的星星,但同時潛藏看不見的黑洞,如同太空探索,我們要永遠保持謹慎與樂觀好奇,就有機會窮理致知。

書腰有提及《李開復的40堂人工智慧公開影音課》是一個約2小時的免費課程,我讀完書以後有順便看一看,確實有加深對於書中主題的認識。本書是科學+科幻的優雅協作,推薦予關心科技的讀者。最後,如果關心AI的朋友,推薦可以訂閱財團法人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的電子報《知勢》,每周都會分享台灣AI界的資訊! 另外也有本書的優質導讀「李開復專訪:20年後的AI新世界,哪些技術即將成真?」。

*
順便寫一點近期使用AI的心得~

喜歡讀書的人對於AI有很複雜的感受,AI的潛能無限正在改變世界,走在前緣的科技先行者也積極採用,嘗試各種工具解決問題,網友們也很有創意發揮AI的功用。我本來還有點抗拒,覺得國外的郵件直接用電腦翻譯”不用心”,但後來發現工作上的郵件不是在寫自己的讀書筆記,投入感情”用心”翻譯是很智障的事,又不是文學在品味文字,大家都恨不得趕快把郵件發出去把案件做完就好。今年開始發現AI在我自己的專業領域翻譯已經跟專業譯者差異不遠了,本來要翻20分鐘,現在直接丟進ChatGPT 30秒,稍微改一下瑕疵就趕快按寄出,對方看得懂就好,人機協作是大勢所趨,所以就不用抵抗了。

網路上也有好多人開課教你怎麼使用AI工具,短影音剪輯已經變得毫無門檻,人人皆可創作、套模板,人類的創造力在深度學習面前已經失去光澤,難怪有人會說AI普及會讓社會更唯物論,看待世界的角度都以物質為基礎,例如工作只是一件待辦事項,而不是追求自我成就的滿足感。其實這個觀點已經是主流了吧,現在幾乎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個目的性,希望創造價值,或許就可以定價收費,21世紀資本論2.0。

世界確實每年都在快速變動,但這種觀念的變動如果要跟隨,感覺維繫自我的思維框架每年都會崩塌一次,所以當代的哲學家該如何提出新的思想架構來解釋這一切呢? 哲學好像在21世紀還沒有重大的突破? 滿期待有大師可以指點迷津,讓芸芸眾生的心靈有一個皈依。

我看到有法國哲學家出書討論網路時代的集體記憶《Fragments of an Infinite Memory: My Life with the Internet》,就是講我們個體的思維跟全世界交融以後,究竟對”我”看待世界的方式產生了什麼改變? 會不會是上了年紀的關係,我竟然也有點懷念網路尚未如此高度滲透的童年。當時網路打開新的世界,但不至於如此資訊爆炸。我現在有時候也會忍不住一直看短影音一次就半個小時,而且真的狂笑不已,不斷分泌多巴胺讓人上癮,所以很少人想要安靜地看書也是完全可以理解。不過講回來,科技進步快速改變文化思潮,最近傳統媒體要捕捉時事議題,已經不是從FB,而是來自Threads。”脆”片化資訊真的太碎了,如同媒體人黃哲斌先生的〈獵奇、虐心、廢文、癖好……媒體人看Threads流量之謎〉一文,這種各取所需的資訊交流,確實有其吸引力,但看久了腦袋好像都無法專心了。

學習如何在實務操作和心理平靜之間取得平衡,應該也是每個人未來20年都要面對的重要挑戰。
展開
user-img
5.0
|
2024/08/27
《AI 2041:預見10個未來新世界》讀後心得
(一)AI為善?抑或是惡?
「技術為善,還是作惡⋯是善是惡,不在於技術本身,而在於操控技術的人。」的確,AI本身是一個「客觀」的技術,它在人類的世界當中會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取決於「創造它的人類」如何使用。就如同居里夫人發現釙與鐳以後,在她的指導下,人們第一次將放射性同位素用於治療腫瘤;但二次大戰中原子彈造成的巨大傷亡以及車諾比核電廠的嚴重事故等,在在都令我們要警醒,核能需要應用於安全和有益的用途上。

例如:本書作者也提到了AI技術發展下,未來會出現的各種自主武器,如果我們不審慎思考自主武器可能帶來的各種問題,也可能會在人類的未來造成更多的災難;在即將邁入進入AI時代之際,針對新時代時代所需的法令及各項配套措施(自動駕駛),政府相關單位應該要提前準備。

(二)AI提升抑或是貶低人類的價值?
AI出現之後,人們不再需要從事一些重復性工作,如電話銷售員、保險審核員及貸款審核員等等,一則以喜的是,人們不需要再日復一日地做一些重復性的工作;一則以憂的是,我們可能會失去原本的工作⋯⋯。

然而在AI面前,如果我們選擇將自己變成「無用階級」,我們可能就喪失了「再學習」的機會,我們應該感恩AI把我們從重復而不間斷的工作中解放出來,讓人類可以有餘裕去思考更高層次的問題,並享受更有意義的生活。

人類與生俱來的獨特品質,如自由意志、愛與被愛,這些都是AI所無法具備的,因此我相信人類與AI的和諧共生會產生更大效應,讓人類的生活水平與層次又更進一步的提升!
展開
user-img
5.0
|
2024/03/21
透過小說式的場景描述方式,讓讀者很容易在腦袋中產生畫面。 相對坊間一般相對AI的技術性或預言式的書籍實用度上提升不少。 個人最喜歡的章節是如果未來人類不需要工業賺錢來養活自己,那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改變。 當每個人都會在一個資源富足的烏托邦世界下,我們人類奮鬥的目標又會是什麼? 未來以來,讓人期待。
展開
user-img
5.0
|
2021/12/10
看了直接愛上AI也有了對Ai更全面的了解,期待未來的日子。
本書對於AI完全不懂的人也是讀的來的,從第一頁看到最後一頁,會對Ai改觀
展開